浅论课程理论与技术的新文化系统

2018-11-28 11:37白帆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课程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突破

尽管以人为核心的生命科学、精神科学、教育科学、人生科学、学习科学、脑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门类齐全,已经发展到现代化的社会程度,但对人们日常使用的意识(灵魂)、精神(文化)、课堂(课程)、教育(教学)、科学(技术)、知识(能力)等概念却很难给出真理般的逻辑形式的界定,其生成原理及相互关系规律更是扑朔迷离,莫衷一是。“新课堂大教学·课程理论与技术”课题研究成果在获得四项突破的基础上,用五个维度对课程进行了科学定位,在世界教育领域首次用逻辑的形式分别对课程在生物个体和社会人生两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界定,首次发现与经济市场具有等同机制地位的文化市场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创建出课程学科。新产品文化创新拓展出一百多个社会教育、人生学习科学概念,互联互通形成课程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体系,直接为社会文化发展、人生课程质量提升、课堂革命和教学改革推进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服务,使素质教育具有了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为开启用新文化课程理论与技术系统引领新时代学校教学实践作出了贡献。

二、为大教学改革创建核心基础理论

新文化课程理论将教材、教学、课堂、课程、文化从原理上分开,为学校大教学改革创建出核心基础理论。

1.由实证梳理教育现象,发现存在大小课堂及其关系属性

课堂是教育和学习正在进行的地方或学生课程正在发生的场所,是一个随机动态的心理场景。课堂按教育主体属性有无意识目标和具体对象,可分为大小两类课堂,每类课堂又有大小两种类型。大课堂是生活环境对教育造成的无意识的影响,大课堂的大教育指文化背景对人成长的熏陶,大课堂的小教育指实践自学对人发展的影响;小课堂是师长或领导有意识的培养教学,小课堂的大教学指一对多共性规律的教学,小课堂的小教学指一对一的因材施教。

大小课堂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学习主体,有意识的培养处于无意识的影响之中。学校中的小课堂大教学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一个多边文化交换“贸易”场所,不局限于师生之间单纯的教与学,还存在多边的大量的影响和分享学习,教育主体动态多变,课程主体自由选取,群强体盛、群弱体衰(见图1)。

由此推论: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是大小课堂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课堂教育具有基础性,主要形成学习主体独特的个性风格;小课堂教学具有主导性,主要生成学习主体社会化的共性部分,确定学习主体是课程主体,课程在课堂内发生。

2.探寻人生社会化发展,揭秘两个市场及其关系规律

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看: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表征为产品,世界就是由一个一个产品构成的;产品统一于意识,表征为文化,文化是人脑对产品属性在意识层面的反映。世界及组成世界的产品可划分为物质与精神两部分,产品繁荣则世界丰富,产品换代则世界发展,经济与文化的交汇融合点是产品。产品如果供给经济市场,进入大小商店则叫作商品,用货币来兑换,货币是标准商品,标准即等价,是等价的人类一般劳动,换取人的生活生产资料用品,满足人们使用消费的需求;产品供给文化市场,进入大小课堂叫作教育材料或文化意识,用课程来兑换,课程是标准文化,标准是互适,即适应适合,换取人的生理心理资源储备,满足人们发展消费的需求(见图2)。

社会教育适合学生是课程发生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学校大教学,包括:适合社会需要,适合社会存在,适合学生已有基础,适合学生兴趣意向,适合学生学习心理。学生适应社会教育是课程发生的基本条件,可以是五项选一,包括:同化、顺应、顿悟、回避、改造。课程与能力、精神文化与物质经济,这两对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要将“知识改变命运”机制转变为“能力改变命运”机制,这是社会生产力创新发展的基石。

纵观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长河,维系和推动人类社会基本秩序与文明进步的是经济与文化两个市场交汇融合的博弈与发展,货币和课程分别是两个市场贸易的工具,产品是共同基础和源泉。

3.按表达方式划分文化类型,寻找课程序列及其生成发展的活动规律

文化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表象、属性或规律的心理反映,是游离于事物之外,又存在于事物之中的意识产品。按人对事物属性的表达方式,可将文化划分为三种类型,以便从中找到课程序列及其生成发展的活动规律。一是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指人类社会相对群体内普遍认可适用,能表现事物特性的意识产品或真理。如语言、数学、科学、技术等。二是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指各个自然人或社会法人团体独有,能展现事物特点的意识产品,如独特的民族或区域风俗、个体风格或能力特长。三是标准性工具生产文化。指链接主客体的工具或方式,能再现事物的表象、特征属性或关系规律的意识产品,包括:课程资源材料元素、大小课堂活动方式及课程产品元素。如学校、教学、参观、访问、实验、讨论,看戏剧、电影、电视、电脑、手机等生活与生产实践活动的方式,是课程的生产文化。课程属于标准性工具生产文化。

以上三种文化类型体现出如下关系。标准性工具生产文化(如讨论、交流等)是产生课程质量的学习实践活动方式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是生产文化的文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如个性倾向、论文等)是每个主体学习获得的综合能力表征,是学习主体实践探索研究的结果,使社会文化得以繁荣;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如勾股定理、日心说等),是人类或团体组织普遍认可通用,代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水平,反映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文化。社会文化进步表征为生活、生产方式的改进发展或产品的更新换代。

4.由个体划分世界,定位课程范围界限

一般来讲,从生物个体的角度可将世界劃分为主观世界(或主观经验与意识)和客观世界(或客观事物)。主观和客观之间是由人脑联系起来的,但对于它们怎样联系起来的这一问题,研究较少。可以引入实证和科学两种方式。一是照镜子实验,意识自我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二是科学监测大脑活动,能够预测到与人脑反0.6秒后意识作出的决定相同,科学家由此认为,意识和大脑活动可能是相同事物进程的两个方面;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主客观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述;四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标志性区别是人有意识和语言,本质是人脑通过长期演化产生出语言中枢等物质基础的存在。研究认为,课程是客观事物影响被个体感受器接收,传递信息进入中枢,产生心理活动,结果生成主观经验或主观意识产品,同时对客观环境做出应答。

由此可见,课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课程处于客观与主观的中间区域,既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又不是主观经验或意识结论。课程前端是客观,来源于客观事物,课程后端是主观,生成于主观经验或意识。因此,课程是链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或方式,是学习主体主观经验或意识产生的工具。

5.比较人与其他动物的学习,获得人生课程发展的原理

人和某些高级动物都有感知觉,有思维,但心理活动的水平不同。人和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有意识和语言。学生接受大小课堂的影响,不仅有具体事物引发的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还有语言引发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两个系统共同作用,统一于课程。学生在课堂内通过学习教材,接收理解、体验感受、梳理整合生成课程产品意识或语言文化。在语言描述意识中发生的问题或意识中本身存在的问题,借助语言符号替代具体事物刺激,反作用于人的感觉和心理,再次或不断引发言语调节、比较、判断、梳理、整合等心理活动,使已有课程质量重新获得调整与构建,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人脑的语言中枢与运动中枢紧密联系,新生课程对环境影响直接做出能动的应答,体现出意识的能动性,使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有了质的差异——动物的学习只停留在经验水平,上升不到意识层面。

由此可见,由课程产生的意识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语言就是课程活动上升到意识层面,反映事物表象、特征或关系规律的、严密的符号系统。语言代表了意识,即言语思维。语言是人类因长期生产劳动和群居生活需要所构建的一套群体共识通用的符号系统。言语借助语言作为刺激物影响或引发课程思维活动,言语代表了思维,即言语思维。没有语言意识就没有言语思维,从原理上解释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事实。

教学借助语言意识对课程中言语思维活动的反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授人类积累的意识产品,即文化知识,语言直接替代刺激物引发言语思维改变课程内容获得的途径与数量;二是引发教师和学生共同产生心理言语思维活动,通过各种思维方式对教学双方各自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将现有课程结构调整到与以往经验相协调的状态;三是引发自我言语思维活动,在改进自我现有课程质量的同时对环境做出主动应答,使被动应答过程转变为有意识的主动的言语思维寻找与探索的活动,以实现人类对客观世界有目的的利用和改造。

通过对课程进行梳理定位,采用逻辑形式整合,可将课程概念分级界定。广义上,对生物个体来讲,课程是学习主体对课堂环境影响与心理觉察的应答进程,产出的是经验。狭义上,对人类个体来讲,课程是人脑在课堂场境中的标准文化进程,产出的是意识。

课程新概念的逻辑形式界定有四层内涵。一是划定课程发生在学习主体身上,学习主体就是课程主体,确定了课程与生物个体的关系,并把人的课程与动物课程分离,分级界定。二是划定课程在课堂场境中发生,指出课程发生的范围是在客体影响与主体应答的闭合区间内发生发展的。三是划定课程是社会标准文化,标准即供需互适,课堂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的交换贸易活动场所,确定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四是划定课程是环境教育影响与主体学习应答的心理进程,是一种复杂严密的脑力生产活动,产品是一种行为方式。

课程的本质属性和功能是:组成方式是内容、结构和进程;有七大属性,即预期性和预设性、适合性与适应性、自主性和选择性、大小周期性、影响性与传承性、不确定性与不可控性、阶段性与发展性;有五大功能,即选取储存的功能、使用应答的功能、研发改进的功能、展示操作的功能、创新智造的功能(前2项人与动物共有,后3项人类独有)。

三、为学校课堂革命探索系统育人模式

新文化课程技术对学校内涵组织元素名称作出了六项变革调整:一是教师变为导师;二是教案变为导案;三是教学工作变为标准文化工作;四是学习变为研究性学习,研究变为学习性研究;五是作业变为综合实践;六是课堂变为多边文化贸易市场。

新文化课程技术为课堂大教学研发出六步五环全覆盖育人模式[1]。包括新六步原理设计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新五环大教学的环节、方法和功能设置;大脑功能全覆盖技术,包括大脑功能感性接收体验窗口的技术(眼:走一走、看一看;耳:讲一讲、听一听;鼻:嗅一嗅、找一找),以及大脑功能理性感受构建窗口的技术(口:议一议、整一整;舌:尝一尝、说一说;手:做一做、想一想)。

新文化课程技术把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学生素质能力生成相链接。课堂学科LMSTC(“语言、数学、科学、技术、综合”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素质教育改革工程研究,将学科素养与素质能力的内部本质联系對应链接成功。

新文化课程技术的课堂活动遵循自由选择、供需适合、自主建构的多边文化贸易市场策略和秩序展开,将大教学工作调适到标准文化状态,标准即互适。社会(教育)适合与人生(学习)适应。新文化课程技术的指标、方式、方法、原则、管理、评价等内容将形成机制体系,引导学校教学改革、课堂革命,大力倡导营造“能力改变命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白帆.以课程基础理论引领小课堂大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参考,2017(4):9-13.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课程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