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区域融合: 现在、过去与未来

2018-11-28 11:35卡罗琳·瑟曼克里斯蒂安·甘泽尔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21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体系德国

卡罗琳·瑟曼 克里斯蒂安·甘泽尔

今天我来讲一下德国高等教育的体系概览、成功案例、过去和未来的发展。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应用科技大学的现状,这些大学已经有50年的历史,他们的成立是为了把高等教育深深植入各州,这和中国是异曲同工的。德国教育部会在一些高精尖领域(如高科技工程领域)构建一些合作机构。

德国高校的强项是应用科学,能够做到与市场无缝对接,为学生们提供帮助,教育体系和市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获得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职称不仅需要具有博士学位,在学术领域有造诣,而且需要在公司拥有5年以上的工作背景。

德国约有1/3的学生在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应用科技大学主要专注于教授专业技能和开展相关研究。受到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应用科技大学和普通院校能够授予同等的学术学位。

应用科学大学培养的人才可以和公司及社会机构紧密合作。当然,普通院校也会与企业对接。

就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现状而言,高校需要更加多样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使用数字化策略辅助教学;国家需要实施激励措施,如提供资金等。

德国科学委员会对2016年应用科技大学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指出应用科技大学需要引进更多的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科研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素质。

應用科技大学为学生打造的职业道路具有吸引力,具体措施包括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平台和科技转化中心。

展望应用科技大学未来的发展,未来10年,应用科技大学的生源会更加广泛,约40%的学生会选择应用科技大学;师资力量也会更加雄厚;应用科技大学还会加强社区服务,通过特殊的支持体系与普通大学开展合作,并且提供博士学位点。

最后,人们可以看到德国对教育高度重视,德国教育模式也在向欧洲和美国推广。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相关模式的推广是有广阔市场的,德国的未来也是非常具有前景的!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体系德国
实现三代功能化轮烷树状分子合成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科学数据需共享科研围墙也要拆除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梦梦”“娇庆”德国行
快来看,科学家都支持睡懒觉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新中国科技60年(3)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