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责任感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2018-11-30 08:20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责任感责任科学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中学 刘 琪

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因此,在新课程体系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策略也要有所坚守,有所创新。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价值观的引导

1.注重价值的导向作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预设三维目标,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注重行为的示范作用。行为示范包括人格的示范、行为方式的示范。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过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塑造学生的人格。

二、在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意识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的四本教材中,都渗透着培养中学生肩负社会责任的主流意识,这主要体现在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一系列关系中。以《经济生活》中的《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为例。

1.体验生活——承担责任的前提。

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人觉得不能以牺牲环境、掠夺资源、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样的思考,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说开去,从现实的生活主题中提炼学科知识,便于学生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对未来发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进而深切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

2.反思行为——践行责任的行动。

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很有必要;作为今天的消费者,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有利于美丽家园的建设,又有利于引导社会生产的发展。同学们不仅围绕绿色消费的有关知识展开讨论,还提出要身体力行,要带动家人和周围的亲戚朋友,共同践行科学发展观。

三、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感悟社会责任的实质

高中政治教材在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有关探究活动的内容。学生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发表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以《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探究题——“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为例。

1.课前准备——体验责任。

周末,学生分组行动,到附近人才交流市场尝试应聘一个满意的职位,并对此次课外活动进行总结,以便于课堂交流。

2.课堂讨论——明确责任。

在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如何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因为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讨论十分热烈。学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就业形势虽然比较严峻,但素质比较好、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还是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要顺利实现就业,就必须勤奋刻苦,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这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一份责任。

3.教师总结——提升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主与法治将日益完善,在竞争面前,依赖人际关系的就业观念将不会持续下去。这需要青年人对自己的人生、对未来家庭有一份担当,有一份责任。为此,不仅要努力提升自己,还要具备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不仅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而且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自主创业的精神。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升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强调实践性。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是新课程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之一,教师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通过提升责任感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走出“象牙塔”,走进社区,接触社会,亲身体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总之,培养社会责任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不仅需要高中政治教师付出努力,还需要高中生个体主动地学习、体认与践行,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支持。

猜你喜欢
责任感责任科学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责任(四)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