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中心环节 重在强基固本
——浅谈高三复习备考的“十个维度”

2018-11-30 08:20河南省驻马店市高级中学郝艳珂
中学政史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考纲时政课标

●河南省驻马店市高级中学 郝艳珂

高三总复习是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总结,也是整个高考复习的关键。作为高三一线思想政治教师,在复习备考时应遵循相关备考策略。这些备考策略简要概括为“十个维度”:精心研读课标,深刻领悟考纲,准确把握教材,认真分析学情,反复琢磨真题,科学指导审题,有效掌握方法,充分重视时政,及时进行精练,反思、完善、落实。教师在高三复习备考中要引导学生重视上述“十个维度”,并将其渗透、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这样会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使高三复习备考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三总复习涉及本学科整个高中阶段的全部知识体系,是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的最好机会,是高中阶段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总复习,因此,也是整个高考复习的关键。同时,高三总复习任务重,规格高,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打赢这场战役,就要做好总体规划,确保复习有计划、有方法、有成效地进行。笔者从以下“十个维度”详细概述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一、精心研读课标

课程标准既是国家对学科性质、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等规定的标准,也是教师一切教学行为的基本依据。只有做到精心研读课标,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针对性,复习才会更加科学、高效。研读课标,不仅要研读课程内容标准,还要研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实施建议、课程评价等内容。因此,只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规范化、有序化,才能使复习备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深刻领悟考纲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研读考纲既要研读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又要研读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通过研读考核目标与要求,引领学生在提炼、分析、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复习效果。通过对考纲考试范围及要求的研读,可以使学生在复习中明确考试范围和侧重点,以便在复习中把握航向,少走弯路。通过对考纲中往年题型示例的研读,可以准确把握试题的考查方向、能力等,以便在复习备考中有针对性。

三、准确把握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源泉,离开对教材的精心研究,我们的教学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读教材时不仅要研读教材的正文,还要研究教材中的引言、情境设置、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以及每一单元设置的综合探究等。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真正领悟到专家编写教材的逻辑思维,深切把握教材中每个栏目和教材正文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栏目在本框、本课、本单元中所起的作用,从而科学、深入地理解教材,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总复习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四、认真分析学情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思维方式,以及每个班的具体情况等都是教师在复习备考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只有通过多渠道对各类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使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否则就会导致盲目性、模糊性等情况出现,对总复习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反复琢磨真题

这里的真题就是指往年高考试题。高考试题是课标精神、考纲要求、教材内容的具体体现,引领着复习备考的方向。高考试题也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最有效的工具。同时,研究试题也可以提升复习备考的针对性,从经典试题中找出一些规律、思路和技巧。研究试题主要包括:研究命题理念与思路,研究题型和答案,研究评分标准,等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考试卷中,则表现为试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仍存在分科教学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总复习时要根据试题的一些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教学行为。

六、科学指导审题

例如,对于文科综合试卷中的思想政治主观题,审题时既要审设问,也要审材料。审设问时,要审需要运用的知识范围。有的直接规定知识范围,有的没有直接规定,如果没有直接规定的话,也可以根据问题本身确定。审题目类型时,要抓住关键词,比如为什么、如何、评析、看待、意义等,从而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审材料时,首先,要审整个材料大意,抓住中心主旨;其次,要审关键句子,并从关键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最后,要弄清材料表达了几层意思,每层材料与中心主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中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中心问题。因此,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把审题方法教给学生,并根据学生做题情况给予及时点评与指导,这对学生复习备考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有效掌握方法

方法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一种好的复习方法,是从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改进、完善,总结出来的。但是每一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和教师,有些学生和教师在复习备考时可能很快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复习方法的研究,既要研究教师为什么这样教、如何教,也要研究学生为什么这样学、如何学。只有这样,整个复习过程才会有条不紊,稳中求进,复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八、充分重视时政

时政热点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试题中的情境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是时政热点。但因为时政热点内容零散,时效性强,并且整理时政热点难度大,所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往往不够重视,而是考前“临时抱佛脚”,或者订一本时政热点资料临时突击一下,这样做虽省事,简单,易操作,但弊端也非常明显: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时政的热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对时政热点的学习功在平时,贵在积累。比如,每节课前进行五分钟新闻播报,一两周举行一次时政热点讲座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把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在复习备考阶段更应该充分重视时政教学。同时,也可以尝试把一些时政材料作为命题的情境材料,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实现学用结合。

九、及时进行精练

“光讲不练,等于白干”。教师讲得怎么样,只有通过学生做的练习来体现。所谓精练就是要有针对性地练习。首先,要精心选择试题。选择试题时要依据考纲、考点及考试说明范围和能力要求;依据最近三至五年的高考真题,从中发现高频考点,找趋势、明方向、循规律,并对其举一反三,进行变式试题的改编训练。依据学生的错题集,针对学生易错、易混点设计试题。其次,教师要精心批改,从批改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同时,通过精练,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从中总结考试技巧,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十、反思、完善、落实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高考复习也需要反思,反思是前进的明灯。反思的过程也是对复习效果进行总结的过程。这种反思既是对教师课堂上讲的知识体系、易错易混点、重难点的反思,也是对试题内容、试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方面经验或教训的反思,从反思中查漏补缺。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并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并及时纠正、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复习备考才会更加合理、高效。

总之,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以教材文本为源泉标尺,狠抓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构建知识网络,加强解题技巧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注重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活学活用,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猜你喜欢
考纲时政课标
时政要闻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时政
时政
今人优秀时政诗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