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实施快乐教育的研究

2018-11-30 14:42广西陆川县珊罗镇中心学校谢宝军
小学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乐学研究教育

广西陆川县珊罗镇中心学校 谢宝军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寻找快乐是人的天性。”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们从事的任何活动,都希望从中体验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快乐教育不单单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让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快乐学习,而且还有经过辛苦的努力后获得快乐愉悦的情感体验。所以,研究乡村小学实施快乐教育,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让教师专业成长,这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关于“快乐教育”的前世今生

“快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快乐学习”的主张。先哲的经典名言,为研究与实施快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到了明代时期,哲学家王艮就用他的《乐学歌》,说明了“快乐学习”的重要性。“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到了民国时期,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要根据儿童八个方面爱好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他说:“传统教育要儿童‘苦读’,而我们需要儿童‘乐干’。”

在国外,“快乐教育”同样历史久远,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就提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培养学生“爱好学习的兴趣”。到了近代,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快乐教育全书》中倡导了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有效学习的教育法,他认为:教育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者要想有效地教育孩子,就要少发布命令,放弃一些自己的权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当前,对“快乐教育”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上海一师附小校长倪谷音校长就提出了“愉快教育理念”,出版了《愉快教育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确立了愉快教育的重要思想:“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强调 “苦学”与乐学也是统一的,并不矛盾,而且能够相互促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能促进学生的意志行为,而由此导致的学习成功后的愉快体验,一方面能强化后继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又加深对学习活动的愉快感受,促进乐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推动学乐——“苦学”——学乐过程的演变。天津大学詹启生教授则从快乐教育理念的要素分析及实践方面进行研究,他认为:快乐教育不是游戏教育,快乐教育也不是团体训练,快乐教育不是放任教育与自由化教育,快乐教育不是只有快乐单一的情绪体验的教育。

二、“快乐教育”在乡村小学校实施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也有许多学校进行了快乐教育的实践研究,北京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从1986年实施“快乐教育”,现在成了学校的名片,该校就以“儿童快乐发展为本”的“快乐教育”核心理念和“六乐”的培养目标;扬中市实验小学以“每一个孩子都是快乐的火种”为理念的快乐教育实践;无锡师范附小的“乐学教育”,深化乐学教育实践,追求“乐在其中”的“乐教乐学”新境界;天津师大第三附小也提出的“培养健康身心,成就快乐人生”的校园文化,以“八乐”教育为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笔者在查询中国知网,得出有关快乐教育文章大约有11123篇论文,而在百度中搜索到的网页有7970000多页。从查询的文章或论文来看,大部分者是涉及孩子的快乐成长问题,有家庭教育方法、学校快乐教育为特色主题文化介绍,或某一具体的快乐学习的方法。而具体到乡村学校所实施的快乐教育可以说是空白。所以,通过对乡村小学实施快乐的研究,探索适合广大乡村小学的一种“快乐”教学方法、一种学习“快乐”方法、一种能促进乡村小学教师“快乐”成长的专业化发展方法,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中强调: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快乐工作,从而促进孩子快乐成长,变“学海无涯乐作舟”,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快乐教育在乡村的策略

着力打造快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出好“精品课”。通过研修快乐教学、愉快教育理论、研究课例、自主做课、同伴互助、专家指导比赛讲课,探索出快乐高效教学模式,并推出草根乡村“名师”“名课”。特别是要建立快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如何设置快乐学习的情境,怎样营造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运用快乐的教学方法,快乐互动,达到高效课堂效果。

着重对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研究——培育“英才”。研究学生心理特点,探讨如何让学生快乐读书、快乐作文、快乐数学、快乐练习等,让学生乐学,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情感价值观习惯得到良好形成,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身心健康得到自由的成长。

关注乡村教师快乐工作的专业发展——成就“草根名师”。通过调查研究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提高教师快乐的工作情绪,建设快乐工作团队,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快乐活动为导向,积极构建快乐团队,快乐班级管理,快乐读书与写作。要发挥乡村特级教师、乡村名师的辐射工作,使乡村教师向“骨干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发展,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有影响的县级学科教学骨干,县市级优秀教师,从而影响全镇全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形成“快乐教育”主题特色教育文化,开设特色课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快乐校园,让师生幸福;成立各种兴趣小组,让学习全面得到快乐发展。还要不断完善快乐教育的评价机制,全面评价每个学生和每位老师。

四、乡村小学实施快乐教育的措施

乡村中心学校每月组织集体活动两次,进行课题研究、教学研讨,进行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实践体会,并开展教学观摩等,探索出快乐高效教学模式。

学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快乐活动,让学生快乐读书、快乐作文、快乐数学、快乐练习等,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身心快乐成长。

学校利用各种平台,各项团队拓展活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化成长。

建设打造全镇乡村学校“快乐教育”校园文化。以名师工作室或特级教师工作坊为依托,打造乡村小学快乐特色新教育。

综上所述,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探索一条乡村快乐教育的特色之路,为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创造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办令人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斯宾塞著,周舒予编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2]倪谷音,卢家楣主编.愉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詹启生.快乐教育理念的要素分析及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2(2).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猜你喜欢
乐学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题解教育『三问』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