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课成“弹幕吐槽大会”

2018-11-30 23:41应陶,程振伟
教书育人 2018年27期
关键词:弹幕大会内容

“从没翘过的课就是涛哥的课”“涛哥,人生导师,听他的课此生无憾”……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上刷的弹幕,是不是很奇怪,怎么会如此“明目张胆”?其实,这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堂的一个环节,授课教师范江涛把原本枯燥的课堂变成了一场“弹幕吐槽大会”。

“弹幕吐槽大会”操作起来并不麻烦——电脑端预装软件、任课教师注册微信公众号、学生扫描二维码进入“房间”。简单三步后,学生就能在弹幕开启的时段里,通过手机联网发送实时弹幕,内容立马上墙。

其实,这场“弹幕吐槽大会”只是课堂中的一个交流环节。临近期末,范老师特意在课程教学结束后的时间里,利用弹幕的方式,让每名学生对他进行匿名评价。

范老师告诉记者,获取学生反馈是他每学期必做的一件事。“以前我都会自费印制纸质问卷,向全班学生发放,所有人都要回答。前几年有名学生评价说,我的课堂有点像‘脱口秀’,内容很精彩,但是师生互动稍显不足。”

“后来,我发现很多活动现场设置有弹幕墙,觉得很有意思,就想把它引入到课堂。杭电2011级学生夏尔特向我推荐了弹幕软件,我觉得不错,就把这种弹幕交流的形式用在了课堂上。”通过借助新技术、新媒体方式进入思政课课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新任务、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

在刚开始引入弹幕的时候,也经过了一段摸索过程,范江涛指出:“刚用弹幕的时候,学生比较兴奋,但课堂有点乱。”大量与课程教学无关的内容发到大屏幕上,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范江涛特别强调,没有完美的教学方法,在弹幕的使用上,“教师必须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管理,才能正确、合理使用弹幕,扬长避短”。

随着弹幕的加入,原本枯燥的课堂有了新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有点‘闷’,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有了弹幕后,课堂就‘活’了起来,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在这样一个虚拟讨论空间里,所有人的话语权都是平等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通过弹幕,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做到有针对性授课,把握学生知识中的盲区,因材施教。

特别是对于极个别不认同课堂观点的学生来说,“如果不给他们发表观点的机会,会让他们的抵制心理越来越重。通过弹幕,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开完“弹幕大会”,范江涛深有感触。(通讯员应陶程振伟)

猜你喜欢
弹幕大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声讨大会
搞笑弹幕一箩筐
大会选举
拜托了,弹幕君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主要内容
图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