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校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18-11-30 09:34于英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小学语文

于英华

【摘要】主要研究了开发小学语文校外教育资源,包括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并进行小学语文校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校外教育资源 开发 利用

一、开发小学语文校外教育资源

(一)开发社会的语文资源

社会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资源。社会是一个语文大课堂,也是无穷的语文课程资源库,社会蕴含着丰厚的语文资源。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就是他们学习语文丰厚的土壤,我们积极开发校外语文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1.开发地方性语文资源

各个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学习资源。学生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目的之一。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晶化形态,精神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晶化形象。应该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革命圣地延安、西柏坡、承德避暑山庄、赵州桥、山海关等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合理利用这些校外学习资源都会产生好的校外教育效果。可以组织一次“文化旅游”活动,去西柏坡参观。出发前,学生查找资料,记笔记;回来后,写日记、写作文。学生的文化人格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升。

2.开发自然的语文教育资源

热爱自然,关心自然,拥抱自然是人类发展的重大主题,宇宙万象是取之不尽的校外语文源泉。我国自然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有名山大川,有湖泊大海,有森林草地,有雪域高原,这些都是校外语文学习资源,这里面蕴藏着“大”美。自然资源赐予学生万紫千红的魅力和千奇百怪的灵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里观察体验和拥抱自然,这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从心理学上讲,愉悦的情绪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去学习语文,填补语文课堂资源的缺失。

3.开发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因此,语文学习,最直接的途径是要深入生活,体味生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密切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努力地进行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语文实践能力。学校要组織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生活调查等,这些都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开发时事的语文资源

时事资源是以国内外或地方重大事件为背景的语文实践性学习资源,它与时俱进,把语文和时代的紧密结合。在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交流信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开发网络的语文校外教育资源

21世纪的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开发语文资源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对网络资源进行开发,充分利用好网络学习资源。

1.利用网络资源,再现文本情境

小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薄弱。对于内容抽象的文本,小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只有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来演示作品中的情境,帮助学生感悟文资源所描绘的形象。

2.利用网络资源,填补文本空白

(1)填补作者资料。文本作者的资料也是理解文本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让学生阅读一些文本作者的资料,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正是他当时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文字背后的那些痛苦和无奈,可以利用网络下载史铁生的生平资料让学生阅读,学生在读文本时定能进入情境,才能得到更加深刻地理解。

(2)填补人文典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则人文典故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故事,里面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了解每一则典故的故事和道理,才能真正了解每一则人文典故的寓涵。有效利用网络阅读这些典故,既能够增强文本的趣味性,也能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3)补充语言文字训练,开展综合时间。学生在校外阅读语文文本时,应有选择地补充一些语言文字知识,就能够强化语言文字知识的训练。例如,阅读《荷花》时,就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句式,利用网络上关于荷花的图片,有效地进行仿说仿写的训练,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锻炼学生的说写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语文知识的拓展,进行综合的实践探究活动。

(三)开发语文校外教育资源

语文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推进的过程,是学生与学生、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居民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会孕育产生许多信息,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学生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有效地加以开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曲径通幽,诱导指向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如果能够巧妙地进行启发和诱导,就能把语文学习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2.节外生枝,终止凸显

校外语文阅读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会提出许多新问题,出现这种情形,需要学生探究思索、灵活应变,才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二、小学语文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学习资源。学生要有强烈的资源对校外语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针对以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教科书,而忽视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言的,这就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学习资源,树立牢固的资源意识,即要有对于课程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理念。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外校内语文资源以及教师、学生、家长等在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美丽的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都能使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引起无限遐想。都会带来无尽的审美享受。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自然社会校外语文资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洗涤人的内心,愉悦人的心智,陶冶人的情操,开阔人的眼界。

利用乡土资源对语文学习资源进行选择的利用是社会学习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根据学校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依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发出本土文化中鲜活的语文学习资源,对语文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经过生动活泼和新颖有趣的方式进行学习,激起学生在校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堂只是个小的天地,真正的自然社会才是语文的大课堂。必须引导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的这个语文大课堂中观察调查和获取有效的大量的信息,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社会资源具有无限的开放性,社会资源与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连的。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语文能力。

总之,开发小学语文校外学习资源必须开发社会的语文资源、开发网络的资源、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小学语文校外学习资源的利用。结合乡土资源对语文学习资源进行选择的利用是社会学习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根据学校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依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必须引导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的这个语文大课堂中观察调查和获取有效的大量的信息,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慧.读书 反思 创新:教师成长的三堂必修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2]虞丽娟.立体化素质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孙凤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小学语文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