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2018-11-30 15:15刘涛秦培鹏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

刘涛 秦培鹏

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的推广,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知,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也能了解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状况,既能够减轻学生对社会就业的压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夯实自身基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改善就业情况。

关键词: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校园文化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学校内学习不同的技能技术,为进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但是很多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文化,企业也就无法对其深入培养,导致学生出现就业压力。因而,众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与相关专业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旨在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快速地适应工作需求。

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在校园中让学生接触到企业文化,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了解企业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方式,亲身体会企业的运行和人才的培养,认清企业人才竞争的激烈性,从而激发内在动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来提高专业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完善学生的道德行为,对学生的人格有着再塑造的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以合作的模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作风,还能让学生注重自身的未来发展,从而提高自律能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还能够让学校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不畏艰难勇敢前行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 有利于企业精神文化的提升

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时,因企业文化具有高度的扩散性,学生在接触到拥有校园文化特点的企业文化时,能够改善对就业的理解,并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也能够通过企业文化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思考,重视实践,积极进取,在未来的工作中精益求精,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高职高专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途径

1. 将企业的精神带入课堂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传授与就业相关的理念和知识,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做好心理准备。虽然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掌握相应的技能,但是学生对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解并不全面,这是因为课堂教学目标仅仅针对技能方面。所以高校需要将企业的文化精神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这样当学生走进社会的时候,就可以快速地适应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例如,教师可将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遵纪守法等理念教给学生,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正确良好的职业素养,认识到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指引学生进入企业情境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情况,学校可以组织學生到成功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通过对企业的产品、制度、形象等内容的了解,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企业文化,从而对企业产生认同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快速掌握企业运行模式。学生在进入企业实践之后,能够接触到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通过亲自体验,了解到团结精神、敬业精神,从而实现从学生身份到职工身份的快速转变。

3. 开设企业文化课程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企业文化了解得非常浅薄,很多学生不知道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部分学生虽然到企业实践并对企业文化有所认知,但是其认知的程度还是比较肤浅。所以高校为了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设相应的企业文化课程,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文化内涵。高校还应聘请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课程的讲师,通过传授自身的经验,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文化的意义,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理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走入社会。

三、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可以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帮助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做好相应准备,并能够顺利地进入岗位,将企业文化设置成教学课程,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就业理念,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李媛.论高职院校校企文化互动的推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116-118.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