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新媒体视角下开展大学生毕业教育

2018-11-30 15:15陈虹森王毓邓雅兮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陈虹森 王毓 邓雅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广泛普及,“新媒体”一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运用新媒体开展毕业教育活动不仅摆脱了传统思想教育的束缚,而且更加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手段,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大学生的毕业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点,直接影响着每一位毕业生的择业观,也是连接大学生与社会的重要桥梁。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毕业教育

一、高校毕业教育的现状

高校的毕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板块,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毕业教育都是在校内举行,形式以主题班会、毕业典礼为主。但是毕业教育面临着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已经找好了工作,往往会委托父母帮忙办理各项离校手续,对毕业教育不甚重视。

二、通过新媒体开展毕业活动的意义及重要性

1. 通过新媒体开展的优势及特点

高校毕业教育活动是指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前进行的一次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活动,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以后的工作及生活,对学生进一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尤其重要。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毕业教育不仅仅存在于一次毕业班会,一次毕业聚会活动中,运用新媒体传播交流是良好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

2. 开展毕业教育的意义

大学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训练基地,他们将面临角色的改变,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位社会工作者,因此毕业教育能使毕业生提前意识到自己应该履行的社会职责和社会使命,更懂得结合自身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能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贡献。成功的毕业教育能为学生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

三、通过新媒体开展毕业教育活动的案例分析

每年6月全国各大高校都会举办毕业教育活动,毕业生教育活动也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通过新媒体开展毕业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下面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动漫学院借助新媒体举办的毕业教育活动为例。

1. 来自辅导员的一封信

2014级动漫学院辅导员陈老师,通过录音软件录制了一首《凤凰花开的路口》作为微博的背景音乐,并将微博内容相继分享到了学院的微信公众平台、毕业生班级QQ群、毕业生班级微信群,通过新媒体手段把这封饱含离别愁绪和暖心祝福的信推送给每一个毕业生。陈老师在信中提到三件重要的事情:第一,要学会去“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爱家人,其次要爱朋友、爱周围的人;第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要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就放松自己,从此中断了学习;第三,当所有人都放弃自己的时候,永远不要放弃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永远保持活力。学生透过陈虹森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去审视、规划自己大学毕业后的生活。不管毕业以后是继续学习深造,还是选择就业,学生毕业后的规划会更加详细务实,走向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

2. 直播毕业主题班会

每一次的离别可能都会有一些不完美。因为生活或工作等原因,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加毕业班会。鉴于这种情况,陈虹森老师组织班委干部,指导其通过直播软件给未能参加毕业班会的学生进行网络同步直播,让每一位毕业生都不缺席毕业教育活动,感受毕业气氛。班会开始之后,陈老师首先上台讲话,为接下来的活动进行铺垫,让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毕业班会的意义,珍惜在校时光。之后,陈老师组织学生按照学号依次来到讲台,讲述他们大学生活中最想分享的事情,或是大学中最想说的一句话、最想感谢的一个人,再说说自己今后的大致计划。学生上台演讲,能训练他们在公众场合大胆发言的能力,以后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大方自信。本次班会不止有现场交流,不在现场的通过直播软件观看毕业班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直播软件评论留言,或者借助微信群私聊等新媒体手段参与班会交流,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互动。通过新媒体开展毕业教育,利用新媒体展示力和交互性强的特点,拉近了辅导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四、新媒體取得效果及原因分析

毕业教育系列之给毕业生的一封信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新浪微博“四川高校新鲜事”对其进行了报道。本次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此次通过新媒体开展毕业教育是一次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动漫学院毕业生教育活动结束以后,各部门开始撰写新闻稿,在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新闻网站上进行发表。同时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活动专题报道,推送给全校每一位关注学校动态的学生。

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我国高校一直强调的重点,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高校思想教育的时效性。目前,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都以理论形式存在,很少与实践相结合。而通过新媒体手段,学生参与度较高给了学生一定的新鲜感,使其可以认真理解学校开展毕业教育的真正意义。

五、总结及探究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利用新媒体展示力和交互性强的特点,将其灵活运用至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更加方便准确地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同时也能更快收到学生的反馈。通过新媒体可以了解到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以及各项需求,完善思想教育工作的计划,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接受并喜爱自己的工作方式。而这次毕业教育活动就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及其特点来进行有效优质教育的一个范例。

在之后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深入探究新媒体,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新生活方式和线上活动及软件偏好,使用一些直播平台或潮流App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再结合新浪微博、微信、QQ、微信公众号等线上交流方式,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学氛围轻松愉快,进一步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J].理论前沿,2000(19).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沈丽魏,王莹莹.略论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170-171.

基金项目: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校级重点课题“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探索”(项目编号:16C001)。

作者简介:陈虹森(1991— ),四川成都人,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