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之与广仁善堂

2018-12-01 02:04李定国
西江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贫民梧州民众

李定国

20世纪30年代,国内正处于军阀混战、争权夺利的时期,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的穷苦百姓。那时候的梧州城也不例外,骑楼下、码头边、大街小巷都有流浪者的身影。他们在饮食店外争抢残羹冷饭,在垃圾堆里抢夺破衣旧被,一片悲惨景象。

当时,梧州市大南路有一家万和祥颜料店,老板王培之为人善良,对劳苦大众很同情。看到战事纷乱、民不聊生,王培之决定与几个热心人士一起投资慈善事业,带头开办一家救济贫苦群众的善堂。这个善堂位于广仁路(旧址位于今广仁路38号),名为广仁善堂,每个月有六天为乞丐和没钱买米的贫苦人施舍粥饭,并发动义工收集各种衣物、鞋帽,每到冬令时节,贫苦人家便可以到善堂按需领取衣物御寒。每到分派饭粥那天,广仁善堂门口就会架起五六口大铁锅,饭还未熟,贫民便排起长龙等待。王培之有空便来善堂指挥分发食物,调解现场纠纷。民众只知道广仁善堂是扶贫济困的地方,而善堂是何人倡办,却鲜为人知。

有一次,王培之发现有几个经常来领饭粥的贫民沒有出现,就派人前去看望,并送上饭粥,了解到贫民们有病无钱医治的情况后,王培之又和几个好友商量,请了一位医务人员,每天为有病痛的贫民诊病赠药。

1934年临近冬天时,王培之从广东运回一批旧衣服,贴出告示让贫苦人家到广仁善堂领衣过冬。当他听到街坊说一位叫三婶的孤寡老人有病不能来领衣时,就立即派人给她送上药品、寒衣、食物。当遇上广仁善堂饭粥不够,有人尚未领到食物的情况,王培之便立即吩咐加米再煮,确保每个人都能吃上饭粥。

1933年3月,王培之的万和祥颜料店因电线短路发生火灾,烧毁了许多货物,经济损失较大,但王培之没有放弃开办善堂。他认为,做善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就算省吃俭用也要坚持把善堂办下去。于是,他动员热心亲友和工商界人士,捐资行善多做公益,支持继续开办广仁善堂。王培之的善心义举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1932年至1938年,王培之曾任两粤广仁善堂董事会菫事长;1933年至1939年,王培之任中国红十字会梧州分会副会长、梧州城南镇代表会主席等职务,为民众办了不少好事。

猜你喜欢
贫民梧州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共梧州城工委
深入推进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辽道宗朝“贫民”问题探析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