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2018-12-01 12:18苏展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数学课堂问题

苏展

摘要:要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学生的思维特点联系起来,讲解、简化复杂问题,改进教学,系统地将知识和知识结构体系传授给学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思维;问题;对策

前言

当前数学教学实践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将侧重点放在教学大纲的知识要求上,而对学生的能力目标要求关注不到位,在考核评价方面,更多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少顾及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情况。为改善这一状况,本文对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數学思维进行了探讨。

1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有局限性

思维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文本语言两种。数学教材的内容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在教材的排版和编写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具体情况,教材存在着很大的跳跃性。学生无法跟上教材的编写顺序,对教材的难易程度不适应,容易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数学教材的内容的跳跃性不容易被学生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在跳跃的知识中间架起桥梁,将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

1.2教材结构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

我国教材的编排结构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着差异,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增添了阻碍。数学教材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有很强的概括性,学生的认识水平较低,理解能力也不够充足,对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和词汇不理解。当教材知识突然开始转换,即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知识点时要运用到很久以前学习的知识点时,学生由于相隔时间较长,可能会忘记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或者难以将学过的知识点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学生不理解教材,就没有办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很难顺利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3数学知识具有繁杂性

学生在阅读教材时,难以理解教材的部分内容,学生就很难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教材在进行编写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编写,使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密切。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将课本的知识联系起来,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够连贯,无法构建起完善的认知结构。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

2.1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泼,对所有新鲜的知识充满好奇心,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全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们演示一些我们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交通标志、中国的红双喜、蝴蝶、大桥等。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此外,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给学生设计他们喜欢的教学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2坚持因材施教,培养思维能力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高,认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作为数学老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那些对学习缺少积极性并且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老师要尽可能的设计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老师需要及时的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足之处,对他们的成绩与以及优点进行鼓励与夸奖,让他们重新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对于一些数学成绩好,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要采用不同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培养,进而促进每一名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解课本“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之前,首先让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然后让学生们在课上谈自己的认识,在下课之后让他们组成学习小组,彼此出题,进行知识的巩固。这不但提高了他们自身的能力,还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更加坚定不移的学习数学。并且针对数学学困生的情况,有计划的辅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3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内在思维能力

老师在数学教学的时候,要进行情境的设计,并且积极的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提高思维能力。情境教学注重情境的设计,设计良好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样教学,让学生一层层的了解三角形,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时候,笔者开展了一个活动:让学生使用6个木棒,拼成四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这个时候学生们开始思考。通过这样一个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4开展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

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训练,数学教师应将数学训练贯穿在数学课堂的整个过程,遵循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使学生在持续有效的训练中充分体验到数学思维的魅力、锻炼思维的能力。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构建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处具体且不断变化的情境中,感知情境的变化,充分体验探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不断发展并锻炼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时,可设置家居客厅装修的情境,或是联欢会彩旗的情境,引导学生计算所需的多边形面积。教师可借助巧妙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及空间进行消化、理解、思考,促使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不断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当学生回复解决的方法后,教师还可趁热打铁,问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促进数学课堂的纵向发展。

结束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在发展人的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要传授数学知识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及数学思维,使学生在面对客观世界时,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梁冰.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5(9):98-99.

[2]李水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J].考试周刊,2014(32):50.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数学课堂问题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