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羊脂球》的悲剧美

2018-12-02 22:30徐冬萍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羊脂球崇高人文关怀

徐冬萍

摘要: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讲述了一位普通妓女的悲惨境遇。论文从美学的角度,首先分析羊脂球悲剧命运的潜在因素,然后通过作品中不露痕迹的善恶美丑对比来赏析《羊脂球》中崇高的悲剧美及主人公自尊自爱的民族气节,分析作者流露出的人文关怀,对下层民众的同情和对上流人士虚伪言行的批判。

关键词:悲剧美;崇高;人文关怀

居易·德·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末期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精炼的文字,独特的艺术视角,严谨的故事结构和独具匠心的情节设计,为读者勾勒出一副栩栩如生的法国生活百态图。1880年,莫泊桑凭借短篇小说《羊脂球》点亮了《梅塘之夜》,也点亮了法国文坛。《羊脂球》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妓女羊脂球在特定社会背景的生存悲剧。羊脂球的命运无疑是不幸的,但她作为弱小势力的抗争体现了她崇高的悲剧美,她高尚的人格在悲剧人生中得到升华。

一、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分析

西方美学史将悲剧艺术分为三大类: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杨辛,甘霖,1993:248),它们从不同视角折射了特定时空环境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悲剧性矛盾冲突。《羊脂球》是典型的西方社会悲剧。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利益使得人变得贪婪虚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自私和惟利是图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在个人利益面前可以扯下道貌岸然的虚伪外衣,可以抛弃民族和国家的尊严,甚至不惜自身的人格。羊脂球的悲剧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背景中发生的,也使得悲剧的发生具备可能性和必然性。

在法国文坛,以妓女为题材的作品并不新奇,而是经常涉及的话题。从一定程度上讲,羊脂球的身份已经为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这鲜明的体现在马车上的同胞在羊脂球受辱前后的态度转变上,他们经历了鄙视,极度吹捧,再鄙视的转变过程。羊脂球最终出于一车人的利益考虑向普鲁士人屈服,这种牺牲不但没有得到上流人士的同情,相反在第二天重新上路时人人对她避而远之,他们把牺牲自己意志来救他们的羊脂球看做透明人,至此羊脂球作为妓女的悲剧命运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外,特定的社会环境宣判了羊脂球的悲剧命运。悲剧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羊脂球所处的资产阶级社会,道德败坏,物欲横流,为了金钱和自身利益可以牺牲一切。小说中马车上的人物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法国社会的缩影,每个人代表的都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阶层。鸟先生夫妇是商人的代表,拉玛东夫妇是新兴资本家的代表,布雷维尔伯爵夫妇代表着贵族,戈尔弩兑则代表政客,而两位修女正是虚伪教会势力的化身。当时的社会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前提的,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教会也是资产阶级的帮凶。因此,羊脂球所处的社会背景暗示了她作为弱小群体的悲剧命运。

二、悲剧美的体现

从美学角度来讲,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崇高是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宏伟,令人敬佩的美感,这种美感激起人们对伦理道德,社会制度等的反思,使人们的认识得以升华。因此,在艺术作品里,崇高作为一种昂扬的激情和悲愤不平,表现得愈是激烈,愈是显得崇(杨辛,甘霖,1993:235)。文学悲剧则是崇高的一种表现形式,悲剧集中体现了崇高的美感。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杨辛,甘霖,1993:238)。《羊脂球》中,通过对其悲惨遭遇的描写,羊脂球作为普通下层民众的强烈爱国心和民族尊严得以完美的体现,这种震撼激起读者对小人物身上那种崇高品质的尊敬。

羊脂球的出场首先就不同凡响。商人、资本家、政客等作为有权有势的上层阶级的代表,在祖国遭到外敌入侵时为保全自身而弃民族尊严于不顾,一边转移财产,一边想尽办法讨好侵略者,仓皇出逃。只有羊脂球是因为痛打了普鲁士兵而被迫离开故土,她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激愤而痛打了侵略者。作为社会小人物的羊脂球和上流人士出逃的动因截然不同,鲜明的对比使羊脂球的形象更加高大,她炽热的爱国之心和所谓正人君子的自私利己形成截然反差,美丑毕现。

其次,羊脂球和侵略者的对抗代表着法国下层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坚决和侵略者斗争的决心。小说开头描写了法军战败惨退的景象,暗示那些上层市民,军官都是民族的败类,是群只求自保的可怜虫,法国的希望和未来实际上在下层民众身上,马车上的出逃者中,羊脂球正是下层民众的代表。作者愤概的写到:“一切上流社会的妇女批在身上的那层薄薄的廉耻心,只能掩盖外表,她们遇到这件猥亵下流的意外事故,却也是止不住心花怒放,骨子里竟觉得异常散心解闷,简直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她们是抱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心在为别人从中撮合,正如一个馋嘴厨子馋涎欲滴地在为另一个人做晚餐。”(赵少侯,2002:46)作者对她们丑陋的嘴脸进行无情的批判和鞭挞,恰恰是出于作者对美的肯定和赞扬,那就是羊脂球崇高的人格。

最后,《羊脂球》悲剧境遇折射出作者的人文关怀。任生名(1998)指出,西方现代悲剧的中心主题是人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异化,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无可挽回的失落。羊脂球的悲剧不仅是特定时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悲剧,更是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悲剧,是整个社会道德沦丧,个人价值失落的悲剧。在小说中,作者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上流人士和教会势力的卑鄙、虚伪、自私和惟利是图,无情的批判他们丑恶的言行,对羊脂球的冷酷无情,在对丑的否定中体现出作者对作为弱小群体的羊脂球的同情,对下层民众的深切关怀及对残酷战争的憎恨。作者立场鲜明,是站在受欺凌的下层人民这边的,结尾“羊脂球一直在哭,有时候在两节歌声的中间,黑暗里送出一声呜咽,那是她没能忍住的一声呜咽”(赵少侯,2002:48)意味深长,没有正面的描写作者的愤愤不平,而是用羊脂球的呜咽来表示自己的愤怒之情。

三、结语

莫泊桑手法高超不露痕迹,小说全篇无一句写美,却在批判丑时让读者处处感受到美。《羊脂球》作为西方社会悲剧的代表作,在描写其悲剧命运时成功的所造了主人公崇高的品质,强烈的爱国心及民族自尊心,让人肃然起敬,感受到一种震撼的悲剧美和体会到作者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之心。悲剧的本质就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没有主人公的价值同价值毁灭之间的矛盾冲突,悲剧作品就能无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和崇高美感,因此,对比手法是悲剧美表现的根本方式。而在美学领域,美与丑二元对立并互生。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基于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历来是重要的表现艺术手段之一。雨果(1980)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了美与丑、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相对照的创作原则: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莫泊桑在《羊脂球》中的对照艺术并不是简单的罗列对比,而是多角度多维度的剖析,让读者自己感受到美丑冲突,继而体现羊脂球高尚的人格。作者在叙述过程中逐一勾勒出人物构成、出逃目的、对待侵略者态度以及两次马车上用餐情景的对比图,这种對照艺术引起读者的共鸣,激起强烈的艺术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深刻反思,折射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小说的美感也上升了一个新的维度。

参考文献:

[1]莫泊桑.羊脂球[M].赵少侯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雨果.雨果论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30.

猜你喜欢
羊脂球崇高人文关怀
小说《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分析
无名的崇高
谈莫泊桑小说《羊脂球》的主旨表现
美与丑的对比:谈小说《羊脂球》中的人物角色塑造
莫泊桑《羊脂球》的心理解读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
The Four Crafts of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