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辉喜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的悲剧意蕴

2018-12-02 22:30范铃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孟京辉戏剧舞台

范铃

孟京辉导演的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讲述的是两只狗的故事。两只来自乡下、都是孤儿的狗,怀着对城市的渴望来到了城市。从序幕到终场,一直洋溢着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但是,我却认为这是一部悲剧。虽然它的悲剧本质隐藏在了笑声的背后。

就舞台而言,该剧的舞台设计的简单。两块幕布,一块绘着两人的写意造型,另一块涂满墨水表现黑夜,一块背景墙,绘着草地与太阳,表现白天,用以区分乡下和城市,乐器加上简单的陈设,就构成了舞台的全部。由于这出戏的场景变换频繁,孟京辉选择了用最写意的场景布置方式和无实物表演的形式来表现这个剧本。在这里,灯光成了塑造舞台空间的重要表现方式。

对于演员来说,演出孟京辉的这出戏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需要有非常好的形体表现,还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乐器演奏、演唱以及相声的技巧。该剧如同孟京辉以往的戏剧一样,这出戏运用了他擅长的音乐元素及相声元素。可以说,两位主演韩鹏翼和吴洲凯的精彩表演对于整出戏剧的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结构而言,本剧事实上是采用了一个戏中戏加拼贴的结构。该剧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的段落,有的段落是直接相关的,有的则是孟京辉的奇思妙想,娱乐的意味极重,但却并非游离于故事主线之外,它丰富了舞台的立体层次,细腻地刻画了社会的现状,并给予两位主演以额外的展示舞台。孟京辉是一位善用巧力的导演,他用来福和旺财的经历串起了不同的段子将他们融合在一起,他们中有的是对现实的讽刺,有的是经典戏剧的片段。拼贴式、碎片化的戏剧结构是后现代主义戏剧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不同于以往戏剧紧密的因果联系,后现代的戏剧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表现生活的复杂、多变。这种形式与本剧的题材较好地融合到了一起,充满了对于现实的反讽和戏谑。

戏剧中最能够给观众留下印象的,是反复出现并加强的戏剧动作,这里称之为经典的戏剧动作。每次来福读信时旺财的动作,以及来福与旺财共同念诗时的一系列动作,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这种重复不是单调的,随着戏剧情境的发展,每次出现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对于观众期待视野的运用与反运用,非常有趣。这种戏剧动作隐含着充沛的感情力量,使得人物的变化更加外化地为观众所接受。比如两人关于蓝天大地的一段诗,开始的几次旺财总会跟着来福跑偏叫错,最后的一次,旺财却准确无误,显示了旺财的日益成熟,在结尾,旺财不再是一只依附于哥哥的小狗,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可以经受风雨的个体。该剧是旺财的成长史,也是来福的理想幻灭史。旺财妈妈的信上空无一字,所有的内容都是来福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意见。在全剧的展开过程中,两人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戏开场之时,来福作为一个老大哥,在两人的关系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当戏即将收尾的时候,来福因为理想的幻灭而企图自杀,旺财则变得日益成熟。但是,无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不变的却是他们之间温柔的羁绊。人生漫漫,有人相依,也许,才是最好的。

既然是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自然要说到生活了。对于两只狗来说,生活是什么呢?来到城市之后,他们的经历可谓是异常丰富多彩——住过豪宅,被关过狗舍,关过监狱,当过老大,参加过选秀,干过保安,进过医院。刚刚来到城市的时候,旺财因为被人收养也曾过过一段富足的日子。但是他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生活本身打破了。“狗是离不开骨头的”,对于来福来说,生活可以没有富足,却不能失去灵魂——在他看来,依附于人腐朽空虚的生活不算是真正的生活。来福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朴素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执着地追寻着自己的方向,但生活给予他的,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接纳。与来福相比,旺财并不算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之所以会来到城市,只是被动地听从了妈妈的话。两人相对比而出现,可以说来福是主动的,是引领者,而旺财是被动的,是一个跟从者。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旺财也在不断成长,当来福读妈妈的最后一封信时,旺财已不再大叫妈妈,而是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立体。

城市与家乡,就像被天然分割成的两个空间,一个充满了理想的光芒,一个充满了蓝天大地白云小草的诗意。但是充满了理想光芒的城市,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遍地黄金,相反,它显得并不友好。来自乡村的两只狗没有狗牌,在城市中举步维艰。这对并非亲生的兄弟,在陌生的城市相依为命。但是城市最终不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也终于没有被城市所接纳,甚至在众人的追打之下,不得不离开了城市,返回乡下。“在大海深蓝色的迷雾里?一只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它在行驶着?在那遥远的彼岸?它抛下了什么?海风呼啸?桅杆拱不起了腰?发出嗒嗒的声响?它不是在寻找幸福?也不是在躲避幸福?在它的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在它的上面是金黄色的太阳”,莱蒙托夫的诗歌《帆》在剧中反复出现,揭示了全剧的主旨。对于来福和旺财来说,他们曾经快乐、痛苦过,可贵的是本剧的重点并不是说生活的残酷、城市的冷漠,它所描写的不局限于生活的片段或者表面,而是生活的全部。

对于戏剧来说,“第三堵墙”指的是观众和演员之间的界限。但是孟京辉大胆采用了多种形式,让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地打破观众与舞台的界限,甚至离开舞台,以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方式到舞台之下与观众进行交流——简直就是打劫。这种交流是自然的,而且充满了喜剧性,使得观众更好地融入戏剧,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起到了较好的演出效果。在戏剧段落的处理上,孟京辉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華,整部戏剧由喜转悲,不露声色,而这悲也带着充分的喜剧色彩,可谓是“笑中有泪”,蕴含着深刻的悲剧性。比之纯粹的滑稽喜剧,更显其品格。

猜你喜欢
孟京辉戏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有趣的戏剧课
陌生与间离——以孟京辉版话剧《茶馆》为例分析布莱希特的艺术理念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