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保傅》里的教育理念研究

2018-12-02 22:30李奇儒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贾谊教育理念

李奇儒

摘要:贾谊所著的《保傅》一文,虽是对太子等皇家贵族子弟教育而著,但其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提升,教育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差别教育以及科学的监管,这也是《保傅》一文所给现代教育的重要触发。

关键词:贾谊;保傅;教育理念;触发

汉承秦制,西汉王国建立之后,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原來的黄老思想已经严重不适合形势要求。而通过叔孙通等人的不懈努力,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文景帝以来,“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1](P1039)在这个时期,儒学纯粹的贾谊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写的《保傅》,其中所孕育的丰厚的教育经验为后代所继承,并被列入传统的教育经典《礼记》之中。研究《保傅》所孕育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推进和发展基本教育均化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保傅》的成书渊源

我国非常重视对贵族的教育,在现在所存在的古籍中,《尚书》就较早地记载了许多对皇家子弟的教育篇什,如周公的《君陈》,之后无论春秋战国时期还是秦朝都很重视对贵族子弟的教育,即使秦朝存在很短,其对胡亥等人的法制教育也有借鉴之处。西汉今古文经学之争,也造成了许多伪经的出现。“古必有其说,否则不应有是也。”[2](P309)《保傅》也有可能在这个时期产生。汉昭帝始元五年六月诏曰:“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传》、《论语》、《尚书》,未云有明。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赐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1](P83)诏书中的《保傅传》是否就是贾谊所作,争议很大,原因就在于《保傅传》列于《论语》、《尚书》之前,似乎不符合礼仪。但是对照将《礼记》所载的《保傅》和贾谊《新书》中的《保傅》对比,可知两者除个别语句少有乖误之处,基本相同,而且从《保傅》的内容来讲,主要是将夏商周三代和秦朝相对比,而且重点在礼与法的对比上,所以说《保傅》不排除有前代继承的内容,但更应该是汉代人的内容。西汉初年著名儒家以董仲舒和贾谊为代表,“汉朝之儒惟贾生粹学渊识,通达治体。谓元良天下之本,本正而天下定。”[2](P305)而贾谊又有很多法家内容,故而后代学者多认为贾谊就是《保傅》的作者。宋代大儒朱熹就认为“其言教太子、辅少主之道,与谊本传疏语同。当时以列于《论语》、《孝经》而进于君,盖已有识其言之要者矣。”[2](P305)正是基于此,西汉也重视对皇家子弟的教育。《保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经过贾谊等人的整理而成规范的。

二、《保傅》里所蕴藏教育理念

《保傅》一文在对夏商周三朝和秦朝对比的基础上,强调了对太子等皇家子弟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如此,这是对秦朝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西汉初年诸吕之祸等的经验总结。“古者人君即位则建太子,所以明嫡庶之分,塞祸乱之源。”[3](P9152)尽管这些教育观点是出于对皇家贵族的教育,但扬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其孕育的教育理念也是值得借鉴的。

(一)“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2](P412)

《保傅》一文非常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认识到历史经验对西汉王朝实现长治久安的意义。比如通过历史经验总结,对夏商周和秦朝的人性观的总结,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2](P305)”在通过反复对比的基础上,认为秦朝“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尚者告得也;固非贵礼仪也,所尚者刑罚也。”[2](P345)没有正确处理好礼与法的关系,导致了政治的偏失,表现在教育上,就是重视法律,而忽视道德礼仪。导致“虚美熏心,实祸蔽塞”[1](P1039),强调在皇家贵族教育上,要重视历史经验的学习,“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其根本要义就是要解决汉代对皇家贵族教育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包括与郡国并行制度和推恩令不相适应的教育问题,以实现汉朝政权的长治久安。

(二)“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仪,以导习之也。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2](P309)

杰斐逊说得好“道德品行的完善不在于禁欲主义的情感冷漠,而在于各种激情的平衡。”[4](P633)《保傅》一文中,所谆谆教诲者就是强调太保、太傅、太公三公和少傅、少保、少公三少的责任,“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顺;此三公之职也。”(309)而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仪,以导习之也。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2](P309)通过三公三少的道德教育来培育太子等人的道德情操。而且三公三少在太子等教育上也有连带责任。汉武帝时期发生的戾太子事件,如果不是少傅石德“惧为师傅并诛”,支持太子造反,“太子急,然其言。”[1](P1184)就不会发生之后一系列的恶性事件,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选择三公三少的重要性,也是为何汉昭帝始元五年六月下诏的原因所在。这说明了要搞好教育,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选好教师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太子有过,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不书过,不书过则死”[2](P309)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意味着在一定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5]《保傅》一文非常重视教育内容,其教育内容“长幼有差”、“上贤贵德”、“贵贱有等”、“亲而贵仁”、“承师问道”是一个循序渐进,较为丰富的教育内容。“此五义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2](P329)而且针对太子这个特殊教育群体,重视运用保傅的权力,强化教管。“有进善之铃,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2](P329)以期收到“絜廉而切直,匡过而谏邪者[2](P336)”的良好效果,力争太子等受教育者“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2](P336)。这些做法破类似现在的环境场教育,通过系列的辅助教育工具,以弥补言语教育的不足和欠缺,使之于无形中受到环境的涵化,以提高学习效能,这些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四、余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教育强国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而这种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教育的提纯和提升。《保傅》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以下触发。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做到教育理念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本土化。其次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其三,在教育上要尊重差异,不强求统一。其四,要重视纪律教育,强调环境涵化。“夫开于道术,知义理之指,则教之功也”[6](P184)唯有如此广采博纳,我们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徐诺,高盼望.隐蔽化“权力”表达影响师生关系[N].中国青年报,2018-07-19.

[6]贾谊.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猜你喜欢
贾谊教育理念
贾谊究竟是否怀才不遇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贾谊为何英年早逝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贾谊谱系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