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教学之“三求”

2018-12-03 03:06周建军
江苏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平均分蛋糕

周建军

【关键词】分数;单位“1”;分合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9-0075-02

在小学阶段,“分数”这一概念的学习是一个由表及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苏教版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侧重于学习“平均分”的概念,而五下汇总的《分数的意义》更侧重于理解单位“1”的意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对分数有所认识,五年级的教学只需简单地复习,然后介绍单位“1”最后直接告诉学生辨别单位“1”的技巧:谁被分,就是单位“1”,就此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这样缺乏推理过程的机械教学直接导致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不够深刻,不能真正理解单位“1”整体概念。为理解而学的教学理念或可解决上述问题,关注理解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优化认知结构。以此观照《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增强理解过程的教学环节,更容易让学生准确把握分数意义的本质——单位“1”。

1.求源。

“源”,即新知识的起源。新知识都是从已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中生长起来的,抓好新知的“生长点”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教学伊始,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时“分蛋糕”的情境。

师:在三年级的时候,从平均分一个蛋糕得到了分数1/2、1/3、4/5……你能说一说1/2是怎么得到的吗?

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只有平均分一个蛋糕,才能得到分数吗?

生:还可以平均分一个苹果、一块橡皮、一支笔……

师:其实,你们举的例子可以用一个数来概括。

生:这个数就是“1”。

出示:一盘桃(4个),一盒铅笔(10支),一摞作业本(40本)……

师:一盒铅笔这么多,为什么也可以用“1”来表示呢?

生:他们是一个整体。

师:是的,这就是一个“1”。如果把2个蛋糕看成“1”,4个蛋糕就是2个“1”,就是2;6个蛋糕是3个“1”,就是3份。这里“1”是一个计量单位,我们把它叫作单位“1”。

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具体的物体理解抽象的符号单位“1”,将抽象的“1”变得易于接受。

2.求变。

“变”即变式教学——数学概念的多元呈现、多侧面展示,教学问题的不同序列展开,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单位“1”。

教学时,可以通过不同图形呈现单位“1”和“它的3/4”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中的和分思想。把图1中的四个方块看作单位“1”,那么,图1表示的就是它的3/4。将1米长的线段看成单位“1”,图2中加粗部分的线段长度表示的就是它的3/4,是1米的3/4,也可以叫作3/4米。

3.求通。

“通”,指的是融会贯通。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串联起所学知识的前期和后期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更重要的是习得数学思想。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可以通过教学数量、分数和单位“1”的关系,渗透数学中的分合思想。

从整体上看,可以将图3的整幅图看作单位“1”;从分数的层面看,图中的阴影部分是4个圆,占所有圆总数的4/6,体现了数量和分数的关系。从这样整分的角度来分析,数量、分数和单位“1”的关系便随之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促使他们有效地理解具体与抽象、分与合的思想,深化分数的认知。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平均分蛋糕
平均分一半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创意蛋糕
切蛋糕
做蛋糕之前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