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

2018-12-05 12:56肖著清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农民

肖著清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方面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地位。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要转变过去重经济轻生态、轻文化的发展理念,要从精神层面建设,培育其良好的个人素质,在乡村形成文明风气,不断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就,但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三留守”人员居多,乡村文化普遍较为落后,乡风文明建设与新时代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信仰滑坡。总体而言,农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较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仍占主流,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潮流。但对农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教育手段有限,方法不多,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承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力度不够,乡风文明建设的精神引领作用发挥不好,故而导致不少农民群众精神信仰缺失,精神严重“缺钙,寄托于迷信、宗教等,参加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

2.陈规陋习盛行。婚丧嫁娶成本高,“天价彩礼”,几千年“入土为安”丧葬观念根深蒂固,看风水做法事等迷信活动遍及城乡,乱埋乱葬、修建豪华坟墓常有发生。民俗节庆过度消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生辰寿宴、升学宴、谢师宴花样繁多,奢靡斗富现象屡见不鲜。人情消费负担严重,好面子、讲排场,不管是送礼方还是办事方皆经济负担沉重,有苦难言。

3.文化活动单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对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不少地方有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还是不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与群众的需要还有不少差距,难以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还有些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无法利用。极个别偏远地区出现文化设施“空壳”化现象,没有较好地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载体。有些乡镇把文化工作站工作人员作为扩编进人的一个站所,把工作人员挪作他用,工作人员也缺乏阵地意识,较少做好乡风文明建设的本职工作。不少文化工作者的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活力。而且农村文化建设队伍结构单一,不少地方的乡土艺人、民俗文化的传人缺乏自身文化传承的自觉,青年人才大量流失,缺乏新鲜血液,后继乏人。闲暇时间除了看电视外,喜好打牌者比例较大,有些人不务正业,沉湎于赌博和“买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带来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气,严重影响文明乡风的形成。

4.扰乱治安因素增多。一是黑恶势力滋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风、民风得到根本好转,但仍然存在黑恶势力无视法律法规、为非作歹、欺诈百姓等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某些黑恶势力正在向政治领域渗透,破坏村“两委”选举,通过拉票贿选,谋权篡位,成为“村霸”,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坑害百姓。二是邪教和宗族势力抬头。有些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隐形变身、变换花样,散布反动言论,搞乱农民思想,趁机蚕食和渗透农村阵地,甚至还骗财骗色,愚弄群众。有的黑恶势力把自己作为宗族利益的代言人,打着维护宗族利益的旗号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或者煽动本族群众以集体上访为名,冲击乡镇以上党政机关,影响着农村基层党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盗窃、抢劫、诈骗时有发生。盗窃对象从偷鸡摸狗、盗窃家禽家畜、金银钱物等到盗窃国家公共物资等,利用网络、传销、推销、集资等新型手段诈骗农民。五是伪劣假冒、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影响恶劣。出现假烟假酒、假奶粉、假疫苗、短斤缺两、不讲诚信、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一些原本民风淳朴的村子竟出现了村民群体性荣辱颠倒和逾越道德底线的现象,严重影响乡风文明建设、社会治安和社会和谐稳定。

5.传统美德流失严重。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传承的不够好,有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受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出现道德迷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不清。道德失范,社会正义感弱化,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农村就业岗位少,收入低,大量劳动力外流,“三留守”人员不断增多,男性长期在外,禁不起外面世界的诱惑,农村留守妇女感情寂寞,家庭责任感缺乏,婚外情、婚外恋明显增多,离婚率不断攀升;对子女的教育严重缺位;对父母的赡养相互推诿,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的义利观念淡化,不少社会成员“重利忘义”,为了家产或赡养老人,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经商交易不讲诚信,损人利己,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严重侵蚀。

二、乡风文明建设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

1.思想认识不足。不少人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虚,发展经济是实,搞好经济就行。在财政支持,人才队伍等方面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有些乡村搞一些形象工程,缺少乡风文明的内涵。受考核指挥棒的影响,政绩观不正确,对乡风文明建设缺乏恒心与耐力。根本上讲,就是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好做表面工作有关。

2.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缩小城乡差别,但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依然突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依然较大,严重阻碍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城乡之间的福利待遇,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享有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乡村精英人才的流失,乡风文明不能较好地传承和弘扬。在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等房屋拆建中,不少有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的建筑一定程度上破坏。城镇资源相对集中,农民享有的资源相对有限,乡风文明建设很难与城市的文明接轨,因此,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3.社会文化的变异。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如礼义廉耻、诚实守信等等。然而,有些农民盲目而急切地追求个人利益,促进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沉渣泛起。唯利是图、虐待老人、儿童现象习以为常,正确的义利观、荣辱观、价值观没有得到更好的彰显。

4.信息传播带来挑战。现在,信息爆炸、速度迅速,方式多样,特别是新媒体传播,信息无时不刻在传播着世界上的大千世界,社会上的形形色色,同时也充斥着大家的头脑。网上传播的信息真真假假,鱼龙混杂,不少淫秽信息,西方不良思想严重侵蚀农民的淳朴心灵,给乡风文明建设带来严重影响。

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抓好基层党建,是乡风文明最本质的抓手。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的政治高度,把乡风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体系。认真把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关,选优培强基层党组织班子,选好“领头羊”,配好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使其明确“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总体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党组织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管理指导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文明新风评议会”等社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积极组织发挥村官、乡村精英人士、新乡贤、乡村志愿者、乡村社会组织在环境整治、法治宣传、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培育的实效。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级财政的积极性,保障公共财政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投入。可采取各级财政按适当比例分担的办法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项目经费,保证乡风文明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发挥市场作用。撬动社会资本,用好民间资本,改革和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涵养乡风文明。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修缮历史文化人物和红色故居等教育基地,组建歌舞剧团,民间协会组织实施送书、送戏、送电影的三大工程,推进建设农家书屋,购买农学、文学等各学科的书籍,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3.注重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加强科学教育,提高辨识能力。在农民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加强文化知识教育来破除迷信思想,摒弃不良习俗,提高农民辨识能力,加强农民思想引导,过上健康向上的生活。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涵养乡风文明。将政治信仰教育和道德信仰教育统一起来,联系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讲形势、讲政策、讲道理,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情党史、初心和目标,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对共产党的认同感。举行道德评议会、公平评议会等等。这种互评、自评的过程也就是一种互相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培养农民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

4.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主体作用。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营造乡风文明是为了农村和谐美丽,创造更加文明的生活环境,最终是为了惠及农民,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找到农民提升自身素质的内生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其中,在建设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把乡风文明建设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农民,参与其中,享受建设成果。一是保护乡村传统风貌。保护乡村风貌和乡村味道,保护乡村独有的山水田园、青山绿水、村落景观,农村生产的节约循环和悠闲自如的生活方式,民俗节庆、各种民间社会礼仪、传统工艺、街区、建筑、文明故事、风土人情、乡村文明。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宗祠文化道德教化作用,挖掘祠堂文化内涵,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等传统元素,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树立良好家风。三是突出文化共享,开展多样群众性文化活动。根据本地的素材,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如舞龙、舞狮、秧歌、旱船、瞻仰革命烈士故居、读红色家书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自编自演一些乡土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道德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遍布城乡的文化活动场所,举办公民道德演讲比赛、红歌比赛会、道德兵评选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同时,利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教师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精心组织安排节庆文化活动,为全民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利用地区的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进行以传统美德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建设,教育农民,激发民族感情,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社会氛围。

5.完善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建立民主议事机制,推进民俗转变。成立“红白理事会”,对于炫富攀比、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现象的,加强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理性婚嫁观,办集体婚礼、文明婚礼。倡导厚养薄葬,推行公墓、树葬、水葬,深入开展“三沿六区”乱埋乱葬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治乱埋乱葬现象。二要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建设的评比奖惩机制。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文明城市创建考核指标体系中要突出乡风文明建设的要求,研究制定详细、具体和考评标准。三要认真制定和完善农村的村规民约。各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各地制定和完善适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农民
耕牛和农民
使命·境遇·行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乡村学校德育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请文明演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漫说文明
农民
文明乡风聚人心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