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018-12-05 15:26陈俊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运输

陈俊池,王 晗

(大连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0011)

0 引 言

铁路物流信息化是物流行业近些年来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提升我国服务行业水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铁路物流信息化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实现物流信息的妥善管理、快速传递,能有效提升铁路物流运行效率及降低物流信息管理成本。本文通过对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旨在完善现有的铁路物流信息管理体系,为铁路物流信息管理提供参考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要介绍铁路物流信息处理的过程,分析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从国际市场的角度调查分析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信息,掌握国内外铁路物流管理的发展程度、主要矛盾等,并对比我国的铁路信息管理进行分析。第三,根据铁路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及主要信息进行分析与设计,介绍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的方法、技术,以建立模型的形式作为当今物流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创建模式,并给出一定的模型概念。第四,分析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针对信息共享方面进行介绍,提出从信息共享角度出发构建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1 铁路物流信息管理

1.1 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的发展前景

科技的不断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生产业,如今是网上消费、网上购物盛行的时代,阿里巴巴、唯品会等知名购物网站和集团的不断壮大,促进了网购的产生和运输行业发展,我国的网上消费群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产品的普及逐渐扩大,这样就需要庞大的运输网络来适应日渐流行的网上消费。由于网上消费带动了我国传统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网购盛行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商机和工作。人们在网上进行消费、购物后,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需要物流行业进行商品的运输和管理,要想将庞大的物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和保存,需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铁路物流运输作为物流运输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否完善与商品的正确传递、信息的合理保存具有紧密的联系。要想铁路物流行业快速发展,铁路部门就必须做好物流信息管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铁路物流信息管理具有较为可观的发展前景。

1.2 铁路物流信息管理

铁路物流中心信息管理主要是对铁路运输中的物流信息进行处理和分配,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有较高的准确度。铁路物流中心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的采集、分类、传递、汇集、识别、跟踪和查询等,在管理中主要以系统的方式进行。对于运输的商品来说,管理过程遵循上述几个步骤,实现从商品接收开始的全程信息管理,确保商品能够完好地传递到收货人手中。在铁路物流中心信息管理中,信息共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信息共享中涉及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等因素。

2 国内外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现状

2.1 国内铁路物流信息管理

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是从21世纪开始兴起的,在网络科技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前,物流行业发展较为缓慢,铁路物流作为物流的一部分,主要依靠铁路发展。在20世纪,我国铁路发展速度较慢,也对铁路物流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最近几年,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对比2010年以前,物流总额增加了约60万亿元,但与其他物流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我国物流行业利润增长较为缓慢,究其原因,除了环境因素的制约,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铁路物流信息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从而增加了我国铁路物流行业的资金投入,在收益上与其他物流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的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虽然较为薄弱,但也有一部分企业拥有较为健全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大型物流企业一般都拥有较为健全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从商品开始运输就在系统中录入相关数据,并有实时GPS跟踪数据报告,在信息的传递和管理上较为合理。我国一些体制不全、小型的物流企业在进行铁路物流运输时疏于管理,没有健全的GPS系统管理体系,在相对偏远地区会存在信息汇报不及时、信息处理较慢等问题。

2.2 国外铁路物流信息管理

相对于国内的铁路物流信息处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铁路物流发展较快,具有投入少、收益高的特点。我国与国外的铁路物流信息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笔者就几个铁路物流发展较好的国家进行分析。

2.2.1 美国的物流共享发展

美国的铁路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较为完善,客户可以随时获取邮寄商品的地理位置和相关信息,基本上每一件物流商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较为严格的流程,能够实现物流信息共享。美国的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独立于物流运输系统,在工作上能够相对快速地完成信息传递工作。在物流管理系统更新上,美国主要应用企业研发的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强调管理的缜密严谨,避免信息的流失与损坏,为物流共享发展提供了保障。美国的信息化发展较为迅速,科技研发工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管理系统的更新上总是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2.2.2 日本的物流高速发展

日本与我国距离较近,经济发展迅速。在第二次世界战争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物流方面也受到了制约。日本的国土面积小,日常用品的流通多数要依靠物流进行运输,这就使日本不得不促进本国物流行业发展。日本铁路物流发展较为迅速,得益于日本的铁路技术较为先进,运输起来较为方便,并且日本在生产中注重产品的散发性、产品的运输等。近些年来,日本发展铁路物流主要依靠与服务行业及政府部门,政府不仅对物流运输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还提供了便于群众沟通的交流平台。

2.2.3 英国的物流稳定发展

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英国的铁路物流发展历史悠久,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在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英国的铁路物流管理主要追求多方面信息覆盖,旨在把物流行业与互联网、交通等方面结合起来,形成较为庞大的铁路物流管理体系。

3 我国的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成时间较短,在管理上与英国、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铁路物流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国内的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

3.1 铁路物流信息化管理程度受地区发展限制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发展较好的东南沿海地区商品流通较快,特别是我国的江苏、杭州、上海等地区的生产企业及个人工厂较多,网上商店加工地点集中,物流发展较为迅速,物流信息化管理较为方便。但是,我国西北及中部等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及农村乡镇地区,在铁路物流信息化管理建设中面临着一定的阻力,还需要加强地区的经济发展。

3.2 铁路物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信息化建设

我国经济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铁路物流的建设与信息化管理也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但由于一些地区的资金投入不足,以及铁路单位对物流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铁路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

3.3 物流信息共享建设不到位制约信息共享速度

我国的物流信息共享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网上的信息查询与铁路物流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物流信息的分享和传递还有待加强和完善,需要增加更多的网上服务与管理。物流信息的共享需求能提升信息的共享速度,达到信息分享速度快、分享途径便捷的目的。在分享物流信息时,客户与铁路物流的对接还需要加强,在服务上应该有更好的服务体系,确保信息共享的及时性。

4 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关键技术

4.1 铁路物流商品筛选

铁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需要进行一定的程序设计和管理分析。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运输品具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贵重物品运输要注意保护其价值、易碎物品运输要注意商品运输时的完整性等。根据上述这些运输商品的特殊性,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先对商品进行一定的分类和筛选,再根据其到货时间、距离远近进行具体的信息录入与分析。管理系统的设计一般需要划分成多个选择层次,在筛选运输方式与运输时间时,还需要进行多次的系统选择和分配。在设计管理系统时,商品进入选择系统分层筛选,但筛选指标过多时还需要拆分指标,提升商品筛选的准确性。

此外,铁路物流运输设计模型的应用,大大方便了物流的筛选与简化。工作人员通过将数学模型引入铁路物流运输中,将运输的商品信息带入函数模型中能够得到最优解,通过选择最优解,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并减少资金浪费。

4.2 铁路物流数据管理设计

铁路物流数据管理设计主要是关于数据的整理和储存,通过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机制,建立物流数据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在设计中,一般着重体现客户的信息和企业的数据,其中包括客户信息、商品数据、运输数据和信息明细等。在建立铁路物流数据管理库时,应该至少包括客户数据库和运输信息数据库、财务管理数据库三部分。

客户数据库中包含了客户的主要信息,包括客户的联系电话、姓名、住址等信息,在管理上便于物流方面与客户取得联系。同一客户在数据库中的多次业务需要整理存档,数据库中需要对其镜像进行整理和编号,明确客户的需求。运输数据库主要用来储存商品的运输信息,其中应该包括商品的基本信息、在每一发货地点的时间记录、商品转运检查的情况记录、商品的运输地等,商品在进入库存时必须先录入信息,然后再做好储存运输工作。财务管理数据库主要记录运输管理工作中的资金使用等方面,主要包括每一发货地的收款人、收款时间、收款方式等。上述三部分铁路物流数据管理中的数据库,应该建立多对多联系,并延长管理时间与强化管理力度。

4.3 系统安全防护

铁路物流管理系统中对信息的共享与传递,需要从管理的角度强化信息的处理及应用。在管理系统中,由于系统中保存着客户、商品、铁路物流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了防止系统中的信息被盗取或丢失,系统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防盗安全防护体系。在网络防火墙的支持下,系统还应该设置自己专用的防护体系,在设计上,一般可以利用铁路外物理隔离技术等网络防护相关技术对信息进行保护。系统的安全防护主要侧重点在于信息的传递方面,在信息需要传递和发送时,应注意接收方的信息是否正确,防止信息泄露。在这方面也应该设置接收方的网上安全登录系统,登录后方可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同时铁路部门还要应用专用的铁路信息传递通道,强化信息的保护机制。

4.4 关键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的关键技术在于信息的共享传递,由于信息在传递中需要大批量、高精度地进行传递,可以采用信息传递管理器,进行技术上的信息共享管理。下面笔者介绍几个较为实用的管理器。

第一,服务处理器。主要应用于服务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安全管理,在客户要求进行服务时可以得到相关验证结果,强化服务的准确性。

第二,业务代理器。在业务繁忙或需要业务代理的情况下,业务代理器弹出经过编程的会话信息与客户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是一种“自助式”的客户服务。业务代理器可以实现服务处理器与客户之间进行交流。

第三,服务注册器。服务注册器主要提供新注册服务,完成服务信息的管理和使用。

第四,其他数据传递技术引入。信息的传递共享方面,可以利用一些现今的信息传递技术实现。多链路PPP技术是一种较好的数据传输技术,一般的PPP是将两点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接和传输,只能在一条链路上进行传输,过程虽然相对较简单,但其总体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效果与多链路PPP相差甚远。多链路PPP相对于单链路PPP来说,就相当于将信息传递的路线拓宽和增多了,这就与设定安全出口类似,人流较多时拥有较多安全出口的建筑物的人口流动,会比安全出口较少的建筑物多得多。多链路PPP可以说是将大量的单链路PPP聚集到了一起,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传输较多的数据,从而保障信息的传递速率。在传递大量铁路物流信息时,铁路部门也可以应用此类技术传递信息,能够提高信息的传递速率。

5 结 语

建立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信息的传递分享、保存录入、分类识别等方面的系统构建都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和管理。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要想尽快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铁路部门还需要采用国际领先的技术及方法进行管理,并结合网上数据管理与实际数据查收等方面,强调铁路物流信息管理的一体化。从整体上来看,要想提升和加强铁路物流管理,需要国家的支持和资金投入,要为研发技术创造较好的外部条件。在物流管理上,国家要增加教育投入,而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员。在铁路物流管理上,信息管理需要人工检查与网上录入相结合,只有提升整体物流管理体系的实力,才能更快地完成订单需求,增加铁路物流的经济产出,使铁路物流更快、更好地发展。

[1]王虎.铁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

[2]余诗瑶.浅谈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J].中国商贸,2013(11).

[3]汪洪波.基于J2EE和Fire Workflow工作流引擎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4]颜娟,李俊鹏.浅析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5).

[5] 王维强,曲志斌.基于J2EE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6]张雪东.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5(7).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运输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面向Web的BIM三维浏览与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