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2018-12-05 11:33谷国林王晓玲田召芳李春蕾党安坤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牛羊

谷国林 王晓玲 田召芳 李春蕾 党安坤

(1,山东省蓬莱市南王畜牧兽医工作站 265607;2,山东省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64003;3,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50022)

布鲁菌病是布鲁氏杆菌由感染人和动物后引发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传染病,是最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近年来,随着牛、羊养殖量增加及跨省调运便利,疫病形势变得复杂多样,我国人间布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在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布病已由2000年的17位升至2013年的7位[2]。为了掌握烟台蓬莱市境内牛羊布病的疫情形势,扎实开展防控工作,对2012~2018年6月蓬莱市动物疫病诊断监测中心开展检测的牛、羊布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方法

2012~2018年6期间,根据蓬莱市畜牧兽医局下发的《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动物布鲁氏菌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动物布鲁氏菌病集中净化监测方案》等文件对蓬莱市范围内的养殖场(户)进行持续采样监测。

1.2 监测范围

蓬莱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的规模化羊场、规模化牛场、牛羊散养户(以行政村为抽样单位)。

1.3 检测方法

按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进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选,疑似阳性样品再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诊。

1.4 数据分析

2012~2018年6期间,蓬莱市动物疫病诊断监测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牛羊布病检测数据分析整理。若某一场(群)有一份样品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该场(群)为阳性场(群)。个体阳性率=(布鲁氏菌病检测阳性样品数/检测样品总数)×100%;群体阳性率=(布鲁氏菌病检测阳性场户数/检测场户总数)×100%。

2 结果

2.1 2012~2018年6月羊布病监测情况

2012~2018年6期间,蓬莱市兽医站实验室共检测羊22304只,检出阳性羊为67只,阳性率为0.3%。其中,2013~2015年期间未检测出阳性样品;2016年检测93个场点、1016份羊血清,个体阳性率为4.63%,群体阳性率为1.08%;2017年检测617个场点、23849份羊血清,个体阳性率为0.04%,群体阳性率为0.97%;2018年1~6月份检测40个场点、3659份羊血清,个体阳性率为0.59%,群体阳性率为7.5%。具体结果见表1。

2.2 2012~2018年6月奶牛布病监测情况

2012~2018年6期间,蓬莱市兽医站实验室共检测奶牛1059头,检出阳性奶牛为2头,阳性率为0.18%。其中,2013~2017年期间未检测出阳性样品;2018年1~6月份检测5个场点、69份奶牛血清,个体阳性率为2.9%,群体阳性率为40%。具体结果见表2。

2.3 2012~2018年6月其他品种牛布病监测情况

2012~2018年6期间,蓬莱市兽医站实验室共检测其他品种牛487头,检出阳性牛为3头,阳性率为0.61%。其中,2013~2016年、2018年1~6月期间未检测出阳性样品;2017年份检测49个场点、203份奶牛血清,个体阳性率为1.48%,群体阳性率为0.61%。具体结果见表3。

表1 2012~2018年6月蓬莱市羊布病检出率

表2 2012~2018年6月蓬莱市牛奶布病检出率

表3 2012~2018年6月蓬莱市其他品种牛布病检出率

3 讨论

从监测结果来看,蓬莱市牛羊布病流行率较低,疫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在2012~2015年间,兽医实验室对牛羊布病检出率为零,可能与牛羊布病检测数量较少,检测力度不够,投入的监测经费少有关。2016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控计划(2016~2020年)》,政府部门对布病的监测程度越来越重视,随后,省、市、县3级根据辖区内牛羊养殖数量和区域分布及动物布病的防控情况,制定了各级方案,蓬莱市动物疫病诊断监测中心根据市局方案要求对分管区域内的牛羊进行布病检测,2016~2018年6月份,检测出阳性畜共计72只(头),包括67只羊,2头奶牛和3头其他品种牛均已对阳性畜采取现场核查,限制移动,封闭管理,消毒灭源的措施,对阳性场所有牲畜重新采样进行布病检测,对检测阳性畜全部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开展追踪和追溯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布病阳性养殖场从外地引进过动物,牛羊调运可能是造成布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4 建议

目前,蓬莱市布病疫情相对稳定,建议加大对辖区内布病的监测范围和频率,调运监管、培训、阳性畜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4.1 加强布病检疫监管工作

一是规范检疫出证制度。严格执行 “检疫出证”制度,调运的牛、羊等家畜一律凭实验室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出具检疫证明。二是贯彻执行 “引前申报,引后检查”制度,即对调入的牛、羊等家畜严格实行落地报告制度、隔离以及采血检验均合格方可混群饲养制度。三是全面执行 “无害化处理”制度,对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病畜,一经查出,一律采取无害化处理扑杀处置。

4.2 加强培训,提高布病防控水平

从阳性畜溯源调查结果看,养殖场户对于布病比较重视,但具体防控措施还不清楚,个人日常防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对养殖场来访人员控制不够严,消毒意识不够强。要对养殖户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养殖的日常管理和布病防控能力,加大牛羊等家畜调入调出的申报检疫和消毒灭源宣传的力度,让养殖者认识到在布病防控中申报检疫和消毒灭源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养殖场户强化责任意识,要形成畜禽养殖者是动物防疫第一责任人的氛围,坚持自繁自养[3]。

4.3 加强阳性畜、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目前阳性畜、粪污的处理还存在很大的污染扩散风险,一是对确诊为阳性的家畜一律采取无害化处理扑杀处置,严禁病畜流入市场。二是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严格消毒灭源,对发病养殖场(户)的畜禽圈舍、活动场地、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对周围场户发放消毒药品开展自行消毒,并对畜禽粪便采用堆积、发酵等方法处理,同时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4]。三是严格疫情报告制度,疫情一经确诊,立即逐级上报,不得延报、瞒报,并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牛羊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牛羊各几头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