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的升级版

2018-12-05 03:27邱学华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当堂一节课新知

◇邱学华

课堂教学结构指的是一节课的教学工作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指明一节课的教学流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制约。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进行尝试教学法实验研究的同时,也探索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尝试教学思想的要求,逐步形成“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加上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程序,简称为“五步六结构”。由于它简单、明了,便于操作,效果显著,很受大家欢迎,风行一时。

根据教育实验结果,我写成《小学数学“六段式”课堂结构的讨论》一文,发表在《小学教学》(1984年 8月)。经过30多年的检验,这个“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被认为是科学的、高效的、切合实际的。根据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思想和新经验,我在原有基础上修正、提高,形成了“新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是原来结构的升级版。

一、新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

根据尝试教学思想,一节新授课大体包括六个阶段,下面逐一介绍和分析每个阶段的作用、要求和大致时间。

1.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

对于各门学科最基础的内容,要做到天天练,逐步形成基本能力。时间不长,只需要5分钟。如果能做到天天坚持,细水长流,就能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例如,小学数学包括口算基本训练、应用题基本训练、公式进率基本训练等。同时,上课一开始就进行基本训练,可以使学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练习中,能安定学生的情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注意:基本训练题的设计要为新课服务。

2.导入新知(2分钟左右)。

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新课题,一般要编拟一道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做到以旧引新,充分发挥旧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这一阶段时间不长,但很重要。开门见山,只花一两分钟,立即转入新课。

3.教学新知(15分钟左右)。

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如学生自学、教师讲解、演示实验等。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程序(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就安排在这里。由于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所以必须突出重点,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切不可东拉西扯,拖泥带水。另外,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宁可少一些,但要学得扎实。

4.巩固新知(6分钟左右)。

巩固新知,这个名称听上去好像是旧的,但它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学习新知后,必须巩固,不要回避,别怕有复旧之嫌。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情况。这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解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教学新知”的延续,又为下一阶段“当堂检测”扫除了障碍。

5.当堂检测(10分钟左右)。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检测作业,这是一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要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另外为优秀生准备提高题。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种“课内补课”的效果特别好。

这一阶段,实际上就是过去的“课堂作业”,但要求更高。当堂检测需要达到检测的要求,所以必须做到当堂完成、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做到师生当堂就知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当堂校对,可采用在学习小组内交互批改的办法,然后交还本人订正,最后交小组长检查,全对了当场过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当堂清”“人人清”。

6.课堂总结(2分钟左右)。

学生做完当堂检测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所以,应该安排这一阶段,做好一节课的收尾工作。这样一节课的安排就善始善终了。

这段时间里,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再重点归纳、小结。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几分钟的集中练习,所以此时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会更深,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有必要,再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尽量不要布置),也可以预告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以上新授课的六个阶段是互相联系的,又是灵活开放的。根据新课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安排,按一节课40分钟进行分配,仅供教师参考。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总该有大致的时间分配,否则就会落空,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也不要以为有了参考时间,就有了条条框框。

实验证明,实行这种课堂结构教学效果较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突出新课教学的重点。新授课主要进行新知教学,新的结构中的六个阶段全部围绕新知展开教学,能够较好地完成新知的教学任务。

(2)增加练习时间。几乎安排一节课一半的时间进行练习,从尝试练习到巩固练习,再到当堂检测,要求逐步提高,层次清楚。这样能保证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消化巩固,当堂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到下一节课。

(3)改变了“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新的结构,增加了练习时间,“教学新知”这一阶段时间是15分钟左右,促使教师改变“满堂灌”“注入式”的做法。

二、新结构的理论依据

1.系统理论的应用。

课堂教学可以视为一个教学系统,课堂结构中的每一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各个部分之间只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有效地发挥这个教学系统的整体效果。

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程序和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组成了新授课“五步六段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系统。在这个教学系统里,以“解决尝试题”为核心,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基本训练和准备练习是为解决尝试题而铺路架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为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而创设条件;第二个方面,通过自学课本、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尝试题;第三个方面,通过第二次尝试练习、课堂作业,达到信息反馈、强化新知识的目的。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由于尝试教学的五步可以灵活应用,课堂教学结构的六段也可以灵活应用,因此这个教学系统是可以调节的开放系统,制约调节的因素有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特点及教学要求等。

2.反馈理论的应用。

在教育控制论里,反馈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情况随时反映出来,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的情况(称为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称为调节),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最佳结构必须使教师获得信息量最大,以及教师了解学生的反馈最及时。新结构充分应用了反馈的原理,安排了两次集中反馈:

(1)巩固新知。教学新知结束后,通过巩固新知,也就是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使学生及时传出对新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如果发现问题,教师能及时进行补充讲解,起到调节作用。

(2)当堂检测。通过当堂检测,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能及时反映出来。如果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

3.时间理论的应用。

一节课40分钟,哪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学习效果最好,这段时间就是一节课的最佳时间。

现代教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思维集中度S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按照图2所示,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分析,一般来说,上课后的第6分钟到第20分钟之间,这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一节课的最佳时间。因为开始的几分钟,学生刚转入课堂学习,情绪还没有安定下来;从第6分钟开始,学生情绪已经稳定,这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第20分钟以后,学生逐渐疲劳了,注意力容易分散。一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如果安排在最佳时间里,当然教学效果就会较好。

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我研究与实践近40年,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它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吸纳新课改中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我又做了修正和提高,出现了升级版。用事实证明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猜你喜欢
当堂一节课新知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不怕死的留下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