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三个理解”,提升教学效率

2018-12-05 08:00蒋敏魏慧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情效率函数

蒋敏 魏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逻辑性和探究性都很强,它需要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同时,也需要高中数学教师给予适当的学科引导.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年,根据教学经验得知,教师尤其要注重“三个理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即“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它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学会借助“三个理解”来构建高效课堂,能让学生真正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得更多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中数学从对集合、函数的认识,再到对双曲线、导数的学习,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是我国大部分数学教师,却依然采取满堂灌、填鸭式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这极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加之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重视自身综合素养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而是通过大量的试题和练习册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从而应付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理解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二、针对如何借助“三个理解”来提升高中数

学效率的对策

1.理解数学内涵,着意解析数学思想.

作为教师,只有清晰地知道数学课中要“教什么”以及教学内容“是什么”,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理解数学”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理解教学的内容和本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使问题设计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以内,引发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譬如,在学习《抛物线》这一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抛物线和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比较相似?”同学们会想到“彩虹、拱桥等”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事物.通过这一问题的引导,自然而然就引出了接下来要学习的课程.当然,这样的正确引导需要老师透彻的理解数学,如果教师理解不到位,那么何以谈有效的教学呢?清晰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要理解数学,先把一些学生不懂的问题提前想明白、搞清楚,之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数学,讲授数学,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第二要挖掘数学中的育人价值.例如,在《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逻辑用语的相关资料,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其获得更多的学习自信.

2.理解学生学情,突出渗透数学思想.

理解学生是解决教师授课对象是谁的问题;理解学生学情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也就相当于知道了谁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弄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特点,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这些是确定教学出发点的重要依据.

例如,函数y=2cos(0≤x≤9)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是多少?当我们拿到这样一个题目时,部分学生可以根据(0≤x≤9)想到区间,部分能够根据学习的三角函数画图,但是还有大部分同学因为没有见过类似的题目而没有解题思路.为什么同一位老师教授的知识,学生却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每位同学对函数知识的认知不同,在听老师授课时所接收的知识侧重点不同,或者因为题目难度大而产生的认知心理胆怯,所以导致学生的解题状态不佳.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函数知识的再认识,加深学生对函数知识的再理解,绝不能忽视学生对小知识点的再认知,更不能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学情.

3.理解教学实施,注重提炼数学思想.

眾所周知,我们国家从小学就开设的有数学课程,一直到研究生、博士都还有数学研究,所以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数学思想是通过数学实验、数学题目以及数学理论提取出来,数学方法蕴含于知识的推理、类比与发展中,所以没有“过程的推导”就没有“教学的思想”.

例如,在学习《扇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面积公式的猜想环节提出:如果知道圆的面积,那我们能不能求出圆中扇形阴影的面积?接着在公式的巩固环节提出: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cm,母线长为6cm,试求侧面积为多少?通过上述几问的提出与解决,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思考中感悟数形结合、类比等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做到对教学的“三个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加借助“三个理解”来创设有效的教学,使得广大数学教师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教学之中,以此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学情效率函数
二次函数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