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社区养老的建议
——基于南京市六合区灵岩社区的调研

2018-12-06 03:45“”
金融经济 2018年20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养老

“”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口的死亡率降低,而出生率也并未提高,导致了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严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各种结构以及生产发展都有着或深或浅地影响,在老年人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后,其生活水平以及养老问题也逐渐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但若全部都由国家来负担这部分则会引起国家财政压力增大,仅靠社保和养老服务体系是难以满足当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的,因此金融服务养老的开展十分有必要,而国内近年来金融服务养老虽然已经开始实施,然而由于推广程度不够,了解并愿意使用的老年人并不多。在养老模式中,社区养老也是十分重要的养老方式之一,在社区养老中引入进入金融服务养老是符合现在社情的良好的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法之一。以下是南京市六合区灵岩社区的现状的简介:

现今很多老年人都居住在社区当中,所以社区的建设将直接对老年人的养老起到直接的作用,只有完善了社区的金融服务养老,才能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水平,进而更好的发挥政府、社区以及机构的作用,将各方联合起来共同打造一个社区内专门的金融服务养老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生活。

首先对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和社区是息息相关的,他们无论选择怎样的养老服务都无法脱开社区这个平台,因此在社区内提供金融服务养老,既可以让金融服务养老的概念自然而然为更多的老年人所知,又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还拓宽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对政府来说,通过在社区中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引入,政府一直想要推广的金融服务养老就能够更深入更细节化的为大众所知,这代表着金融服务养老在社区的推广能够让政府推行的养老政策能够更加积极有效的进行。

而对金融机构来说,在日渐老龄化的社会中,需要重视老年客户,转变营销战略,而在社区能够提供金融养老则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在社区中进行产品推广,让更多的老人了解自己的产品,多了一条可以拓宽的业务线和客户群体。

三方共同作用共同努力,既互相帮助又互相得益,最终将金融服务养老渐渐推广至全省,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社区金融服务养老的便捷,优化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本次对南京市六合区的灵岩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及访谈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到社区金融服务养老的现状及老年人对金融服务养老的相关需求,得出未来社区引入金融服务养老的必要性以及适用性,能够为金融服务社区养老提供更合理的建议。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随机抽样调查法。对灵岩社区老年人个体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关于他们对于社区内设立金融服务养老有何看法及现状等问题。抽取的人完全遵循随机原则。

(2)深度访谈法。调研组对社区养老工作负责人、老年人个体等更加深入地访谈,详细地询问了有关该社区内部金融服务养老相关问题,此处将结合南京市的个体调查数据进行对论文的书写。

(3)专家咨询法。提出建议时,咨询高校的专家学者、金融部门从事养老产品开发的相关负责人等,更合理的提出金融服务社区养老的建议,使得建议更加符合实际。

二、金融服务社区养老的现状——基于南京市灵岩社区的调研

1.灵岩社区基本情况

灵岩社区共有7680人,其中老年人口(60岁以上)有1443人,占19%,具有发展社区养老的优势基础。社区内的老年人农业户口居多,收入较低、收入来源单一,主要收入来源为380元/月的农保,部分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外出劳务赚取收入;社区中共有14个低保户,其养老医疗保险全免,对于照顾失能老人的子女政府也有救助;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金融知识与投资理财的观念,对金融机构和社区的信任度较低,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理解与接受程度较低;已进入金融市场的老年人现主要使用储蓄、银行理财等风险较低、收益更加稳定的金融产品。

社区目前提供有“晚霞红”日常照料服务,政府组织的“适老化改造”免费安装扶手、紧急呼叫系统,为照顾失能老人的子女提供上门家政服务的“喘息服务”,以及组办老年舞蹈队,老年协会等。

除了以上的养老服务之外,社区也提供一些金融服务,联络保险公司、紫金银行等办过活动(保险、储蓄),但是过程中遇到了老年人不信任的阻力,后续没有跟进,也没有长期的服务联系;而老年人因为文化程度较低,接受程度也较低,所以理财方式更多的选择银行储蓄;社区没有考虑过办金融服务养老相关的宣传讲座,也没有进行过需求调查;老年人也没有反响、提出过需求。

同时社区也在筹划扩建,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服务将引入市场资本,通过招标委托第三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其中老年人只需花5-7元,即可享受到由国家补贴的上门午餐。

2.老年人参与金融服务养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本次调研的重点案例,小组在灵岩社区随机发放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78份。目前,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仍以传统的健康护理和文化娱乐需求为主,对金融服务养老缺乏了解,但对金融养老服务的需求潜力较大。社区内的老年人使用金融养老产品与服务的积极性不高,50%的老年人没有使用过金融养老产品与服务,29.17%的老年人将收入的0-10%投入到金融养老产品与服务中,20.83%的老年人将收入的10-20%投入到金融养老产品与服务中。

调查显示,在有闲余资金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倾向于储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选择这些金融产品的原因多为风险较低、收益稳定,有15%的调查者认为这些产品更加适合自身经济情况,另有10%的调查者受身边人的影响选择这些金融产品。

3.金融服务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分析

灵岩社区的老年人比例达到19%,发展金融服务养老的市场广阔。调研显示,目前社区内的老年人多缴纳社保,以大病险类为例,在报销比例有限的情况下,老年人在此方面的养老需求尚未满足。而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较少涉及金融养老,社区内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开展的相关养老产品与服务较少、针对性不强,缺乏相关调查研究与宣传科普,未能弥补这一缺口。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希望社区开展相关的金融养老服务,特别是加强金融知识的科普与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宣传、增加社区金融机构的入驻、增加相关产品与服务。

其次,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社区养老的模式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认可。金融服务社区养老的发展将有利于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养老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减轻老年人的养老压力,助力老年人安享晚年。

4.金融服务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虽然社区目前开展的金融养老服务较少,但老年人对此的潜在需求比较大。以灵岩社区为例,社区内老年人比例高达19%,具备发展养老金融服务的潜力,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

(1)对金融服务养老的认知不够

金融养老服务的开展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而社区需要发挥桥梁作用,做好金融机构与老年人的对接工作。社区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能够与金融机构进行沟通联系,更要做好老年人的代理人维护社区内老年人的利益。显然,灵岩社区的工作人员缺少开展金融服务养老的意识,未接受过相应培训缺乏开展此工作的能力。

其次,社区内的老年人对金融养老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受收入水平、安全因素和自身文化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社区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银行储蓄等风险较低、更加稳定的传统金融产品。因此,社区的介入更加重要,社区的沟通连接将有利于老年人增进对金融养老产品与服务的信任与理解,从而尝试并使用更多金融养老产品与服务,促进金融服务养老市场的发展。

(2)社区缺少金融机构入驻,缺乏沟通合作机制

受地区经济因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与营业利润等因素的影响,灵岩社区内仅设有邮政储蓄银行、紫金农商银行两家金融机构,机构开展的业务有限、针对老年人养老的产品与服务较少。

金融机构与社区的沟通联系缺乏相应机制的支持保障。金融机构开展的相应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活动过于碎片化,且缺乏后续服务与信息的跟踪反馈,不利于老年人进入金融养老市场、长期使用金融养老产品与服务。如社区曾联络保险公司、紫金银行等办过活动(保险、储蓄),但是过程中遇到了老年人不信任的阻力,后续没有跟进,也没有长期的服务联系。

(3)缺乏开展金融服务社区养老的针对性政策支持

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政府从 2011 年就开始引进金融服务养老的概念,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国内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支持围绕养老展开的一系列金融服务活动,也鼓励老年人积极运用手中的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进行保值增值,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一道保障。

但是,正如田新朝(2016)提出,养老体系仍存在尚不完善、产品单一缺乏针对性及长期性、政府政策笼统衔接不够等问题。社区养老与金融服务的结合尚缺少针对性、具体性的政策支持,社区开展活动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与经验借鉴。例如:在老年人收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政策补贴等形式对老年人进行补助将促进金融服务养老市场的发展;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促进社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三方机构养老的运营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服务。

三、金融服务社区养老的建议

1.社区引进具备金融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根据个体调查显示,阻碍老年人参与到金融服务养老的原因有资金不足的因素,这同样是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养老服务、推广金融服务养老产品的阻力之一。

引进或培养具备专业金融知识的人才可以对社区内老年人的资金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集中理财更好地适应市面上现有金融养老服务类的产品,深入参与到金融服务养老过程中去。而社区内常驻的专业人才能够及时、贴切地了解老年人的金融服务养老需求,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和资金管理,同时能够及时高效地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合作金融机构,助力金融服务养老市场的良性发展。其次,社区常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老年人存在的问题、疑惑与困难,提升社区内老年人对于金融服务养老的认知,培养其参与意识,并且能够有效地帮助老年人预防金融诈骗,减少损失的同时增强老年人对参与金融服务养老的信心。

2.社区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养老相关宣传

社区应积极开展养老服务金融的相关活动,联系相关专家及行业内从业人员,定期开展科普讲座,以此提高社区内老年人对金融服务养老的认识,培养老年人个体参与金融服务养老的意识,增强社区内老年人金融养老服务的参与度。

同时,定期开展有关金融安全与金融产品的安全宣传讲座,增强社区内老年人提防金融诈骗的意识,树立对金融服务养老产品与产业的信心,同时提升个体参与金融服务养老的信心。

3.社区加强沟通,积极探索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

在老年人潜在需求较大的情况下,社区应借助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收集老年人的需求意见联系更多金融机构入驻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多样的服务。同时,社区应巩固与已入驻机构的沟通联系,通过将老年人的金融养老需求反馈到金融机构,促进其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完善后续服务。

社区作为老年人接触最多的服务机构,应与金融机构携手,及时联通地了解行业内最新动态,共同努力,防患新型金融诈骗对老年人的威胁。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增强老年人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和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理解,提升老年人参与金融养老的积极性,促进社区金融服务养老的开展。通过加强多方沟通,社区能够更好地发挥社区桥梁作用,对金融服务养老的产品更新与行业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4.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服务养老的扶持力度

政府加强政策性的支持,提倡社区引进金融服务养老,增强公众信心,提升民众对新型金融服务养老模式的认知和认同度,做金融服务养老模式普及和发展的推动者。

同时社区引进金融服务养老在前期的耗资也较多,因此发展受到限制,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补贴等优惠支持,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提高老年人、社区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提供法律上的安全保障。

5.金融机构应创新出与社区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在前期刚进入社区时确实会遇到一些阻力,如老年人不接受、进入成本较高等问题,但是经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因为身体衰退行动多有不便,也有社区金融服务的潜在需求,因此不应该短视,而应该从长远利益来看,做长期打算。

积极探索发展在社区的金融服务,在与社区合作的同时收集分析数据,开发探索出适合社区老年人群的产品,符合他们的经济情况和心理情况,这样后期便可以降低成本,给金融机构带来良好的口碑,并且能解决社区养老问题,带来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养老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