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8-12-06 08:15谢建荣莫艳萍刘娜娜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家属科室

谢建荣,莫艳萍,刘娜娜

(桂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 桂林 541002)

大部分的术后患者及具有可逆性这一特点的危重患者都需要住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在医疗途中,患者及家属等都会有一种复杂的心里压力感,既渴望将该病治好,又害怕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所以,这就导致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手段、后期康复等方法的密切关注及急需心态[1]。对于这种情况,医护人员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熟练性、及时的交流及负责的态度等,对患者及家眷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教育,这样就会使患者及家属对ICU类型的疾病认识程度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可以实现帮患者及家属建立信心、对抗ICU疾病,大幅度减少病人ICU疾病的并发症,达到想要的结果[2]。由于当下对ICU患者的健康教育多少都有点问题,相对的还需要不断的补充及完备。本研究对ICU患者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让患者对这种疾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治疗效果有了帮助,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2015年3月~2017年9月间本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男122例,女78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3.6±5.6)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需要对患者给予全方面的健康常识教育,这需要建立在运用常规的护理和医疗水平的基础上完成的。健康知识教育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ICU疾病病因、症状、常用药物作用及ICU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达到消除患者具有顾虑的心里情感,达到提升病人治疗信心的目的[3]。同时,为了让家属予以配合,需要对家属进行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软件SPSS 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两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健康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术后两组患者的腕、肘、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健康满意率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在ICU病人中的问题

3.1.1 医护人员的个人因素及专业水平不同 护理ICU患者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医护人员的知识程度参差不齐、素质涵养不尽相同,还有一部分护理人员缺少自省奋发、在工作中的热情[4],对该活动的看重水准不高;还有的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个人的情感带到工作中,这就导致了不良影线,阻碍了本次活动成果的真实有效[5]。

3.1.2 环境问题是ICU科室的主要现状 ICU科室成立的初衷就是抢救那些病情危险的患者,因为进行抢救所需要的各种仪器、床位数量庞大,这样就形成对有限空间的占有,形成拥堵的现象,致使病人产生一种不良的心里情感[6];大部分ICU患者都会有一种孤独感,这是因为ICU患者缺乏家眷的关怀、医护人员的关注,这种具有孤独感的心里形态会妨碍其医治的成果[7];此外,患者还处在机器运行声、仪器报警声、护理人员谈话声、与其相似患者的呻吟声等不良的环境下,这就使患者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感等不良的心里状态,这就会妨碍开展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影响其获得的成果[8]。

3.1.3 缺乏个性化护理 当今社会,对ICU健康的教育,在大部分医院都是运用常规的方法,缺少具备特点的护理措施。而进入ICU科室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危重病人、手术后病患者、急诊重症患者、意外事故患者等不同类型的患者,因为受教育的程度及实际年龄等也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这些类型的患者对待ICU疾病的心里状态也不尽相同,各个类型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区别很大。因此,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不可以一律相同,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专业的,具有特点的方法进行教育[9]。

3.1.4 沟通方法的不完善 由于医护人员的护理经验和工作能力不尽相同,缺少与患者的沟通窍门,在与该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宣传途中,因为教育方式枯燥乏味、教育方法运用不正确等多方面的原因,阻碍健康教育的应取得的结果,对患者病症的改变不利[10]。

因为ICU发病迅速且严重,家眷经常会对此呈现仓卒、担心、畏惧等情感,致使患者的家眷抵抗外界打击能力薄弱。在护理时,大多数护士很容易使患者家属不满意,这是因为护士对家属的不良心里状态不够重视,只是关注了病人的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甚至不顾及家属的心里情绪,对其呼之即至,挥之即去,导致以上现象的发生。

3.2 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对策

3.2.1 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技能水平提升对护士的重要性对ICU科室工作的医护人员而言,他(她)们须要面对身体及心理疾病双重折磨的患者,导致医护人员心里的压力水平增高。同时,健康知识宣传和护理基础技术操作都需要医护人员自觉的进行,这其中并不需要有人进行监督,尤其是对意识不清、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自觉性和严谨性是医护人员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所以,不停的进行对医护人员的持续教育,提高工作水平程度及个人修养意义非凡[11]。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持续的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如:营养学科、心里学科等有关常识的知识培训,按期抽检医护人员的知识程度及技能把握的纯熟程度,将健康教育进行到底。

3.2.2 改善ICU科室环境 科室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里情绪,不良的环境会产生一种压抑的心里感觉,对ICU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这会影响健康教育取得的结果。为了给患者一个安全的医治环境,医院需要将ICU病房里随便放置的物品清理掉,需使用淡蓝色的色调装饰地面和墙面。同时需要制定相关探视制度,合理的安排家属探视病人,降低ICU患者所产生的孤独感。同时要求病房内的仪器噪声要小、护士需要轻声工作;为避免患者之间的彼此影响,防止不良感情的流传,需要将病房之间的间隔设立在2m以上。

3.2.3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需要正确的评估ICU患者的相关资料,制定一对一、具有特点的教育方法,为开展教育活动做准备。一对一、具有特点的教育方法需要步步为营,完成一个之后再完成下一个;运用通俗、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对教育水平不高的患者使用,在健康教育中可使效果有所进步。

3.2.4 沟通交流窍门在医护人员中的提升 在时间安排合理的时候,依据患者的病情现状,在进行有关健康教育的活动。该活动需要在病患者摆脱了生命风险、神志清楚的条件下进行[12]。不可以在以下情况发生时进行,例如:患者吃饭、休息、医师查房的阶段,同时,需要医护人员为取得家属的支持和信任,需要注重自我形象及内心情感。为了增进护患之间的亲切、友好的感觉,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声要认真、耐心的倾听[13]。良好的交流能使护士更加详细的知道病人的患病史,正确的指导,有效减少患者的苦楚。

3.2.5 在患者的家眷中重视程度的增高 进行急救过后的ICU该病患者,其记忆力及理解能力因为疼痛会出现衰退的情况,更有甚者呈现意识含糊(间断性的)等现象。医护人员需要有病人的相关资料及在家属的支持、配合下开展工作,所以,不可缺少的是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家属共同努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家属科室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