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行因材施教

2018-12-06 06:21杨长根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班级

杨长根

当前社会对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果一味地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突破性的提升.为了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的典型则是分层教学.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阐述自身的观点,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启迪.

一、综合评定学生,进行学生层面的分层

在具体实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对学生整体的分层.只有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学生放置在一起进行集中教学,教师才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为了有效實现上述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进入班级的第一个月,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观察和评估,包括学生的性格、数学基础、学习状态等.由此,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并需要鼓励学生实现从C层次到B层次的跨越以及从B层次到A层次的跨越.

例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班级学生的科学分层,采用了如下的方案:在学生进入班级的第一节课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份试卷并要求学生进行解答,结合学生的成绩我进行了备注.此外,在一个月结束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完成另外一份试卷并进行成绩的备注.最后我结合每一位学生两次的试卷成绩以及这一个月来的作业表现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估,并将具体的分层结果展示给对应的学生观看.基于此,我再进行分层教学自然可以事半功倍,学生的数学能力也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明显的提升.

二、重视在教学模式上的分层

在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之后,教师在实际教材讲解过程中也需要重视讲解模式的分层.只有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采用针对性的讲解方案,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学习数学的热情.如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实际讲解过程中要以思维启迪为主,要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让学生逐步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则需要重视课堂中的互动,要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这对于B层次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动力可以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这部分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也不佳,需要教师从头抓起,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后都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恢复学习自信.

例如,我在带领班级学生学习和“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内容时,针对A层次的学生,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一元二次方程用法,同时要求这部分学生掌握相应的简便计算方法以及明确这部分内容适用的知识情境.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则会以问答的形式和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引导学生通过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掌握基本概念,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基本问题的解答.对于C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关于概念、定义等基础问题,我会要求他们进行回答,在课堂结束以后我则会带领他们进行基础问题的解决并逐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

三、教师要重视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分层

不仅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因材施教,在作业设计和评价环节,教师同样也需要重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能够设计好不同难度等级的作业内容,要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感受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在针对学生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到,对A层次的学生要以启迪和严格要求为主,对B层次的学生则需要以肯定为主,而对C层次的学生则需要以鼓励为主.

例如,我在带领班级学生学习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的内容时,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我要求A层次的学生要能够解决中考难度的题目,并且要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身的思路;对于B层次的学生,我则需要他们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即可;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我只需要他们能够理解例题并独立解决例题即可.在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完成自身相对应层次的作业以后,对A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评价中我会写到“你的思路存在哪些不足,如果换个角度想会有更好的效果.”而对B层次的学生我则通常会这样写:“你的作业完成度很高,希望可以继续保持.”对于C层次的学生,我则会表明“你一直在进步,加油!”

因材施教对每一位学生而言都至关重要,是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数学素养的利器,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切记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现状而采用合理的因材施教方案,避免出现为用而用的情况.由此,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够达成,学生的学习效率才可以得到保证.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班级
班级“四小怪”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不称心的新班级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班级被扣分后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