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应急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018-12-07 05:23陈杨李淅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调控调度

陈杨 李淅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0

1 我国电网调度应急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应急信息管理未能适应电网发展要求

目前应急信息管理沿用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由于应急情况出现次数少,各部门、各专业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发现问题后未能及时整改,规章制度建立不健全,无法实现闭环管控。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应急信息管理缺位这一短板严重影响着应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调控员及各单位相关人员在工作中缺少指导,存在分工不清、界面模糊的问题,联动协同性差。

1.2 应急信息管理缺少有力的系统支撑

在正常工作环境中,应急信息的统计和发布一般是快速而准确的。然而当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或重要电源停电时,同一时间的大面积停电带来的大量信号往往造成调度台业务量过载,调控员在优先处置故障的同时,依然使用传统的人工统计故障信息的模式,缺少现代化智能调度手段,使得应急信息的统计方式落后,效率低下,应急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1.3 应急信息管理缺少恰当的评价考核手段

应急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对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往往只在发生事故时重视,事后缺少统计评价,工作出现“断点”。对于应急信息报送的及时性与正确性,缺少系统性的评价考核制度,没有落实到一线员工,考核流于形式,力度小,各级调控员及相关人员未予以重视,拖延推诿现象时有发生,报送正确率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长期无法改进。

2 电网调度应急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

2.1 夯实电网调度应急信息管理基础

当前调控中心在电网应急信息管理实施过程中,职责、流程、制度、标准等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组织体系不健全,多头管理、矛盾管理现象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具体实施过程中缺少统一标准。调控中心应以打造统一标准为基础,优化报送流程、强化层级协同,重构电网应急信息报送组织体系,实施高效合理的运转模式,消除之前粗放管理模式存在的矛盾点、交叉点和空白点,把标准和管理要求贯彻到执行层面,融会贯通各体系的运转,促使电网调度工作在应急信息管理水平上获得提升。

2.2 为应急信息报送提供技术支撑

在电网调度全面进入智能化的时代,应急信息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通过建设电网应急信息平台,实现全地区电网故障信息数据的整合统计和实时更新,使应急信息多渠道多模式快速传递[1],从而降低调控员的工作强度,减轻调控员在大面积停电事故时的工作压力,使其能专注于故障处置,在有效提高电网应急信息报送的快速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可以为调度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提供准确的电网工况,加快事故处置进程。

3 电网调度应急信息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做法

3.1 电网应急信息管理组织体系

3.1.1 规范报送管理

调控中心应全面梳理、汇总与整合现行各项应急信息规章制度,统一电网应急信息报送制度标准体系,修订专有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和标准不重复、不冲突,设立以调度台为核心的调度应急信息报送体系,明确下属调度、运检、用户及电厂等不同类型单位及其值守人员在电网应急信息报送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彻底解决职责边界不清、报送相互推诿等问题,打造分工明确、流程畅通、标准统一、多级协同的高效现代智能电网应急信息报送体系[2]。

3.1.2 创新报送模式

调控中心依据工作实际,编制电网调度应急信息报送作业指导书,将应急信息报送分为普通模式、保电模式和灾害模式3种模式,适应不同的报送需要。

3.1.3 实施分级报送

调控中心依据各类规章制度,结合作业指导书编制电网事件信息报送分级表,将电网故障、设备缺陷、外来威胁等各种电网情况分为特急、重要、一般3种等级,分别设立不同的报送时限、内容要求,确保电网应急信息准确及时上报,精准聚焦重要电网应急信息。

3.2 电网应急信息管理应用体系

3.2.1 故障信息的采集与统计

调控中心应通过技术革新改变原有简单的人工统计模式,开发高效可靠的电网应急信息平台,对调度技术支撑平台系统的基础数据进行高效抽取、传输、转换,实时跟踪采集统计电网故障,智能判别故障现状,实现全地区电网故障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实时更新。同时电网应急信息平台还能通过与调度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对重要设备(220kV、110kV、35kV线路主变压器和母线)事故处理记录的关联获取,形成故障从“发生—处置—恢复”的全过程跟踪式信息采集模式,建立综合立体的电网故障信息数据库。

3.2.2 故障信息的发布与应用

在电网应急信息平台中设置自然灾害、保供电、日常等不同的工作模式,实时导入电网故障信息数据库中的故障信息,同时自动智能匹配信息报送模板和对应群组,经调度员审核后即可快速发布。

3.3 电网应急信息管理评价体系

3.3.1 开展应急信息管理分析

建立周期性报表及报告分析制度,各级调度分级实施,确立月度、季度、年度为跟踪节点,从信息报送的流程模式、平台应用、管理方法、制度标准4个维度定时对应急信息报送工作的运转进行诊断和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形成分析报告。

3.3.2 建立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以调度员为考评员的常态监督机制,对日常工作中各报送单位人员报送工作进行监督,同时由后台管理人员对各报送单位报送信息进行抽查核实,每月对当月应急信息报送情况进行汇总。在应急信息报送工作中形成效能评价体系,以评价为主、考核为辅,针对应急信息报送各环节制定扣分制评分细则,强化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分标准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对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参与者进行全面评价,给出应急信息工作评价分数,反映应急报送工作质效。

4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已经成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资源,只有具备坚强可靠的电网灾害应急能力,才能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要在不断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运行分析和控制能力,并且在调度管理中构建合适的调度应急信息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电力调度应急信息管理,确保在出现事故时可迅速恢复电力供应,尽可能降低由此带来的损失,为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调控调度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