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建议*

2018-12-07 02:25陈雨艳李德红
生物学通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物入侵归化物种

陈雨艳 李德红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普通高中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第6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提及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相关保护措施,但并未对“生物入侵”有详细解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结合新闻报道对 “生物入侵”加以补充,然而教师对“生物入侵”的概念教学可能存在偏差,导致学生缺乏辩证认知,对“外来种”的第一印象就是“入侵”。

外来种一定是入侵种吗?二者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

1 何为 “入侵种”

生态学中的物种入侵现象被称作生物入侵(biotic invasion,biologic invasion)或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1],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通常是遥远的)地区,且在新的地区,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持续维持下去[2]。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学术分析,涉及以下几个概念:本地种、外来种、归化种和入侵种。

本地种(native species,local species)和外来种(alien species,或称非本地种 non-native species,或称非土著种non-indigenous species)是一组相对概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相关定义见表1。

而“归化种”(naturalized species)和“入侵种”[或称外来入侵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2 个概念在生态学中存在明显的上下位关系,以植物为例说明。

表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关于本地种和外来种的定义

外来种中,部分物种适应良好甚至偶尔可以繁殖,但不能形成自我更新的种群,只能依赖不断地引种维持种群数量,最终走向消亡,这些物种仅仅只能称为“外来种”;另有部分物种能通过种子或无性系分株,形成至少10年以上的自我更新的种群,且没有造成严重生态危害,这些外来种可进一步称为“归化种”。而“入侵种”则是“归化种”的子集,在归化种中,一些物种后代数量较大,有潜力大面积扩散,改变和威胁引种地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故而被称为“入侵种”。成为归化种是转变为入侵种的前期步骤,而只有会对引种地生态造成严重危害的归化种才能被称为入侵种。外来种、归化种和入侵种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简单归纳为图1。

例如,广东省潮州市韩江沿岸2015年发现新归化种假刺苋。由于引入地与原产地气候条件相似,该物种已开始稳定繁殖。其繁殖潜力巨大,可能具有潜在的入侵风险,但尚未危及当地生物多样性,仅列为归化种,进行动态监测[3]。可见,并非所有的“外来种”均为“入侵种”;也并非所有的“外来种”均会造成“生物入侵”现象。只有当外来种得以稳定繁殖以维持种群时,才称为归化种;而归化种中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危害的物种,才可能成为入侵种。

图1 外来种、归化种和入侵种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2 为什么要“引种”

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因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得以跨越“天堑”,出现“外来种”和“本地种”之分,此过程称为“引种”。然而在生活及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多将“外来种”与“入侵种”直接联系,故而对“引种”持批判态度。

什么是引种?什么情况下会“引种”?“引种”百害而无一利吗?

引种(introduction)是指以人类为媒介,将物种转移到其自然分布区域以外的地区,包括国家内的或者是国家间的。现代外来种的主要来源是引种,依据该行为是否在人类有意愿的情况下进行,又可分为有意引种(intentional introduction)和无意引种(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该类视频主要讲解焊接操作过程中的操作要领和技术难点,是本课程的重点,该类视频以微课形式为主,配合旁白的讲解,使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能掌握到焊接操作要领。

有意引种主要是出于观赏(例如发财树Pachira macrocarpa)、农林业栽培(例如棉花 Gossypium spp.)、药用(例如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作为畜禽饲料(例如水葫芦 Eichhornia crassipes)等目的[4]。部分引进的外来物种确实按照引进意图,发挥一定的生态作用,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助益,例如我国东南沿海自1998年始引进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作为红树林人工恢复的先锋树种广泛种植,取得显著成效[5]。但不可忽视的是,引种不当也可能为本地带来危害,例如水葫芦原是作为畜禽饲料引种,然而其引种后却失去控制、大量繁殖,造成河道堵塞,阻碍交通。更为严重的是水葫芦浮于水域表面,阻挡阳光射入水下,腐烂后更会消耗水中溶解氧、污染水质,致使其他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严重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故而列为入侵种[6]。

无意引种则是指某个物种利用人类或人类传送系统为媒介,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从而形成的非有意的引入。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广东省潮州市韩江沿岸2015年发现的归化种假刺苋,推测是由附近施工队的进入而导致的无意引种[3]。

可见,引种既有出于人类经济利益考虑的“有意引种”,也有因人类活动造成的“无意引种”,并非“百害而无一利”,与“生物入侵”现象更非直线联系。但是,不当引种也是造成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生物入侵”相关内容该如何教学

2016年最新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将“理性思维”作为生物科学核心素养之一。在教材编排的指导性意见中,“职业前瞻教育”作为板块之一列入选修教材模块中。因此,对《稳态与环境》一书中“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的教学提出建议如下。

1)涉及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教学,教师既要向学生渗透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意义,又应对“生物入侵”进行辩证解读。

2)教学应结合具体案例,渗透职业前瞻教育。例如海关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技术性——检验检疫部门承担着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症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和传出国境,保护农、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重任。

3)将“生物入侵”相关内容编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章节。部分生物入侵现象系人为无意引种导致。例如长假过后,新闻中常见旅客携带含有危险性病菌、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动物、植物及其产品入境的报道。此类行为不仅增大了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量,更容易造成无意引种,引发生物入侵。此类现象说明群众缺乏相关知识,对于“生物入侵”认识不足。同时,也反映出对中学生加强此部分内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价值难以用数字衡量。从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理性思维”的角度出发,学生应用辩证的思维和眼光看待“引种”和“生物入侵”;从核心素养另一维度——“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高中生有义务、有必要对全球性生态热点问题具备基础了解。是故,中学生物学有必要开展“生物入侵”内容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在此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应规范概念、深入了解并正确反映事实、辩证看待现象,给予学生正确的思维导向和价值导向。

猜你喜欢
生物入侵归化物种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马缨丹入侵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