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2018-12-07 01:14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湖北宜昌443000
生物学通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层析幻灯片胡萝卜素

龙 佳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湖北宜昌 443000)

1 实验内容分析

1.1 实验地位 高中生物学科教材选修1专题6涵盖了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3种最基本的技术:蒸馏、压榨和萃取,其中课题2关注萃取技术的学习。萃取技术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中适用性广,学习这项技术,能加深学生对植物有效成分的认识,增进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本节内容中,胡萝卜素的功效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身健康。萃取技术与化学知识存在交融之处,可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素养。纸层析法旧知新用,为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动手操作,将理论学习运用于指导实践,落实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2 实验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提取胡萝卜素的基本原理;并熟练运用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

2)能力目标:通过分层设问,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等理性思维方法学习新事物、新知识,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尝试改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探究的良好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1.3 教法分析

1.3.1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为高二下学期的学习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以下学习基础:通过高中生物学科教材必修1中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常见的分离技术——纸层析法的原理,为胡萝卜素的鉴定实验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学生熟悉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设备,例如蒸馏装置、回流冷凝装置等,初步了解常见有机溶剂的基本性质。同时,学生还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可较好地完成教师精心设置的任务及实验操作。高中阶段的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合作探究,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

1.3.2 授课理念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培养学生在层层设问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体验“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生活与生物、学科与学科知识交融的乐趣与魅力。

2 实验准备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标准β-胡萝卜素试剂,新鲜胡萝卜,胡萝卜粉末(多数学校实验条件有限,没有恒温干燥箱等实验设备时,教师可提前制备粉碎干燥的胡萝卜粉末供学生使用,本文采用此方法),石油醚,层析液,滤纸,毛细管,烧瓶,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大烧杯,培养皿,冷凝回流装置,漏斗,玻璃棒,温度计,铅笔,直尺等。

2.2 实验报告单

表1 胡萝卜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报告单

2.3 实验评价量表(表2)

表2 胡萝卜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评价量表[1]

3 教学过程

3.1 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内容 由教师展示新鲜胡萝卜和胡萝卜素片剂,播放学生录制的关于胡萝卜素功效的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盛放胡萝卜炒肉丝盘子中油的颜色,从而引出萃取法的定义。学生通过倾听、观看、观察、思考、分析,激发学习兴趣。

3.2 讲解实验原理,指导操作方法 教师根据本节内容及教学要求,精心设置六大组14个小问题进行分层设问,以问题为驱动,以小组抢答为基本形式,帮助学生理性思维的养成,有效完成理论知识的梳理,为实验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核心问题组1:萃取剂的选择。

问题1:如何选取萃取剂?(幻灯片展示2类萃取剂:水溶性萃取剂:乙醇、丙酮;水不溶性萃取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苯、四氯化碳。)

问题1.1:水溶性有机溶剂能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吗?为什么?

问题1.2:在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中,哪种最适宜用于提取胡萝卜素?

(幻灯片展示:不同试剂的沸点不同。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苯,四氯化碳的沸点分别是:90~120℃,77℃,35℃,80℃和 76℃。)

问题2: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萃取的效果?如何使萃取效果最佳?(归纳得出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流程。)

核心问题组2:关于萃取操作过程的理解(幻灯片展示萃取装置如图1)。

图1 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2]

问题3:萃取过程应该如何加热?其原因是什么?

问题4: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什么?

核心问题组3:关于浓缩操作过程的理解(幻灯片展示冷凝装置如图2)。

图2 浓缩装置[2]

问题5:你曾经在什么实验中使用过此装置?做何用?

问题6:该装置为什么可以进行浓缩?蒸馏冷凝进入锥形瓶是什么成分?留在圆底烧瓶中的是什么?(幻灯片提示:萃取剂石油醚的沸点:90~120℃;胡萝卜素的沸点:654.7℃。)

核心问题组4:回顾实验“绿叶中色素地提取和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问题7: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8:分离的方法是什么?

问题9:分离的结果是怎样的?共有几种色素?从下往上的条带中分别是什么色素?

核心问题组5:运用类比推理理解并归纳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幻灯片展示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并展示2组装置,图3)。

图3 2组层析装置[2]

问题10:这2套装置有什么区别?你能找到哪些不同?

问题11:这些不同之处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是如何影响的?

问题12:还有哪些操作可能影响实验结果?(针对毛细现象对实验的影响,教师可进行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由教师准备2张层析用的滤纸条,卷成桶状,一张将滤纸边缘相互接触,固定;另一张让边缘保留一定的距离,固定。取红墨水模拟层析液,请学生协助完成实验,让2组滤纸条进行层析,引导学生观察结果。)

核心问题组6: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的实验结果分析(幻灯片展示实验结果图例,图4)。

问题13:怎样的实验结果说明胡萝卜素提取成功?

问题14:如果提取到的胡萝卜素不纯将出现怎样的结果?

图4 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2]

3.3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引导 学生按日常学科小组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如实完成实验报告单,教师巡视指导[3]。

本实验的步骤较多,涉及较多仪器和试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实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例如受没有恒温干燥箱等实验仪器的限制,教师可提前制备粉碎干燥的胡萝卜粉末,这样能节省时间,更好地让学生突破本实验中的关键操作步骤。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萃取、浓缩和鉴定3个操作步骤。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可更好地分工合作。一名学生搭建装置的同时,另一名学生可准备相关试剂和材料。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不仅可增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也能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中进行思想碰撞,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创新合作意识,真正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4 实验结果分析,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结果展示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并尝试得出相应的结论,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和夯实实验中的操作注意事项,完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过程,内化教材知识,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3.5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完成实验评价量表 学生完成本节实验的评价量表(表2),教师进行汇总。

4 实验评价方式

根据实验评价量表(表2),从课前预习、课上参与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安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4]。在评价过程中,以鼓励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思考、乐于创新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猜你喜欢
层析幻灯片胡萝卜素
水幕幻灯片
全波形反演与断控层析反演联合速度建模——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例
认识类胡萝卜素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
一株降解β-胡萝卜素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β-胡萝卜素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初探
电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优劣性分析
新型B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临床应用评价
一种用于曲霉病快速诊断的免疫层析侧流装置(LFD)
fps基因过量表达对烟叶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