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利益与公共经济活动

2018-12-08 17:52李智
新商务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阶级公共利益经济学

文/李智

浅谈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利益与公共经济活动

文/李智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学院

公共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为公共的经济活动,在我国,公共经济学在研究时,更多地侧重于以国家和政府为经济主体的经济现象研究。本文在对当前阶段的公共经济学进行研究时,分别从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共经济活动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理论综述,同时结合西方私有经济特征,从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对公共经济所应当具有的特点进行把握。

公共经济;私有经济;公共利益;社会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的开展与私人经济学相比,其最引人瞩目的特点表现在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更加广阔,通常以社会阶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西方国家中,由于私人经济体的历史沿革导致其开展公共经济活动的背景以及范围都十分有限,除了在面对市场秩序和市场缺陷方面,需要提出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之外,还要借助大规模的GDP开支才能使公共经济开展得到基本支撑。而我国拥有公共经济基础,开展公共经济活动更加顺畅。

1 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利益

1.1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比较

顾名思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是在研究对象方面的一种对立。在西方经济学界,学者普遍认为私人利益是利益的基本单位,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在进行社会问题研究时,应当从“个人”概念作为研究起点,而不应当以社会或国家作为起点。

然而在实际的商业化利益行为方面,西方历史表明,在商业进程中,资本家缺乏必要的人道主义,并没有能够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进行抉择。恩格斯强调,群体利益的目的在于使群体所得均等,因此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势必会存在矛盾,而这种矛盾源域因垄断而形成的损失。而在西方经济社会的演化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其经济形势也出现了悄然的转变,由于受到国家制度的影响,私人利益开始逐渐和公共利益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例如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形成了以雅各宾派为首的中央集权化通知,这一时期,社会形成了最求共同利益的政府活动,并出现了以政府名义开展的政府活动。

1.2公共利益的阶级特征

在恩格斯的理论当中,恩格斯强调,文明需要建立在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基础上,从而使社会阶层能够在社会公共制度下拥有利益,最终实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交融。但是在历史经验教训当中,资产阶级所对应的公共利益,往往是他们自己所处的阶级利益,具有极为强烈的阶级特征,在维护这种“公共利益”时,资产阶级势必会采取政治权力手段展开斗争,并以此来进行私人化的利益攫取[1]。在这种形势下,商业资产阶级会表现出针对议会斗争的反感,并采取一系列行动阻止议会斗争所带来的惨烈结局。而资本家在开展利益保卫战时,则往往会受到自身目光短浅的影响,而变得更加贪婪。但是这些金融寡头,却在社会公众面前以扮演公共利益的代表为荣。例如在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中,西方资产阶级对于美联储系统的拥戴使得其对于美元纸币的谄媚不遗余力地表现在了美国国会之上,并声称其赚取利润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会选择服从公共利益,但实际上,作为“每个人的行为”这种资产阶级状态是普遍的,同时也是自私自利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能够充分表明,西方资本社会下的公共利益本身就带有十分明显的阶级属性,并不能够得到中下层阶级的认可。

2 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活动分析

2.1公共经济活动的界定

公共经济活动是公共利益的派生内容,通常作为国家或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手段出现,用以对公共物品进行权衡。与西方制度下的公共利益不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公共经济活动的认定方面,需要保证其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与国家职能相一致。就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且受制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此在能力受限的状态下,公共经济活动则应当作为统筹规划的重点[2]。因此在我国公共经济活动应当以成本低、间接效益大的公共经济事项为主体,以刚需保证的混合物品作为辅助,实现社会组织的市场化责任承担。

2.2公共经济活动的开展

本文在结合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基本国庆之后,针对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公共经济活动开展的几个方面要求。

首先,公共经济活动的开展应当具备完善的法律环境,通过法制实现社会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提升社会稳定程度;其次,政府部门作为开展公共经济活动的主体应当依托国内的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行发展政策的调整,保障公共物品的合理使用;其三,针对社会性的公共经济活动,国家应当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主要着眼的方向伟社会经济在供需总量的关系配比情况之上,通过调控手段,保障通货稳定、就业便捷。例如可选用紧缩性或中性的财政金融措施,有效地抑制经济波动,保证经济运行平稳。

3 结论

综上所述,公共经济在我国与西方制度下所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状态表明不同的阶级构成和政策制度,在公共事务洁厕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而由于阶级利益的分化所引发的公共经济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不同的体制影响。在我国,公共经济活动的开展关系着广大社会群众的利益,因此应当采取相应的调控手段保障运行,进而增强公共经济活动所应具有的实效性。

[1]齐守印,胡德仁.关于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索[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01):1-9.

[2]宋健敏,湛学勇.市场经济与中国公共治理转型[J].公共治理评论,2015(02):11-21.

猜你喜欢
阶级公共利益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经营战略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基于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
浅论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