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皮”探析

2018-12-08 09:37刘亦雨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语素现代汉语词典

刘亦雨

摘 要: 本文以网络热词“皮”为代表,通过网络调查的研究手段,全方位分析“皮”作为自由语素、黏着语素在词汇和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并对比“皮”在网络词典中的解释和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收录的语料,充分反映出一方面网络词典和网络语料库应当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注入新的词汇血液,帮助人们更好地查阅和学习,另一方面人们应当以宽容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网络新词、热词,净化网络环境,丰富语言词汇,和谐发展,文明进步。

关键词: 网络词汇 “皮” 旧词新义

在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下,信息的傳播非常迅速,网络语言不断更新换代,研究网络用语的词义和用法一方面可以密切关注汉语的词汇发展,拓宽某些词汇的内涵,为语言学发展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另一方面可以就此分析社会现状乃至价值观的走向。

一、“皮”含义的网络调查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三个搜索引擎,分别是UC浏览器、搜狗浏览器和谷歌浏览器,再输入关键词“皮”后,排除重复语句、不相关调查对象及相关百科等专项条目,每个搜索引擎都选取前四十条语句,随后定性定量分析,笔者逐条分析并排序,结果辅以表格,最后与网络词典进行比较并提出建议。

2.统计与归纳

“皮”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或是网络用法中,都有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两种用法,自由语素严格的定义是能单说的语素,或能单独成句的语素。例如作为现代汉语的自由语素“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作为网络用语的自由语素“皮一下你快乐吗”而黏着语素是不能单说或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黏着语素的位置是不自由的,总是附着在其他语素的前面或者后面,例如“皮”作为现代汉语的黏着语素“顽皮”、“西瓜皮”;作为网络用语的黏着语素“蛇皮”。此外,由于“皮”作为网络用语的用法和含义不止一种,因此笔者在统计时首先将其统一定义为网络用法,并在下文详解。

根据表一进行分析,“皮”在现代汉语中大都需要附着在其他语素的前面或者后面,作自由语素时很少出现,而网络用法中“皮”大部分是自由语素,可见网络含义极大地丰富“皮”的用法。据表二,显然最常用的两种含义是“动物的体表组织”和“皮毛制成品”,但是“皮”作为网络用语的用法已经悄然挤入前三,所以对其网络用法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3.网络用法和意义

关于“皮”的网络释义笔者将分类进行分析,并用微博搜索检测其在一周之内的使用频率。

(1)自由语素

“皮”属于旧词新义类网络词,作为自由语素单独使用时,表示“灵活、狡猾”等含义,可做动词、形容词。相对于“皮”的原义,尤其是形容词“调皮的”,在网络用语中多了动词的用法,指狡猾、调皮,而且没有年龄限制,也不局限于人,可以指其他生物,但本意的“皮”特指小孩子的顽皮。

“皮”作为自由语素出现在许多网络句子中,例如“李时珍的(滴)皮”,在微博上近一周出现577条语料,这一句常常让其他人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际上这一句出自斗鱼主播大司马,由于他口音问题发音不准,误将“你是真的皮”说成“李时珍的皮”,但这一误读十分有趣,反而成为他的个人特色和自带笑点,网友便将其传播出来。再有,“皮(这)一下你快乐吗”,在微博近一周出现47931029条语料。这里的“皮”作为动词,通常用于事情发生意想不到的转折,网友用此句吐槽,常用于具有戏剧性、反转性的搞笑内容。该词最早源自于四川方言,走红于英雄联盟游戏解说,尤其是斗鱼英雄联盟主播大司马在直播中经常使用,因此该词最早在电竞圈中流行,后来使用范围逐步扩大,被网友们制作成的相关的“皮一下”表情包受到热烈的追捧,被大量使用和转载开,成为如今常见的吐槽类网络语。其中有一个很强的推动事件,就是某明星和PGone的出轨绯闻,PGone在中文的谐音中被念做“皮几万”,于是出现“你要皮几万下才快乐”的句子。

(2)黏着语素

“皮”可以和其他语素搭配,此时的“皮”跟别的语素组合成复合词,不再是自由语素,如“嗨皮”,此词是由英语中“happy”谐音而来,可做动词和形容词,在微博中共出现20421185次;“蛇皮”,在微博中检索出2006207条结果,可做形容词和副词,该词源于电竞游戏的一种操作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游戏人物在遇到攻击时不沿直线逃跑,而是蜿蜒前进或后退以躲避对手的攻击技能,因这种移动路线和蛇的很像,又兼具“狡猾”、“灵活”的含义,正好对应“皮”的网络含义,两者结合使用,精准形象,如今“蛇皮”的适用范围现已扩大到日常生活,多用贬义,形容某人技术逊色。

二、“皮”网络含义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不难看出,笔者整理的“皮”的网络含义几乎都来自于网络游戏,尤其是网络直播平台,可见年轻人对网络游戏的热衷程度在与日俱增,其衍生出来的新词热词的生命力愈加旺盛。

(2)网络的推波助澜。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一方面使用网络的网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发达的网络体系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使得新词被大量转发和使用成为网络热词。

2.主观原因

(1)方言的传播。“皮”新义的出现表现出人们对地区方言的认同和包容,因为该词最早出现于四川等地的方言,人们可以通过对某地方言的了解感受当地文化。在网络的支持下,方言词汇传播到祖国各地,同时获得更高的关注。

(2)网民在遇到新奇而幽默的网络新词时,会产生求新求异的心理,接受这些与一般的现代汉语有别的新词,随后会引起大批量的网民从众心理,不甘落伍,于是这些网络新词就逐渐上升为网络热词。

3.语言本体原因

从语言本身的经济性原则出发,人们在用语言交际的情况下会偏向于用更少的语言单位进行表达,从而减少言语交际的“能量消耗”。“皮”这一语素是自古就有的汉字,在其原有的含义上增加“狡猾”、“灵活”等义,还增强动词的词性,充分体现了创造语言单位的经济性原则。

三、网络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语料库对网络含义的收录情况

1.网络汉语词典

笔者对调查的三个浏览器自带的汉语百科或是汉语词典进行查阅,发现这些网络词典都没有收录最新的网络用法,笔者建议网络词典不同于传统辞典,应当努力提高更新速度,将最新的语义和用法收入词条,方便人们查阅和学习。

此外,就网络词典中含义的排序和内部逻辑结构进行分析,以搜狗百科中对“皮”的释义为例:

①动物或植物体表的組织:表~。~开肉绽。羊~。树~。麦~。

②用皮制作的:~包。~大衣。

③表面,浅薄:~面。地~。浮~。

④包在外面的东西:包~。封~。

⑤薄片状的东西:铁~。豆腐~。海蜇~。

⑥韧性制成品,特指橡胶制成品:~糖。~球。~筋。橡~。

⑦淘气,不老实:顽~。

⑧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满不在乎:这孩子老挨批,已经~了。

⑨指橡胶或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物体:~球。

⑩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米放~了,吃起来不香了。

?輥?輯?訛(Pí)姓。

根据对比可以得出,该网络词典没有收录“皮”的网络新用法,在这11种意义中,显然6和9有重复,分类不严谨,第十点在网络调查中没有出现,说明当前使用频率低,建议移至最后一点。笔者建议网络词典应当努力提高更新速度,将最新的网络词汇进行筛选,把新产生的语义和用法收入词条,方便人们查阅和学习。

2.现代汉语语料库(CCL)

笔者选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汉英双语语料库,从中随机抽取三百条语料,并统计归纳结果如下表所示:

附自由语素语料:

①……获取动物的肉和皮。(指“动植物的体表层”)

②还要抽俺的筋,扒俺的皮。(指“动植物的体表层”)

③扒掉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指“动植物的体表层”)

④如果孩子被你骂皮了,什么都无所谓弄到羞耻心荡然无存的地步,便很难教育了。(指“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满不在乎”。)

由表三可得,“皮”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是黏着语素,作自由语素使用的情况较少。由表四可见,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随机抽出的三百条语料中,“皮”的本意达223条,约占74%,而“皮”的其他含义所占比例非常小,很多含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暂时还没有收录网络用法的语料,可见该语料库在收集语料方面比例失衡,其更新速度有待提高。此外,从笔者收集的语料看,部分都是具有一定专业学术类的句子,间接说明该语料库所选语料稍稍脱离日常生活所用的现代汉语,这是其语料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

四、正确对待“皮”这类网络新词

网络词汇千千万万,“皮”只是其中一个,至于这些网络词语会在词汇的长河销声匿迹,成为一粒沉沙,抑或是脱颖而出,丰富现代汉语的多样化,这些还仍需时间的验证。虽然一些网络词汇仍存在诸如术语多、外语词汇多和等义词多的现实问题,社会上对网络词汇所持的态度观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专家认为,网络词语鱼龙混杂,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要求,应当减少使用,有的专家认为网络词语新颖幽默,反映时代的新动态和价值观,应该予以接受。笔者认为,应以包容的心态、冷静的判断看待网络新词。网络语言属于语言,也同样遵从语言的发展规律,并不是流行的、爆红的,就能被传承下去,语言词汇的发展有固有的发展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面对词汇的误用、错用、滥用问题,还要进行积极的规范与引导,只有充分尊重词汇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规律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保留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词汇和新用法,让其进一步传播,及时剔除一些偏离语言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词汇,确保语言的纯洁性,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五、结语

虽然网络语言的发展才二十年左右,其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小觑。本文通过网络调查的方法,首先研究“皮”在各大搜索引擎中出现的频率,观察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的意义分布,其次对比了网络词典对“皮”的传统解释,以及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收录的与“皮”有关的语料,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网络词汇丰富了现代汉语的用法,所以网络词典和网络语料库应当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注入新的词汇血液,帮助人们更好地查阅和学习。另一方面,人们应当以宽容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网络新词、热词,净化网络环境,丰富语言词汇,和谐发展,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谢新暎.从网络词汇看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44-47.

[2]李润生.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探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2):47-49.

[3]杨国旺.从网络词汇的产生演变看其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2009(02):60-61.

[4]吴礼权,潘海峰.网络词汇成活率问题的一点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3):51-57.

[5]刘凌宇.解析网络新词“屌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1):87-89.

猜你喜欢
语素现代汉语词典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