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人船首进南极海域

2018-12-09 02:57
水上消防 2018年1期
关键词:国际海事组织沉船螺旋桨

在万里之遥的南极海域,来自中国的首款海洋测量专用无人船M80,近日伴随“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破冰逐浪,出色地协助中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建站的锚地测量工作。据介绍,M80历时14 h完成5 km2海域多波束全覆盖海底地形测量,不仅填补了中国在南极重点区域的考察空白,而且展现了无人水深地形勘测的中国创新实力。

全球首个3D打印船舶螺旋桨诞生

荷兰达门造船集团近日在位于霍林赫姆的船厂总部举行了一场揭幕仪式,全球第一个被船级社认可批准使用的3D打印船舶螺旋桨WAAMpeller揭开了神秘的面纱。WAAMpeller由达门集团、德国螺旋桨制造商Promarin、软件巨头Autodesk和鹿特丹增材制造实验室RAMLAB合作研发。法国船级社(BV)在测试阶段参与其中,通过严格的试验来验证3D打印螺旋桨的适用性。据了解,此次制造的螺旋桨原型直径为1.35 mm,重量达到400 kg,材料为镍铝青铜合金(制造船舶螺旋桨的常用材料之一)。这款3D打印的螺旋桨是基于Promarin的三叶螺旋桨创建的,能够与Damen造船厂生产的Stan 1606型拖船兼容。 RAMLAB研究人员此前表示,3D打印技术是制造螺旋桨概念的一个根本改变。

中国船长获IMO授予的国际奖项

国际海事组织近日授予中国连云港海事局船长卢国强 “2017年海上特别勇敢奖”,以表彰他在极其恶劣的海况下历时18 h营救7名遇险船员的英勇行为。据了解,“海上特别勇敢奖”由国际海事组织每年评选一次,主要表彰那些在面临自身失去生命的危险情况下,采取特别勇敢的行动,以超乎寻常的勇气,设法救援海上人命、防止或最大限度减小对海洋环境损害的人们。

国际邮轮协会:2018年推出27艘新邮轮

国际邮轮协会(CLIA)发布《2018年邮轮业前景》报告显示,邮轮业在未来一年仍将保持在积极增长的轨道。根据《2018年邮轮业前景》预测,将有2 720万名乘客在2018年出游。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国际邮轮协会计划在2018年推出27艘新的远洋邮轮、江河邮轮和特种邮轮。在全球范围内,邮轮业的支出总额为1 260亿美元,拥有100多万名全职员工,他们的收入为410亿美元,比前几年有所增加。

中国代表当选国际海事组织理事会主席

2017年12月7日,国际海事组织理事会第119届会议在伦敦总部召开。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张晓杰副司长当选为会议主席。这是我国代表首次当选理事会主席。理事会是国际海事组织的重要决策机构,在大会休会期间履行大会职能,审议该组织战略规划、预算、人事以及成员国审核等重点议题。继我国高票连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后,张晓杰的当选,再次体现了在海事领域国际社会对我国的高度认可。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调研京杭运河杭州段航运情况

2017年11月28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一行赴杭州调研京杭运河杭州段航运情况,副省长高兴夫、杭州市市长徐立毅、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等领导陪同调研。李小鹏部长一行乘船考察了京杭大运河三堡船闸至武林门段,听取了杭州市航道基本概况以及三堡、新坝、富春江船闸相关情况,浙江省航运对运河经济带建设的推动情况以及全省水运复兴工作情况的汇报。李小鹏部长重点询问了京杭运河二通道建设情况,并指出,利用好发展好运河浙江段意义重大,下一步要积极推进运河的提升改造,进一步发挥大运河黄金水道作用。

我国船企首次采用超高压环保技术承修大型邮轮

2017年12月19日晚,长204 m、载重吨35 265 t的“海洋之梦”外籍邮轮,进行为期19天的维修后,从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驶出。“海洋之梦”邮轮已有36年的船龄,这是该轮首次到中国维修,是浙江修船企业首次进行全方位修理邮轮,也是我国修船企业首次采用超高压环保技术承修的大型邮轮。

长江上首家“扫码岸电系统”正式启用

2017年12月21日,宜昌市交通运输局与国家电网宜昌供电公司在三峡游客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启用宜昌港扫码岸电,标志着长江上首家“扫码岸电系统”投入使用,宜昌破解港口岸电推广使用难题翻开了新的篇章。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是减少船舶污染排放的重要措施,也是践行长江大保护、服务民生、解决航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矛盾的具体体现。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和电能替代工作目标,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力争2020年实现标准化的智能港口岸电全覆盖。

无人船技术系统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

2017年12月14日,大连海事大学举行了2017年度科技创新大会。会上,“无人驾驶船舶技术与系统协同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将对无人驾驶船舶开展全面系统研究。该研究院由大连海事大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级社、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建设。据了解,近年来,大连海事大学大力倡导科技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环境,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在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舶操纵模拟器、轮机模拟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航海电子海图等领域成果丰硕。此次大会回顾了近三年学校科技工作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从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打造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规划等9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全面加强航运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近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航运公司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全国海事系统各单位大力推动航运公司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引导企业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通知》强调,各单位要加强监督检查,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公司监督检查、船舶安全监督等方式,加强对航运公司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公示、教育培训及考核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督促制度的建立、落实工作。

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科研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由烟台打捞局承担的交通运输部“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探测、起浮技术及装备”科研项目通过部专家组验收,标志着我国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解决了我国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过程中面临的沉船探测、起浮等核心问题,重点突破了大吨位沉船水底姿态探测、沉船船体损伤高清晰观测等重大关键技术。

猜你喜欢
国际海事组织沉船螺旋桨
中国连续第17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沉船的启示
船用螺旋桨研究进展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船模螺旋桨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海底沉船
电子航海在台湾海峡航海保障体系中的应用
高质量提案对国际海事组织立法的影响力
沉船事件仍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