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口语中应答协调一致现象的认知研究

2018-12-10 11:24黄宗
现代语文 2018年8期
关键词:描写解释

黄宗

摘 要:前人对现代汉语口语中应答协调一致现象的描写以及认知解释不够充分。研究发现,现代汉语口语中应答协调一致现象的认知理据是经济原则,并尝试借用认知心理学的“启动效应”论证应答协调一致模式是最为经济省力的,从而解释了那些看似不符合语法规则的新用法的深层认知理据。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旨在强调发现、描写以及解释新的语言事实对于语言发展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应答协调一致 经济原则 启动效应 描写 解释

一、前言

现代汉语中有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词,如:个、只、位、匹、根、次、趟等等,称为量词。用于人的量词还有敬谦之说。比如量词“位”,只能用于敬称。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可得以下信息:位,量词,用于人(含敬意)如:诸位、各位以及家里来了几位客人等等。

(1)我们村就我一个研究生。

(2)我们导师带了我们两个研究生。

而不能说,

(3)*我们村就我一位研究生。

(4)*我们导师带了我们两位研究生。

例(1)和例(2)是日常生活中所能听到和说过的话语,而例(3)和例(4)是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的,因为量词“位”只能用于敬称,不能用于说话人自身一方。但有时敬称量词“位”也会用于说话人自身一方。

陆俭明(2007)发现了“位”这一量词的新用法。如:

(5)此例是发生在在餐馆大厅迎候客人的服务员和用餐者之间的对话:

服务员:“您几位?”

用餐者:“我们四位。”

陆俭明首先发现有时我们会用“位”这一敬称量词来指称包括说话人在内的几个人。然后陆教授对这一新用法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情况下,问话者用什么量词提问,答话者就会倾向于用什么量词来作答。

另外,陆俭明(2007)在文中提到,现代汉语趋向动词中的“来/去”在问答之间也有应答协调一致的现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来”表示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而“去”表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如来宾;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从成都去重庆。可是,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比较熟悉以下情景:妈妈正在厨房烧菜,在远方求学的儿子打来电话,儿子和爸爸说了几句以后提出要和妈妈说几句,然后就会出现以下对话。如:

(6)爸爸:儿子电话,过来接一下。

妈妈:就来就来!

按照趋向动词“来/去”的规则用法,妈妈应该是从说话时妈妈的所在地到电话旁,应该用“去”。在此情景当中,为什么妈妈会选用动词“来”而不选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的动词“去”呢?其中看似不符合汉语的传统语法规则的现象是真的不符合规则呢,还是有什么深层次的原理据呢?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是应该引起重视并且加以解释的。

此外,笔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语言现象。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所说的土话是赣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在修水县,当两个熟人傍晚在街上相遇时,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来相互打招呼。如:

(7)A问:吃晚饭了吗?

B答:吃了。

(8)A问:过夜了吗?(义为“有没有吃晚饭”。)

B答:过了。(义为“吃了”。)

从此例中也可以看出,如果问话人用动词“吃”来提问,答话人也会用“吃”来作答;如果问话人用动词“过”来提问,答话人也会用“过”来作答。

再看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在饭馆点餐时,经常可以听到发生在用餐者和店老板之间的对话。如:

(9)用餐者:老板,要一碗炒粉。

老 板:炒粉要辣椒吗?

用餐者:要。

(10)用餐者:老板,要一碗炒粉。

老 板:炒粉放辣椒吗?

用餐者:放。

此例中,老板用炒粉来提问是因为用餐者上文提到了炒粉,而用餐者对老板问题的作答,非常明显地是老板用“要”字提问,用餐者就会用“要”字作答,而如果老板用“放”字提问,用餐者就会用“放”字作答。

此处需要特殊说明的一点是,以上所有例子皆是日常生活中的语料。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不用问话中的词答话,而是用符合语法规则的词进行作答的情况,也就是应答不一致的语言现象。笔者认为,这种符合语法规则的现象和看似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现象是正常的和可解释的,因为在一个新用法彻底取代一个传统的用法之前肯定存在一个两者共存的时期。

从以上这些例句中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口语中确实存在着说话者用什么词提问,答话者也倾向于用同样的词来作答的语言事实。陆俭明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应答协调一致性原则,因为本文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所以称之为应答协调一致现象。在已有研究当中,陆俭明(2007)首先发现并且描写了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次,陆俭明从语用学的角度提供了解释,认为这种看似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现象是应答协调一致性原则让位于礼貌原则的结果。以上解释是从特定情境出发,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但是也还有可以改善和提高的地方。首先,已有的解释内容不全面,除了量词“位”的新用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释以外,趋向动词“来/去”等等其他的类似语言现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描写和解释。其次,解释的角度也有可改善之处,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人类认知的角度予以解释。已有解释将语用学中的会话原则作为解释的出发点,但是并没有回答以下三个关键问题:1.现代汉语口语中为什么会出现应答协调一致性的语言现象?2.这种看似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现象出现的认知理据是什么?3.为什么说或者怎样证明应答协调一致性模式是最为经济省力的?

陸俭明注重对此类现象的描写以及提供了部分解释,并提醒读者要注意对新的语言事实以及语言现象的挖掘。笔者认为,这种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肯定有其认知理据。所以本文,延续陆俭明的思路,从认知经济的角度出发,试图从人类选择语言时的认知层面对这类现象的认知理据进行探讨,以期将这种现代汉语口语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带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尝试为这种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二、经济原则与语言选择

语言中的经济原则是由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Andre Martinet)在其力作《语音演变的经济原则》中提出的。他(1995)指出:“经济原则不是简单的‘省力气、而是语言中的‘作用力的综合”。他认为:“使得语言发展变化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人类表达和交际的需要,另一种是人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的自然惰性。这两种力量处在矛盾和冲突之中,矛盾的结果是使语言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从理论层面来看,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表达这些新生事物,人类不得不创造新的或者更为复杂的语言单位。但从实践层面来看,由于人类的惰性要求在语言选择的过程之中,尽可能选择说话人省力的,熟悉的和习惯的表达方式,所以,人类更愿意借助语言体系中已经存在的语言单位或者通过已有单位的组合来满足新的表达需要,进而使得语言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复合词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如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要表达“网民”这个较新颖的概念时,不是重新创造一个词,而是在已有词汇“citizen”和“net”的基础上复合出“netizen”这个词。汉语也是一样,网民由网络和公民复合而成,简简单单的两个为我们所熟知的汉字却表达了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对“网民”这一概念,现在比较公认的一个定义如下:“网民”主要是一个从网络使用者的行为效果来阐释的概念,在个体自我意识上、对使用网络的态度上、网络活动的特征上以及网络活动的行为效果上等表现出一定特点的使用者才可以被称为“网民”。由此可见,人类的惰性和表达的需要总是能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使得人类既能准确无误的表达新生事物,也能付出尽可能少的精力。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J.)(2000)提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选择语言的过程。”根据这一观点,说话人所产出的话语实则是其对语言进行选择的结果。在选择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而放弃另一种语言形式时肯定有其理据。如若多种语言表达形式都可以满足人类表达的需要,那么人类更加趋向于选择更加经济省力的那一种,因为这样既满足了人类表达和交际的需要,也允许说话者在生理上和精神上更加省力。故笔者认为,现代汉语中量词的新用法以及上文提到的其他例子,它们产生的认知理据都是认知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在人类语言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论及古英语与当代英语的区别时,Evans and Green(2006)提到以下几点差异:第一是词义的变化;第二是古英语有一个格体系,而现代英语除名词所有格外,并没有严格的格体系;第三是古英语中定冠词不仅有格范畴而且还有性范畴,而现代英语没有以上两个范畴等等。以上证据显示,当代英语的语法体系整体上比古英语、中世纪英语简化了不少。在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中,比较显著的一點是,现代汉语中的代词系统明显简化。总之,笔者认为,语言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语法体系越变越简化,这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因为人的认知或者交际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不然那些未能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不可能这么顺畅地与他人交际。

三、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priming)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

“早在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家们就开始研究短暂呈现过的单词对后来的再认任务所产生的影响。”(Robert L. Solso,2007)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一个单词,例如“医生”(DOCTOR),然后呈现一个与之相关的词“医院”(HOSPITAL)。之后,被试被要求辨认出第二个单词。对照组中,另一个被试先看到的是另一个词,如“桌子”(TABLE),然后同样被要求辨认出“医院”(HOSPITAL)。如果被试受到先前的刺激,即“医生”这个单词的启动效应的影响,那么他辨认出“医院”的速度就要比看到“桌子”的被试更快。

维基百科中,启动效应被分为了积极和消极启动、感知和概念启动、重复启动、语义启动等八大类。其中重复启动是一种积极启动,又被称为直接启动,指的是当一种刺激被重复呈现时,被试的反应速度会更快。当这种刺激是相同或者类似时,可以通过测试被试对呈现材料辨认的准确率以及反应时间来说明被试是否确实受到了先前呈现材料的启动效应的影响。笔者根据启动效应,将答话内容与刺激的相似度及其与经济程度的关系分析如下:

经济程度:答话与刺激完全相同>答话与刺激在同一个概念域>答话与刺激不在同一个概念域

经济程度越高,越经济省力,相反,经济程度越低,越不经济省力。

本文所要研究的应答协调一致现象当中,答话者所接收到的言语刺激会影响答话者的言语选择过程以及选择内容。在能满足交际功能的前提下,答话与问话中的词语完全相同是最为经济省力的,所以在口语中这种应答协调一致也就受到了人类的青睐。

四、经济原则和启动效应对应答协调一致现象的解释

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对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作出选择,是有其认知理据的。有时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语用功能,所以选择某种特定的语言形式。而在有些情境下,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可以满足当前的表达需要,这时,人类往往倾向于选择更为经济省力的表达方式,这是人类的认知规律使然。

笔者发现,应答协调一致现象基本出现在比较随意的口语当中,在比较正式的书面语当中是很罕见的。这也是符合人类语言发展变化规律的。一般语言发生变化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从个人的口语当中开始的,紧接着被小部分人群接受,然后被这个语言社团的大部分个体所接受,最后成为约定俗成的、固化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一个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发展过程。笔者在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应答协调一致现象以后认为,这种看似不符合语法规律的语言是由认知经济性引起的,符合人类整体的认知规律。另外,本文引用认知心理学的启动效应来说明应答协调一致性是最为经济省力的。

本文前言中提到的例(3)和例(4)不能单独说,因为不符合汉语的传统语法规则,但是在问答对话当中却可以接受,如例(3)可以用来回答如下问题:“你们村里有几位研究生呀?”这时,问话中的“位”是一种刺激,对答话者的语言选择过程产生启动的影响,如果答话者用“位”来作答,就实现了答话与刺激完全相同,是最为经济省力的。例(4)则可以用来回答:“你们导师带了几位研究生呀?”这一问题。同样地,问话中的“位”是启动刺激,可以促使答话者选择与刺激相同的、更为经济的话语来作答。另外,对例(3)和例(4)的认知探讨也说明了敬称量词“位”这一新用法一般出现在回答他人的提问当中,是由于受到了提问者所提问题的启动或影响而导致的,而且这种启动属于笔者上文提到的答话与刺激完全相同的这种类型。例(6)中,妈妈可以用“去”,但是根据上文提到的答话与刺激的相似度及其与经济程度的关系可知,用“来”比用“去”更加经济,因为用“来”时,答话与刺激完全相同。在例(7)中,问话者如果使用动词“吃”,答话者因为受到了刺激“吃”的启动,所以用相同的动词“吃”来作答是最为经济省力的。例(8)中,老板直接用炒粉作答,也是收到用餐者话语的启动的影响,紧接着对于动词“要”和“放”的选择也是非常明显地受到老板问话中动词的启动效应的影响。

丹麦语言学大师叶斯柏森(1924)认为:“语言的历史表明,变化在过去是不断发生的,在一个时期被认为是语法错误的说法,在下一个时期可能会成为正确的。”

在此,笔者想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以阐明对语法规则与用法之间的关系:

我想:语法规则本是无所谓正,无所谓误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就是说,世上本无语法规则,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语法规则。

所以,对待这些新的语言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充分描述并准确解释它,而绝不能仅仅将其视为特例,更不应该对其视而不见。今天的语法就是昨天的用法,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对于理解明天的语法规则以及语言演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本文从认知经济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口语中应答协调一致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应答协调一致现象出现在相对比较随意的口语当中,书面语中较为罕见,这种协调一致现象是符合认知经济原则的,即在满足人类表达和交际的需要的前提下,选择一种更为经济省力的表达方式,使得语言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笔者借用认知心理学的“启动效应”验证了应答协调一致模式与其他表达方式相比,是最为经济省力的。语言一直处于发展变化当中,对新的语言事实的挖掘与描写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万丈高楼的平地,所以对这些新的语言事实加以描写并为其成因作出解释都是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加强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本文只是踏出了尝试的第一步,日后需要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陆俭明.从量词“位”的用法变异谈起[J].语言科学,2007,(6):33-35.

[2][法]A.Martinet.Economie des changements phonétiques[M].Berne,Francke,1955.

[3][比]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英]Vyvyan Evans & Melanie Green.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2006.

[5][美]Robert L. Solso,M.Kimberly MacLin &Otto; H.MacLin.認知心理学[M].邵志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丹]Otto Jespersen.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24.

猜你喜欢
描写解释
金仁顺短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关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重点问题的思考
少点叙述,多点描写
大学英语阅课教学中的3+1
关于近地天体撞击地球原理的猜想
尤袤诗作遴选赏析
关注细节,成就语文课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