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黛力新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2018-12-11 06:50刘得水李丽波兴桂华张晓杰高志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黛力新艾司西普兰

刘得水 李丽波 荣 华 兴桂华 张晓杰 高志影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161000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日益加剧,脑卒中的发病人数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1]。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较为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之一,PSD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以及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2]。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应及早治疗,减少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利于患者早日康复[3]。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是卒中后抑郁诊治的关键[4]。本研究2016年3月~2018年3月通过对艾司西酞普兰与黛力新联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6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分析,以期为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MRI或头颅CT确诊且符合脑血管病脑梗死的诊断标准[5]。(2)符合《国际疾病分类( 第10 版) 》抑郁症诊断标准。(3)患者意识清晰,能够配合医生检查。(4)本研究之前未服用过抗抑郁类药物。排除标准:(1)患有脑器质性病变者。(2)既往精神病史或精神病家族史。(3)存在意识障碍、耳聋、失语、失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4)患躯体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和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黛力新),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3±4.2)岁;平均病程(2.6±1.2)年;研究组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2.1±3.9)岁;平均病程(2.5±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依据脑卒中治疗指南予以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康复训练指导和心理辅导。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H.Lundbeck A/S公司,H20150164),初始剂量10mg/d,早饭后服用,酌情加量,剂量范围为10~20mg/d,同时加服黛力新(H.Lundbeck A/S公司,H20130126),每次1片,每日两次;对照组单独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用法与用量与研究组相同。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6周。

1.3 评价标准[3]

(1)采用HAMD 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抑郁程度进行评价,HAMD 总评分≤7分为无抑郁症状,>7 ~ 17分为轻度抑郁,>17 ~ 24分为中度抑郁症,>24分为严重抑郁。(2)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对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3)临床疗效:评定依据治疗后HAMD减分率,减分率高于75%为痊愈,减分率在50%~75%为显效,减分率在25%~50%为有效,减分率低于25%为无效。(4)神经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两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两种神经细胞因子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4、6周后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对照组 32 26.58±4.32 17.34±3.01 15.63±2.86 12.48±3.45研究组 32 26.65±4.27 15.54±3.28 12.35±2.57 8.93±3.17 t 0.065 2.287 4.826 4.286 P>0.05 <0.05 <0.01 <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4、6周后NIH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对照组 32 12.35±2.25 10.73±2.38 8.95±2.54 7.21±1.99研究组 32 12.30±2.18 9.39±2.27 7.31±2.23 5.95±1.82 t 0.090 2.304 2.745 2.643 P>0.05 <0.05 <0.01 <0.01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对照组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9%;研究组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两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20)。见表 3。

2.4 两组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GF和BDNF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4、6周后NGF和BDNF表达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NGF和BDN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5。

表4 两组患者血清NGF表达水平比较(± s,ng/mL)

表4 两组患者血清NGF表达水平比较(± s,ng/m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对照组 32 6.57±0.77 7.32±0.64 8.24±0.87 10.19±1.02研究组 32 6.53±0.72 8.15±0.51 9.98±0.79 13.37±1.18 t 0.215 5.737 8.376 11.533 P>0.05 <0.01 <0.01 <0.01

表5 两组患者血清BDNF表达水平比较(± s,ng/mL)

表5 两组患者血清BDNF表达水平比较(± s,ng/m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对照组 32 9.13±1.75 10.54±1.61 11.59±1.53 13.25±1.54研究组 32 9.05±1.69 11.31±1.58 13.58±1.38 16.13±1.67 t 0.186 1.931 5.464 7.172 P>0.05 <0.05 <0.01 <0.01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有3例头晕,2例头疼,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6/32);研究组有2例头晕,2例恶心呕吐,1例便秘,不良发生率为15.6%(5/3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P=0.740)。

3 讨论

PSD是脑卒中后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并发症,PSD患者临床表现较多,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悲观、烦躁、失眠、全身疲劳、缺乏积极性及认知功能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厌世和自杀等危险行为[6-8]。研究表明,我国PSD的发生率为30%~75%,抑郁患病率与脑卒中后时间有关,卒中后3~6个月为抑郁的高发期,但卒中后3~5年仍然会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9]。目前对于PS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脑血管病灶破环了与情绪有关的神经环路,使得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腺素水平下降,导致卒中患者并发抑郁;二是患者脑卒中后交流障碍、肢体活动受限、社会角色改变等引起心理调节障碍所致[10-11]。

艾司西酞普兰系西酞普兰的左旋异构体,是一种高选择性的SSRI类抗抑郁药[12]。艾司西酞普兰对突触间隙5-HT具有较强的再摄取抑制性,具有起效时间快、抗抑郁作用强等优点,此外其对干细胞色素P450酶无任何影响,对钠、钾、钙等例子通道亲和作用很小,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较好[13]。黛力新为复合制剂,其含有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两种成分[14]。氟哌噻吨为多巴胺受体拮抗药,其可起到促进机体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的作用,美利曲辛能够起到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作用,提高突出间隙去甲肾上腺素水平[15-17]。黛力新中的两种成分可以协同发挥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从而发挥良好的抗抑郁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6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1.9%,研究组对于卒中后抑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卢伟明[18]研究相似,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HAMD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的HAMD和NIHSS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公维谦等[1]研究相似,其观察组HAMD评分为(10.27±5.08),其神经营养因子NGF和BDNF血清中表达水平与PS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脑卒中的发生会使二者合成减少,削弱对神经细胞的保护[19]。对两组患者神经营养因子NGF和BDNF的检测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NGF和BDNFF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的血清NGF和BDNF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黛力新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黛力新艾司西普兰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神奇的“艾司”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