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kamid微创填充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实验研究

2018-12-14 05:20刘立立曲学玲黄鑫柴丽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尿道微创膀胱

刘立立 曲学玲 黄鑫 柴丽娅

本课题通过建立实验性大鼠压力性尿失禁模型,采用Bulkamid微创填充治疗大鼠模型,观察治疗效果。通过以上研究,将揭示Bulkamid微创填充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社会意义。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对象 选取80只3~4 个月的雌性孕鼠,实验对象均为SD大鼠,为大鼠的一个品系,1925年,由美国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 Dawley)农场用Wistar大鼠培育而成。其毛色白化。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效及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实验。

1. 2 方法

1. 2. 1 大鼠压力性尿失禁模型的建立 观察孕鼠分娩,产后立即用气囊扩张阴道4 h模拟第二产程延长时胎头对盆底及下尿道的压力,待手术完全恢复后,采用喷嚏负荷试验观察有无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1. 2. 2 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 准备好尿动力学检查仪器后按50 mg/kg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后,固定,75%酒精消毒尿道外口,采用眼科镊将尿道外口轻轻提起使其尿道拉直缓慢插入硬膜外导管约2~3 cm,打开三通管使液体缓慢流入大鼠的膀胱,仔细观察尿道外口,一旦尿道口有尿液溢出立即记录大鼠最大膀胱容积、漏尿点压指标。

1. 2. 3 Bulkamid微创填充注射治疗大鼠压力性尿失禁 将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Bulkamid技术治疗组)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40只。实验组使用注射器将水化填充剂注射到大鼠模型后尿道或膀胱内口黏膜及肌层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通过喷嚏负荷实验、尿动力学检查,检测注射后大鼠最大膀胱容积,最大漏尿点压及喷嚏负荷实验阳性率。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大鼠最大膀胱容积、漏尿点压及喷嚏负荷实验阳性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获得科学有效的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制备技术,成功制备了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实验组大鼠最大膀胱容积、漏尿点压及喷嚏负荷实验阳性率分别为(1.21±0.25)ml、(24.20±3.35)mm Hg、12.5%(5/40),均分别优于对照组的 (0.83±0.13)ml、(17.90±3.40)mm Hg、42.5%(17/40)。见表 1。

表1 两组大鼠各指标比较[ ,n(%)]

表1 两组大鼠各指标比较[ ,n(%)]

注 :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指标 实验组(n=40) 对照组(n=40) t/χ2 P最大膀胱容积(ml) 1.21±0.25a 0.83±0.13 8.5 <0.05漏尿点压 (mm Hg) 24.20±3.35a 17.90±3.40 8.3 <0.05喷嚏负荷实验阳性 5(12.5)a 17(42.5) 9.0 <0.05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患者腹压突然增加(咳嗽、大哭、喷嚏、提举重物)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的现象[1]。目前女性发病率约为15%~60% ,国外报道的中老年发病率高达30%~55%[2],是影响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在我国随着人口进一步老龄化,压力性尿失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女性由于妊娠、多产次造成会阴肌肉松弛,影响尿道控尿能力;盆腔手术、阴道手术引起盆腔正常解剖结构改变,导致尿道控尿能力减弱;中年以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松弛,尿道黏膜萎缩以及过度肥胖或长期便秘,腹压增加,导致对盆底支持结构压力过大等原因均会造成压力性尿失禁。根据临床症状程度可将其分为3度[3]:轻度: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喷嚏时,不需要使用尿垫;中度:尿失禁发生在跑跳、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重度:轻微活动、平卧体位改变时发生尿失禁。目前,有很多女性认为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是年龄增长的一种正常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延误治疗,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重度尿失禁患者还要会因佩戴尿布不当,引起会阴部发生湿疹、皮炎,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甚至丧失劳动力,给精神上也带来创伤等。

目前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主要涉及非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大方面。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生物反馈、药物治疗等手段改善病情,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及年轻女性,使用范围较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阴道尿道膀胱颈筋膜缝合术、经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等,疗效较好,然而手术创伤大且手术中悬吊力度不易掌握,易出现矫枉过正,发生尿潴留。近几年注射治疗以其安全、简单、方便、创伤较小、在门诊即可施行的优点日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它是将药物或化学制剂注射到后尿道或膀胱内口周围黏膜下及肌层中使尿道腔变窄拉长和缩小,从而提高尿道阻力关闭尿道内口以有效控制尿流[4,5]。

目前在注射治疗中,远期疗效好,花费成本较少,安全的组织材料仍待发现。理想的填充试剂应具有低免疫原性、无毒性、较低过敏原性、有效性与局部解剖结构相一致性,且注射后与局部组织相结合只有很轻微的炎症等特点。

综上所述,Bulkamid微创填充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今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为Bulkamid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今后,可以为大量的患者提供安全、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缩短住院和康复时间,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健康,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猜你喜欢
尿道微创膀胱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男性急性钝性尿道损伤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长段外伤性球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术的有效性和注意事项
膀胱镜的功与过
陌生的尿道肉阜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