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作文教学之我见

2018-12-14 10:35杨秦广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文章作文

杨秦广

【摘 要】

现在随便翻看学生的习作,有的洋洋洒洒、肆意流淌;有的海阔天空、高屋建瓴;更有甚者七拼八凑、胡乱嫁接。没有“我”在里面、没有真情实感,读他们的文章,如鱼刺在梗,难以下咽,换言之,文章没有了真实,失去了自我。毫不讳言,在当今中考形势下,许多语文教师急功近利,引导学生求新、求美、求深、求好、求精,希望学生的作文符合自己的标准、符合作文的套路。于是,有的学生就开始迷失自己、丧失自我,虚飘起来。尽管语文的天地是辽远的,作文的天空是广阔的,但不要忘了:真实才是作文的生命,自我才是作文的灵魂。敬请留住作文真实、自我的根,让学生在真实的舞台上,演绎自我作文的精彩。

【关键词】

作文 作文教学 真实 自我

一、正确反思,找准症结之所在

学生缺乏厚实生活素材和情感积累的引领。虽然作文来源于生活,但现实是学生基本被禁锢在校园内,即使节假日也因安全等因素学生失去了外出研学旅行的机会。这一点在我们农村地区表现的就更加明显,学生周日下午至周五在校上课(寄宿制学校),周六和周日上午基本被大量作业所覆盖。寒暑假考虑到溺水、泥石流、交通等农村实际安全因素,学校只能要求让家长在家看管好孩子,履行监管职责。(为了生计)于是很多时候家长要么一把锁将学生锁在家中,要么就一块手机让其安静的无奈之举。学生无法亲近自然、走进生活、深入社会,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观察、思考、感悟、积累的能力就大大降低,写作自然就无材料运用、不会表达感情了,因此写作文就成了胡编乱造、网上下载、抄袭优秀作文选的不二之选。

二、立足实际,大胆进行作文教学实践

(一)让学生愉快的走进写作之门

1.寻找亮点,用鼓励催开兴趣之花。以前学生写不好,我看到的只是缺点,学生换来的也多是批評,那无异于雪上加霜。现在,我努力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努力及时的给予他们表扬。对于问题则以建议的形式委婉指导,并鼓励“如果改进,你会写得更好。”并且在班上更是大加表扬,突出的更是展评鼓励。看到学生逐渐对作文有了笑脸,我的心中也逐渐有了希望。就这样让兴趣慢慢回归。

2.榜样示范,引发真心读书的热情。欧阳修曾说:“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若学生乐于读书、善于积累,便有了一颗文心。我让写作突出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既鼓励了他们,也指导了其他。很多学生都谈到了读书积累的重要性,我便适时将其作用夸大。并让其他人用心去试试,读书笔记不做硬性要求,但要真心去做。此外,我借助现代文阅读教学,点拨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及怎样从读文章中学到写作知识、思考写作。当节假日来临,我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家庭小书房,把读书的热情和兴趣延伸到家庭,让书籍走进学生生活,让知识滋润学生的心田。

3.周记、日记要求机动灵活。二者在要求上放宽:如果本周你实在写不出你满意的文章,你可以写片断或下周补上;若有文可写也可以多写,无文可以一两句带过,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当然,对于那些偷懒的,还要适加督促,只要写真写实即可。

(二)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才是最美的

1.鼓励创新,寻求生动表达不错,但不能脱离真实的载体:你所选的素材应是真实的;你所抒发的情感应是真挚的;你所说的话应是代表你的心的。学生的作文语言一时不精彩不要紧,但要真实。语言出彩是可以慢慢积累训练的,但一旦假话连篇,没了真实那后果更可怕。因此,建议鼓励学生写随笔、日记不要过多在意字数、任务,只要是真实的积累就好。鼓励学生真实的谈自己的想法、看法,老师不要给他们制造顾虑。我想,久而久之,真实自然会回来。

2.朴实的,不一定是不好的。读读老舍等大家的文章,很多都是朴实无华中传递着心灵的声音。朴实的东西可能更真、更纯、更美、更有生命力。因此,我们指导学生语言,在追求华美之余,更应交给学生捕捉朴实的真谛,不要让表面的华彩吞噬了真实的灵魂。

3.把握想象的度。现在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的能力重点,但不能让想象使学生内心空虚,作文虚幻。想象也应是由真实的前提引发,谈理想、谈追求、谈憧憬——它不能成立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让学生体验到自我的才是最精彩的

1.别让我们的思想替代了学生的思想。语文阅读课堂是这样,作文教学也是这样。试想平时,拿过学生的作文,我们说的很多的一句话就是“这里应该这样写,你应该引发这样的思想……”等等。可能,我们的指导是对的,或者说会更有见地、更深刻。但是我们考虑过学生的实际吗?学生所考虑的与我们年龄段所考虑的会一样吗?也许人家学生就是要阐发那样的思想呢!正因为我们的替代和诱引才出现了一些少年老成的文章。也许,这并不是他们想写的思想,或者说本不可能由他们的经历所引发的思想。但为了迎合老师的思想或应试的思想,而埋没了自己,也就失去了真实:借鉴别人的文章,吸收别人的思想,装成熟,造深刻。谁之过?我不说。

2.别让我们的指导限住学生发挥的空间。作文教学教什么?就是教作文啊。于是写前我们就开始指导: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这些不是不应该。但我想,审题的目的就是明确写作要求不跑题,教学生抓题目的表现重点。立意就是给学生一个确立中心思想的引子。选材即帮学生梳理其生活的经历,选取表现典型。谋篇布局即怎样安排结构,组织全篇。我们不能超过引导的度而成了学生写作的代理者。但我们却常犯这样的错误:把各个方面讲的面面俱到,包括可能用的各种表现手法,其它文中的借鉴等等。好似,学生只要按老师指导的选择写作就可以,应很容易了。殊不知老师代步的越多学生自己的就越少,反而限制了学生自我构思发挥的空间。

3.别让模式束缚了学生。教无定法,写作也是。不同的思考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早已不再写八股文,所以,也不要让现在的种种写作模式,绑住了学生的手脚。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死套。不能让模式磨没了个性,磨没了自己的独特表现形式、表达特色。初接七年级新生第一次作文几乎都是:开篇议论一通,然后写几件事,最后由这些事我明白什么道理,三段式展开。很明显的模式味,毫无特色个性可言。

总之,我想在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时代,守住作文的真实,展示真实的自我,就留住了作文的根,就留住了心中那份美好的回忆,我们责无旁贷,您说是吗?

【参考文献】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故事》.福建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思想文章作文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