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究

2018-12-14 10:35孙启政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门神泥塑皮影戏

孙启政

【摘 要】

随着我国大力提倡民间传统文化教育,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如果将民间美术资源合理地开发并应用到小学美术教育中,不但能有效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觉文化感受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本文将对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进行初步的探究,希望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 功能

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学生美术教育中的基础,应以美术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美术教育,充分发挥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图像认识、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民间美术作为中国美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小学美术教育的课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当前,我国大力提倡传统文化教育,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小学学习阶段,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来增强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当学生拥有了正确和健康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不但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门神画》的教学设计为例,在课程开始时,我向学生们询问了过年时,你知道家里都有哪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在这些传统的文化习俗中,有没有人家里会贴门神呢?那你们又知道门神在传统文化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要贴门神呢?在听到了学生们的回答后,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多种多样的门神,并询问他们是否见过类似的门神。在认识了不同地区的门神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这些门神的不同,如颜色、题材、人物塑造、制作工艺等。接着,我以几幅典型的门神向学生们介绍了他们的不同之处,并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展示了不同门神的制作方法。同学了在了解这些内容后,感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别样魅力,纷纷想自己制作一幅门神画。在了解了学生们的想法后,我为学生布置了制作一幅门神画的课后作业。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同于其他美术形式,民间美术作为下层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利用民间美术的趣味性较强这一特点,有利于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喜爱。例如,在为学生们介绍皮影戏时,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我国经典的皮影戏动画片片段《指鹿为马》。这段惟妙惟肖的皮影戏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快速地带入进课堂的教学氛围。观看结束后,我引导学生认真回想,这段动画片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动画片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纷纷举手想要回答问题。紧接着,我开始向学生介绍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和发展以及它的制作过程。此外,我又向学生播放了一段由民间手工艺人操纵皮影戏表演的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皮影戏的表演方式的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像学生提问,通过观看这段视频,你们了解了皮影人物为什么会动了吗?想不想学习如何操纵皮影?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学道具,让学生体验皮影操作的乐趣。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还增强了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热情。

三、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民间美术与民眾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民间的住宅陈设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具,从祭祀供奉的用品到娱乐活动中的道具,用于装点节日的年画、窗花,以及民间日常娱乐消遣活动都是民间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一个民族民间文化的智慧结晶。将民间美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引入民间美术,不但能了解我们传统文化变迁的历史,还能拥有发现日常生活中美的能力。在学习泥塑这一课时,我就以美为切入点,教会学生欣赏日常生活中的泥塑、雕塑等。在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泥塑,展示民间手工艺人的著名作品。其中,我向学生重点介绍了一幅天津泥人张的作品《吹糖人》,和学生仔细分析人物的神情、动作以及表现形式等。学生通过赏析传统的泥塑人物写实作品,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人物表现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泥塑作品表现人物的艺术形式,形成正确审美感受能力,体会艺术家的创作情感和意图。此外,学生在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后,可以学会独立欣赏日常生活中的泥塑、雕塑等作品,逐渐提高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也应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精神,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尤其不能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授美术《剪纸动物》一课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展示多种动物的剪纸作品,并让学生举手投票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这是一幅生动的小狗剪纸,十分受喜爱。接着,我根据这张小狗的图片为学生提供示范,剪出了一幅一模一样的小狗。紧接着,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小狗图案的剪裁,要求他们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想象进行剪裁,不能和示范的小狗一样。这一提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拿起剪刀开始进行创作。在学生剪裁结束后,学生的作品大都想象力丰富、形式别具一格,我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这部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将民间美术运用于小学美术的教育中,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民间美术的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将民间美术运用到教学中来。

猜你喜欢
门神泥塑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民间美术——泥塑
门神想吃立夏饭
清代宫廷门神述略
宋志浩作品赏析
有趣的皮影戏
泥塑作业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门神年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