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语文预学探究

2018-12-14 10:35陈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预学于勒思维能力

陈成

【摘 要】

让学引思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而预学是很值得学生形成与具备的学科能力。有效完成预学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也会让学生在自主展开的探究过程中加深文本理解与感受。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让学引思 初中 语文 预学

以让学引思理念作为向导来构建初中语文课堂,尤其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预学能力,这会起到不错的教学效果。让学引思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而预学是很值得学生形成与具备的学科能力。有效完成预学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为学科教学的展开打下好的铺垫,这也会让学生在自主展开的探究过程中加深文本理解与感受,当教师在深入分析文章主旨内涵时,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门槛会降低,学习的综合实效会更高,这些都是对于教学过程带来的积极改变。

一、基于预学把握文本基本脉络

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一些非常好的小说类文本,有些是非常精炼的短篇小说题材,有的则是长篇小说的节选。无论是哪种形式,小说类文本的学习与了解都是丰富学生语言体系,拓宽学生认知范畴,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有提升的素材。在学习小说类文本时,很有必要首先让学生熟悉整个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而这部分学习内容通常可以以快速预学来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设定相应的预学任务,然后让大家以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形式完成。预学的方向和侧重点要有明确限定,首先,可以让学生在预学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基本脉络,明晰文章的整个故事情节,了解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让学生熟悉阅读文本,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这些都可以在学生仔细阅读范本的基础上完成,学生如果养成好的预学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会慢慢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提升。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在这篇小说中,主要的人物形象有三个:于勒、“我”以及菲利普夫妇(菲利普夫妇可以看成一个人物)。针对这篇范本的学习,教师在设置预学任务时可以进行灵活安排。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找出文本中与某一人物对应的语段和句子,通过对特定语段的分析,归纳出这个人物的在小说的特征。学生如果在预学时仔细阅读了故事,并且梳理了故事的脉络,了解了故事中的典型人物,这个学习内容可以很快完成。当学生明确了小说作品中的基本人物及人物性格特征后,这会为深入阅读奠定非常好的基础,教师再来引导大家分析文本时也更容易展开。

二、基于预学了解文章写作手法

基于让学引思理念展开的课堂预学工作,教师要给学生确立明确的预学内容和方向,让预学的作用可以充分得到體现。对于小说题材的教学而言,学生很有必要熟悉与了解小说作品的基本写作手法,了解其中的一些写作技巧,这样才能更深入的分析文本。因此,我们在给学生设置预学任务时,可以从这个方向出发,让学生领会小说作品采取的典型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让学生感受小说作品的感染力。这同样可以成为预学的一个基本方向,并且在完成这个任务时可以更深入的考察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对于让学引思理念的一种体现。学生如果对于各种常见小说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并不熟悉,教师可以相应给予指导,辅助学生预学的良好展开,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在让学生基于预学分析文本时,可以就小说人物创造的写作手法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到该种手法的实践作用,从而可以让大家今后在文本写作中尝试运用这些技法。依旧以《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为例,该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人物进行描写。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学时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最有代表性的一处对比,并且让学生指出对比手法有何作用。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必须仔细思考,要在读懂故事的背景下来感受与体会故事情境,同时,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预学方向,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学生感受文章的主题表达会更加容易。

三、透过预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有效预学会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基于让学引思背景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向。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预学任务,相应的融入一些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创设一些考察学生文本主旨理解方向的思考问题。可以是一些大的框架上的问题,也可以是相对更为细致的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解读。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提问,或者是什么程度的设问,设计好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预学的基础上来完成,这都是帮助学生更充分的熟悉文本,了解与把握小说作品的主题,形成更深刻的阅读体验的方法,这样才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更多收获,并且充分实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素养的锻炼。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故事后给学生设置这样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基于预学尝试解答,如,如果于勒叔叔此时是一个百万富翁,菲利普一家他们一家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于勒叔叔当时在船上认出了菲利普夫妇并希望能够相认,菲利普一家又会有什么反应?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以及最后所给出的答案,必然是从小说摒弃的金钱至上的观念出发的。预学阶段学生很可能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因此得出的答案也会各式各样。但是这没有关系,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这就是在慢慢将学生引向文本的主题,让学生可以思考文章的写作意图。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素养会有良好训练,自主阅读和独立探究的能力也会慢慢得到提升与构建。

【参考文献】

【1】郭建丽.读写互进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J】.好家长,2018(7)

【2】钟华文.浅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

【3】高秀芳.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8(4)

【4】罗媚娟. 基于初中语文课堂进行课外阅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

【5】郭书彬.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大课堂活动【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6】杨飞英. 使用初中语文音响教材的体会【J】.现代教育技,1999(03)

猜你喜欢
预学于勒思维能力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预学
有效预学,实现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