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018-12-14 10:35夏玲玲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辨性高中语文过程

夏玲玲

【摘 要】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国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在语文学习方面,尤其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学习来说尤为重要,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做题、看书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接下来,就结合我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经验,谈谈在高中阶段,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育指导方法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所以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養中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要从课堂阅读教学中入手,还要从课后教学过程中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更高的提高。以下从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出发,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老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做起。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会先让同学阅读一篇文章,然后花三四分钟时间,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对文章中人物和思想的理解。这样就能让同学们,在交流中增进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也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受到喜欢阅读的学生的影响,从而爱上阅读。比如说,我在给学生讲《沁园春·雪》的时候,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同学们开了一个交流会,让学生在读完之后,对该诗进行一定的思辨性讨论。在讨论之后很多学生对毛主席及他的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课后,学生们会去图书馆主动借阅毛主席的书进行翻看,就这样,我们班上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毛主席的作品。就这样,在交流之中,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对阅读的兴趣。

2.注重对课本内容的思辨性教学

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课文入手。阅读训练不一定要从课外入手,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教会学生大致的阅读步骤。比如在讲小说那一单元时,老师可以先给同学们讲小说的五大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时间、地点,让学生从这五个角度入手,找出小说中的关键信息。

比如我在给学生讲《边城》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先找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环境……对人物进行概括,最后再总结出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结合这个思路,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找到答案。这种目的性阅读,极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也能更好地发挥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作用。

3.进行定时的思辨性阅读训练

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得重视对学生阅读的训练,除了课内阅读,还要让同学进行一定的课外短文的思辨性阅读训练。因为在短文阅读训练中,学生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布置课后阅读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课外名著进行阅读,我会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后,选择书本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我经常要求学生读《红楼梦》,让学生对薛宝钗和林黛玉进行人物的评价,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让阅读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思辨式阅读教学中,多元的阅读内容,有助于更好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也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进对小说人物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对人和事物树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摆脱各种束缚与惯性。通过思辨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到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用宽阔的胸怀、多元的视野解读,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思辨与阐释。

4.进行拓展式阅读

新课标提出的理念是,老师要更好地利用教材。在这个过程中课后拓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可以在利用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传授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比如在讲授某个大作家时,老师可以对作家的背景和其他作品进行一定的介绍,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学常识。课文拓展不仅可以运用在现代文阅读上,也可以用在古文阅读上,我在给同学们讲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我结合了诗人王勃的其他作品与王勃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讲解。实现了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滕王阁序》寄托的感情,也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王勃怀才不遇的心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积极性。

【结 语】

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思辨性阅读教学是尤为重要的。通过思辨性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发。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辨阅读能力的培育,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辨性阅读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刘香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力求导触灵魂悟达境界【A】.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1)

【2】席丽新.创设情境 注重训练 有效生成——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谈【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6)

【3】李启民.“自主互动”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互动学习”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

【4】傅萍,康响英.基于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方法创新——批判性阅读四步教学法【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

猜你喜欢
思辨性高中语文过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摭谈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