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2018-12-17 09:34沈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城市景观低碳生态

沈玲

摘 要:生态文明不再是环保人士的呐喊,“低碳生态城市”概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十九大报告中就多次提到了有关生态文明的理论。以低碳生态为导向,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探索与研究,从中寻求低碳生态视角下城市景观设计的对策与思路,以此呼吁现代人对于低碳生态的再认识与再思考。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景观

近年来,人们对低碳生态城市景观探讨得十分热烈,有些观点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低碳生态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思考、多维度的整合,更需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框,从良性的生态平衡和资源投入产出的角度去进行城市景观规划,将低碳、生态、循环经济理念整合到城市景观设计中。

一、相关理论阐述

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各个领域在飞速地发展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发新能源,制定新政策,走低碳之路,中国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正摸索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纷繁的专业词汇里,如低碳城市景观、生态城市景观、绿色建筑、低碳生态城市景观,怎么来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最能促进低碳生态城市景观的发展呢?

(一)低碳城市景观

近年来,许多城市景观都已开展以低碳社会和低碳消费理念为基本目标的实践活动。低碳城市景观是以低碳理念为指导,通过在城市景观中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全球碳排放减少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模式。

(二)生态城市景观

迄今为止,国内外都没有对生态城市景观统一的解释,在各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会不自觉地将生态城市过多地倾向于绿色建筑。而建筑对生态城市的构成要素的影响是有限的,城市景观的生态化建设通过有效的建设方式,能创造更多的服务,满足能源、土地、用水、用材等方面的需求。但总的来说,生态城市景观,应充分有效地运用具有生态特征的技术手段,实现满足生态系统良性运转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需求的宜居城市景观,既要保证城市景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持续增长,更要保证自然和人工环境融合的城市景观不断发展,循环发展,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生态城市景观

自20世纪末以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日渐得到重视。这个概念是在“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强调控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城市规划建设目标,可以说是综合了低碳城市景观和生态城市景观的思想内涵,避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遭到损害,实现零碳排放量,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而使生存于生态系统之内的人和各种动植物不会面临生存危险,与自然高度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融合的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发展模式。因此景观在建设生态城市的作用中与绿色建筑互补,甚至高于绿色建筑的生态效益。

二、低碳生态视角下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性

城市的生态体系是我们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总是以耗尽资源与恶化环境为代价,于是使当今的地球变得多灾多难,可悲的是人们直到一而再再而三受到来自气候、环境变异的警告时,才开始警觉并思考。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深刻彰显了转变传统城市景观发展模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使得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景观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面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的种种危机,应改变人们追求奢华的观念,逐步走向低碳生态设计,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这是摆在中国设计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城市的低碳化和生态化发展,是解决世界气候和城市景观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供应和消费系统。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中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中国的城市景观必须选择正确的模式,既要保证中国的发展权,又要在发展过程中妥善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应开创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来实现我国乃至世界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自然生態环境和城市景观的生活质量。低碳生态的城市景观规划概念的崛起,带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理念,强调从良性生态平衡和资源投入产出的角度看待城市景观发展,要求城市景观在经济、社会、环境上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低碳生态城市景观的发展和建设关乎居住在其中的每一位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应通过构建公众参与机制,较好地发挥公众参与作用,通过群策群力,尽量满足民心民意;同时需要借用法律手段对地方城市景观建设进行合理的生态化评估和制度管理,减少建设对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城市的发展演变,城市规划工作者需要跳出原有的工作思维领域,探索并创造出适应新情况的概念、手段及决策模式。

三、低碳生态视角下城市景观设计的对策与思路

“低碳生态空间”的本质是跨维度的,它的界定以经济循环、控制排放、节约资源等目标为依据,它的决策工具所需要的科学分析维度跳出了传统的城市规划主流学科。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结合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内容,强调人和自然系统的整体协调,人的活动空间及模式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发展要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的平衡与共赢,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跳出单一的城市形态空间思维,从其他学科与专业引进新观念并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到城市空间规划中。

不同尺度的城市设计能实现城市景观低碳生态建设,应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及因此产生的城市病。在没有广泛公共参与的情形下,务必以刚性的手段来明确城市景观设计,才有可能改变现有局面。应将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提升到城市总体规划的高度,明确生态用地的格局与边界:生物栖息地的相对独立和低干扰性,迁徙廊道的连贯性,活动踏板的可达性是城市野生动物规划的主要内容,需明确保护城市生物栖息地系统及迁徙廊道;在城市景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打破规范的束缚,重视城市湿地系统及调蓄系统,明确地规划出净化湿地、截流湿地、调蓄湿地、雨水湿地等类型,保证城市水生态安全进行城市河道滨河湿地的退距及建设,并将人的活动纳入其中;山水之间生态廊道、生态桥梁建设,应协调考虑保证其连续性和可达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总体规划的生态格局定位:城市雨洪管理系统、雨水池的规划,能缓解沙漠化、垃圾和中毒等城市病症;生态元素的规划要遵循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間规律,必须依托已有城市景观生态元素,以廊道、楔形方式渗透进城市景观内部,实现生态体验全覆盖;公共活动空间是实现城市景观与人们互动的场所,要充分掌握其活动规律并进行正确的规划设计,提高城市景观的可达性与服务效率,将带状空间串联构建城市独立的空间网络、绿色出行系统;绿道的广泛发展、防护林与公共空间的整合,形成了贯通城市空间、连接城郊的绿道系统,成为非机动车游赏、绿道的组成部分,实现了城市居民希望在城市中能有一个独立的安安静静地在自然环境里享受惬意的空间的理想。

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生态构想,以物质形态具体落实到三维场景中,除了对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平面空间的落实,还包括材料和三维视野的控制:推广并完善乔、灌、草多层群落结构,恢复乡土植物群落,在有限的城市绿化土地中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本着生态效益第一的原则,扭转以园艺植物为主的错误趋势;片林的广泛应用是实现森林城市和城市林业的最佳手段,能成为周边气候的调节器、成为松鼠、喜鹊等鸟类的栖息地;硬质设施虽方便使用,但却是很多生态问题的罪魁祸首,应通过减少不透水地面面积、增加渗水地面、局部集中渗透等方法来改善并软化,或采用大面积绿化遮挡太阳辐射以减缓热岛效应;整合建筑后退绿地、组团绿地、宅间绿地,形成街角公园、邻里公园,实现公共活动空间的生态安全,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凸起或凹陷地形,丰富环境多样性,同时结合排水和收蓄雨水,营造区域小气候。

在低碳生态视角下的刚性规划能够为城市景观提供良好的生态体验和公共活动场所,在此基础上,政治和市场等弹性规划能够让城市景观迈向更高的生态文明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进行合理空间布局,减少土地和能源浪费;鼓励友好慢行,实现低碳、零碳化发展;明确节能减排任务,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流程中必须拓宽城市规划管理思维的幅度,引进生态资源承载力概念,帮助决策者科学分析适合城市景观发展的规模,通过科学方法把规划建议背后的利益平衡和取舍、如何平衡、如何协调等关键要素表述出来,这样才能有机会把握最多的理据,进而做出决定。

因而,应建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知识协作平台,在空间平台上建立具体的相关综合政策。要从宏观总体规划到细部设计全面贯穿以低碳生态城市主义来更新理论认识和规范实际行动的思想,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健康的城市化道路,全球低碳生态系统才有可能承载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率。

四、结语

未来城市发展只有充分运用低碳生态理念并使之贯穿于策划、设计、实施的全过程,才能将合理的规划、技术手段运用其中,使之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一大亮点,体现城市特色。严格地讲,低碳生态设计是一种设计策略的大变动,一种牵动诸多因素与问题的全球性思路,一种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与未来的文化反省。在决定城市未来能达到何等发展水平时(人口、经济、土地),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决策流程中,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探索可复制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路向,以确定适合城市发展的规模。

参考文献:

[1]叶祖达.低碳生态空间:跨维度规划的再思考[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汤敏,张朋伟,边春霖.生态城市主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3]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4]王守平.绿色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5]朱海玄,刘芳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伦理学基础研究[J].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作者单位: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环艺教研室

猜你喜欢
城市景观低碳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