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榧树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

2018-12-19 01:49俞飞飞陆丽娟郭新峰周军永孙其宝仇鹏飞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6期
关键词:黟县种仁单果

俞飞飞,陆丽娟,郭新峰,周军永,孙其宝,仇鹏飞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合肥230031;2.安徽省宁国市林业局,安徽宁国242300)

榧树(TorreyagrandisFort. ex Lindl )属裸子植物,红豆杉科(紫杉科),榧属常绿乔木,是第三纪孓遗植物,为我国原产珍贵的坚果树种及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古籍中称之为玉榧、赤果及玉山果等,公元前2世纪初的《尔雅》是记载榧树的最早文献[1]。榧树在我省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宋淳熙二年(1175)的《新安志》、晚清《歙县志》都有记载[2]。榧树经长期自然杂交、演变,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安徽省榧树种质资源,项目组对安徽省榧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和评价,为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安徽省榧树资源提供参考。

1 调查方法和测定方法

1.1 调查方法

项目组在查阅历史文献记录、走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和产区干部、农民,初步了解安徽省榧树资源分布和种类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2013~2018年,先后在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池州市和六安市等榧树主要分布区,调查了195株榧树,记录了不同榧树植物学信息和生境信息,对各群落的代表性单株和优株进行了GPS定位,采集榧树花、果实、叶片、枝条、芽等植物学照片2956张,采集榧树天然居群叶片和枝条样品各195份,对花、果实、叶片、枝条等的外观特性进行了测定和描述;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榧树果实84份,对果实单果重、纵横经、种核重、种核纵横经进行了测定,筛选出安徽榧树主产区有代表性的32个地方品种和优株,对其种仁香气物质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种子的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淀粉进行了测定。

1.2 分析测定方法

采集成熟果实带回实验室进行考种和成分分析,每份样品鲜果实20~30个,随即取10个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横径、种核纵横径,用电子天平称量果实和种核质量。观察胚乳皱缩情况和烘干后脱衣难易;采用《GB/T500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标准检验方法测定种仁的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淀粉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检测种核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榧树资源分布区域

安徽省榧树主要分布在黄山市的黟县、休宁县、歙县、徽州区和黄山区,宣城市的宁国市、宣州区和绩溪县,宣城市的泾县和池州市的石台县有少量分布,大别山区的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有零星分布,分布区域116°31′~119°07′E、29°34′~31°35′N,海拔高度50~1000m,主要集中在200~600m,呈小块状纯林或与毛竹、松、杉、茶叶、山核桃、栎类等树种混生,多生长在村庄附近的山脚缓坡和河谷两侧山坡。黟县泗溪乡宏村、休宁县的右龙村、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都有一些古香榧群落,而且保存的较为完好,但很多地方的实生榧树被改接或砍伐,资源破坏严重。据初步调查统计,安徽省境内千年以上的古树有8株,最粗的榧树干周5.40m,冠幅面积最大的为22.4m×23.3m;榧树面积约2780hm2,其中自然生长的实生榧树面积约780hm2,最近几年,在皖南地区和大别山区,人工栽培面积超过2000hm2,主要为诸暨香榧,人工栽培海拔高度在150~850m。

2.2 安徽省榧树资源种类

安徽省野生榧树以实生繁殖为主,由于长期自然授粉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了一些自然变异,果实的形态特征和品质差异很大,此次调查共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实生单株果实84份,果实平均单果重在5.00~18.14g,果形指数在 1.07~1.78;种核形状多异,有圆形、卵圆形、长卵形、椭圆形、尖卵圆形和长尖状椭圆形等,种核平均质量在0.92~4.41g之间,核形指数在0.99~2.36。产区群众按果实和种核的形态特征、食用品质、成熟期、历史传说等分别称为小圆榧、圆榧、米榧、小米榧、和尚榧、尼姑榧、花生榧、叶里笑、长榧、木榧、羊角榧、转筋榧、芝麻榧、细榧、糠榧、钩头榧、牛卵籽、下霜榧、糯米榧等,我们根据产区群众惯称,按果实和种核的形态特征,把榧树分为两大类型[2]:圆榧类和长榧类。

2.2.1 圆榧类。果实和种核的形状一般都为卵圆形或椭圆形,种核的核形指数大多在0.99~1.6,此类型分布广、数量多,占调查总数的71.43%。圆榧类根据种核大小又分为大圆榧、圆榧和小圆榧,大圆榧和圆榧大多数种衣不易脱落,种仁内有空隙,食味一般,品质中等以下,而小圆榧单株间差异较大,其中不乏有一些品质较好的品种,如和尚榧、花生榧等。

和尚榧:位于黟县宏村镇泗溪村万春庵遗址处,为明代庵内一高僧从当地实生榧树中选优栽培,故名“和尚榧”,树龄约500多年,属于小圆榧类,此树所结果实大小均匀,种核壳薄心实,种仁松脆,能用刀切成薄片而不碎。远在明代己闻名于世,相传是进贡皇室的贡品。花生榧:黟县圆榧类主栽品种。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鲜榧的种仁与种衣极易分离,且种仁无涩味,可鲜食,而且也能自行脱衣。单果重6g左右,出籽率35%。种核近圆形,单核重2.8g,核壳薄,出仁率71%,炒食香酥可口,种仁饱满实心,种衣易脱,含油率45%左右[3]。2000年12月通过安徽省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2.2 长榧类。果实为长圆形,核形指数1.6以上,此类型果实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品种多,但数量少,占调查总数的28.57%。此类型品种根据种核大小、形状和品质又分为米榧、长榧、羊角榧、转筋榧等,其中有一些品质较好的品种如神仙榧、小米榧等。

神仙榧: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树龄约600多年,因它座落在神仙洞风景区附近,故名“神仙榧”,属于米榧类,神仙榧年产干榧果150kg左右,素有“千年花果王”之称,在清代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该品种主要特点是种壳平滑,仁实松嫩,炒熟后,种壳金黄、种仁香脆。

小米榧:黟县长榧类主栽品种。种实于9月底成熟,呈长卵形;单果重8g以上,果皮中厚,出籽率30%;种核卵形,顶圆而基部渐尖,单核重2g,种壳薄,出仁率78%,含油率48%;种仁饱满,炒熟后种壳轻压即碎,种皮易脱,酥脆适口。成年大树株产可达250kg。2000年12月通过安徽省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3]。

2.2.3 雌雄同株。大多文献中记榧树是雌雄异株[1,4],此次共调查了195株榧树,其中雌株161株,雄株26株,发现雌雄同株8株,与戴正[5]文章中述说的“香榧为雌雄异株,偶有雌雄同株…”相吻合。8株雌雄同株的树分别分布在黟县、宁国市和宣州区,其中黟县泗溪乡宏村发现的一株雌雄同株榧树,从基部长出5个枝干,2个枝干只开雄花不结果,3个主干开雌花结果;在宁国市甲路镇庄村发现的一株雌雄同株榧树,其中一个枝条上长出的分枝开雄花,据当地群众介绍,该株榧树年年丰产。这些雌雄同株单株,将是很好的育种材料。

3 安徽省榧树资源初步评价

3.1 榧树种实性状差异

表1 不同主产区榧树单株果实和种核性状变异情况

实生榧树种内性状变异复杂多样,最直观的就是果实和种核间的差异。由表1可知,黟县榧树果实间质量差异最大,单株间最大平均单果重18.14g,最小平均单果重5.00g,大小相差3倍多,变异系数为35.92%;宁国市的榧树,单株间最大平均种核质量4.41g,最小平均种核质量0.92g,大小相差4倍多,变异系数为31.02%,说明果实和种核间的变异极大。休宁县和宣州区榧树间果实和种核间差异较小,可能是因为我们采集的是当地群众认为品质较好的小圆榧和芝麻榧,类型差不多,因此差异较小。

3.2 榧树种仁品质差异

榧树种仁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含量是衡量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含量是衡量坚果营养价值的一个指标[6],香榧种子的香脆程度与种子含油量呈正相关[7],含油率越高、淀粉含量越低,炒制后香榧种仁越松脆[8]。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生榧树不同单株种仁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差异较大,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5.54mg/g、最少为3.12mg/g,相差近5倍;淀粉含量最高为9.68mg/g、最少为1.02mg/g,相差9倍多,变异系数分别为45.81%和51.58%。诸暨香榧的蛋白质含量与实生榧树差异不大,但粗脂肪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实生榧树的平均含量,淀粉含量较低,因此炒制后口感香、脆、细腻,而大多数实生榧树的种仁粗脂肪含量少、淀粉含量高,因此炒制后口感粗硬、不香不脆,但实生榧树中也有少量淀粉含量少,粗脂肪含量高的优良单株。

表2 实生榧树与香榧不同单株种核主成分

香榧种子油中特有的香味物质是组成香榧的特征性成分。项目组对32个单株种子油香味物质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别检测到13~40种香气物质,主要香气成分以醇类、烯类、苯类、酸类等为主,不同单株样本香气物质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黟县宏村泗溪的“叶里笑”样本中检测出的香气物质种类最多,有40种,宁国市青龙乡大壁坑的一个实生单株检测出的香气物质种类最少,只有13种,宁国市甲路镇的米榧优株被检测到36种香气物质,其中苯甲醛含量最高,而黄山市樵山村的神仙榧只检测到18种香气物质,其中2-氨基十一烷含量最高。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分析安徽省不同产区榧树种仁品质和挥发性香气物质提供试验基础。

3.3 筛选的优良单株

通过种仁的淀粉、蛋白质、粗脂肪和芳香物质含量比较,以及抗性和产量综合比较,初步筛选出优良单株4个。

3.3.1 优株1。位于宁国市甲路乡庄村,树体生长健壮,树姿开张,呈半圆形,树高21m,干周3.4m,叶色浓绿。果实近圆形,平均纵径2.75cm、横径2.09cm,平均单果重7.07g,种核纵径2.69cm、横径1.5cm,平均种核重1.7g,当地称为米榧;种仁蛋白质含量13.81g/100g,脂肪含量45.1g/100g,淀粉含量4.81mg/g,可溶性糖含量6.47mg/g,含有36种香气物质。种仁实心,炒制后香脆、细腻。该树丰产性好,抗病性强。

3.3.2 优株2。位于黄山区新朋乡樵山村,树体生长健壮,树姿直立,呈半圆形,树高12m,干周4.5m,叶色浓绿。果实近圆形,平均纵径3.11cm、横径2.45cm,平均单果重10.7g;种核纵径2.76cm、横径1.68cm,平均种核重2.66g,当地称为长榧;种仁蛋白质含量11.85g/100g,脂肪含量41.75g/100g,淀粉含量1.79mg/g,可溶性糖含量12.53mg/g,含有24种香气物质;该树丰产性好,最高年份株产青苞500kg多,抗病性强。

3.3.3 优株3。位于黄山区新朋乡樵山村,树体生长健壮,树姿直立,呈圆锥形,树高15m,干周1.7m,叶色浓绿。果实近圆形,平均纵径2.86cm、横径2.64cm,平均单果重11.77g,当地称为芝麻榧;种核纵径2.36cm、横径1.76cm,平均种核重2.3g;种仁蛋白质含量11.56g/100g,脂肪含量43.62g/100g,淀粉含量2.28mg/g,可溶性糖含量10.31mg/g,含有35种香气物质;炒制后,种仁香甜、酥松。该树丰产性好,抗病性强。

3.3.4 优株4。位于黟县宏村泗溪村甲溪,树体生长健壮,树姿直立,呈圆锥形,树高17m,干周2.2m,叶色浓绿。果实近圆形,平均纵径3.97cm、横径2.6cm,平均单果重15.23g,当地称为转筋榧;种核纵径3.43cm、横径1.79cm,平均种核重1.92g;种仁蛋白质含量11.66g/100g,脂肪含量42.26g/100g,淀粉含量1.15mg/g,可溶性糖含量12.8mg/g,含有36种香气物质;该树丰产性好,抗病性强。

猜你喜欢
黟县种仁单果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榛子种仁吸水、抑制及GA3 促进发芽试验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不同品种榧树种仁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评价
“腊八豆腐”香飘黟县
葫芦种子无菌苗组培体系建立
浅谈黟县蚕桑产业再发展
美藤果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