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船国际标准制修订过程及经验

2018-12-19 13:31田俊峰侯晓明丁树友缪袁泉刘念君李宁杨舒李金贵
中国港湾建设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交挖泥船国际标准

田俊峰,侯晓明,丁树友,缪袁泉,刘念君,李宁,杨舒,李金贵

(1.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2.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002;3.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津 300461;4.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 200137;5.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90;6.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1 项目背景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房地产及城市综合开发等。目前,中国交建是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公路与桥梁设计建设公司,更是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疏浚”)则是中国交建旗下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业务板块之一,主要经营疏浚、吹填、浚前浚后服务、环保海工等业务。中交疏浚拥有当今中国最大、最先进的疏浚船队,船舶总量近200艘,年疏浚能力逾8亿m3,绞吸挖泥船总装机功率和耙吸挖泥船总舱容量目前均位居全球首位。

自2007年以来中国交建积极推进疏浚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2011年承担并完成3项疏浚技术国家标准编制,研究制定国际标准项目提案;2014年承担并完成中国交建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编制项目;2016年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优势特色领域重要国际标准研究(一期)科研项目之课题1:船舶海上设备领域国际标准研究——ISO 8384挖泥船术语专项研究项目。经统计,中国交建累计共编制、发布企业技术标准54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9项、国家标准3项;目前已报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2项,在编交通运输行业标准6项、国家标准8项。

经过近12 a的发展,中国交建疏浚装备技术标准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企业标准逐步升级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形成了“企业/行业/国家/国际”四位一体的标准化格局,全面填补了我国疏浚技术与装备领域标准化成果的空白。

2 策划推动疏浚标准“走出去”

早在2010年,中国交建标准化工作便已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并积极筹备和制定实施方案。一方面,广泛收集有关申报国际标准的相关工作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疏浚行业专家召开挖泥船疏浚装备国际标准研讨会,聘请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及专家组成员赴挖泥船疏浚施工现场进行实船考察、座谈、交流。另一方面,组织技术专家着手编制耙吸、绞吸和抓斗三类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的国际标准草案,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学术研讨会,在相关国际会议上宣讲疏浚技术与装备领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在ISO层面争取最大范围的成员国支持。

在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后,为积极践行“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拓展、深化我国疏浚行业与东盟各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在标准化方面的务实合作和互联互通,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步伐,以带动疏浚工程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和疏浚装备制造等多方面的国际合作,拓宽标准化合作通道,最终实现中国-东盟标准化工作的全面进步,中国交建积极承担了“中国-东盟疏浚国际标准”应用需求调研工作,编写了“中国-东盟疏浚国际标准”发展纲要,以切实行动力促疏浚工程建设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3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交流

2014年10月,中国交建派专家参加了在巴拿马召开的ISO/TC8第33次全会,并发表了题为《挖泥船,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的主题讲演。在会议期间,中国交建代表团与各国专家积极沟通,积极宣传制定疏浚技术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争取到了全体委员和各国专家的支持,为后续提案的提交做好了铺垫工作。最终,大会将“成立挖泥船工作组,致力于疏浚船舶标准化”的内容正式写入大会第307号决议,此举标志着由中国交建牵头开展的ISO挖泥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2016年9月9日,中国交建受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并代表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做了题为“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题发言,介绍了中国交建的总体情况和“五商中交”发展战略,重点回顾了中国交建在公路和水运工程建设领域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标准外文编译等方面所做的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尤其是在主持制定疏浚技术与装备类ISO国际标准方面所做的建设性、开拓性工作。

中国交建副总裁孙子宇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基础设施标准过去曾受益于国际化合作,今后我们更愿意贡献中国智慧,分享中国经验,输出中国技术和中国管理,与ISO的163个成员国一道,共同完善基础设施全球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区域性、属地化基础设施标准,共同提升建造水平,降低建造成本,造福当地人民。”

4 挖泥船国际标准制定过程简介

4.1 ISO机构职责及流程简述

ISO/TC8成立于1947年,是全球最主要的船舶和海洋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主要负责船舶建造和营运过程中设计、建造、结构、舾装、设备、方法、技术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是船舶及海洋相关产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重要舞台。目前由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中船重工第714研究所承担秘书处工作。由中国交建主导开展的WG11五项疏浚技术国际标准相关工作即在TC8的指导下逐步开展。ISO机构设置见图1。

图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机构设置示意图Fig.1 Sketch of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ISO

根据ISO工作导则要求,任意一项ISO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都须先后经历提案阶段(Proposal stage)、准备阶段(Preparatory stage)、委员会阶段(Committee stage)、询问阶段(Enquiry stage)、批准阶段(Approval stage)和出版阶段(Publication stage)共6个主要阶段,其中提案阶段、询问阶段和出版阶段是必须完成的阶段,不可经快速程序跳过。一项ISO国际标准从立项到出版发布,通常需经历9个月至3 a不等。

4.2 5项疏浚技术国际标准立项

在ISO/TC8第33届全会上,经过深入交流和沟通,中国交建代表团得到了与会各成员国的广泛支持和认可,最终成功争取到在ISO/TC8设立WG11挖泥船工作组,并由中国专家担任工作组召集人。会后,中国交建将已提前编写完成的3项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国际标准草案(ISO/NP 20661、ISO/NP 20662、ISO/NP 20663)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提交ISO开启编制流程。针对3项新标准提案,ISO于2015年3—5月完成了NP(新项目提案)投票并获得通过,3项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国际标准顺利获得正式立项。

2015年10月,ISO/TC8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第34届全会,中国交建代表团参加了ISO/TC8/SC7(内河船舶分技术委员会)的第31次全会,提交了对ISO 8384、ISO 8385两项国际标准进行修订的提案和标准草案。经SC7全会讨论质询,最终同意该2项国际标准修订工作的立项,并决定由WG11与SC7共同负责相关修订工作。经2015年11月NP投票通过,2项标准的修订工作亦正式立项。

4.3 WG11第1次工作组会议

2015年6月,WG11在北京召开了第1次工作组会议,来自中国、荷兰、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的30余位疏浚行业技术专家受邀参加,共同研讨由中国交建起草的3项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国际标准工作草案(WD)。

与会专家对3项标准草案内容逐条梳理并提出修订意见,在此基础上,围绕标准所应涵盖的技术范围、不同船型标准条款的通用性与针对性、标准文本关键修辞与表述的准确性等相关技术展开了广泛而细致的讨论。负责标准执笔的中国专家对各项技术问题逐一解答,并基于合理意见和建议对标准草案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4.4 WG11第2次工作组会议

2015年10月,WG11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第2次工作组会议。来自中国、荷兰、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1位专家出席。会议对3项外穿监控系统国际标准的工作草案(ISO/WD 20661、ISO/WD 20662、ISO/WD 20663)进行了新一轮的详细讨论。

与此同时,在同期举行的SC7第31次全会上,中国交建向SC7正式提交了2项修订标准的修订草案(ISO/NP 8384、ISO/NP 8385)及修订项目建议书。

4.5 WG11第3次工作组会议

2016年8月,WG11在荷兰召开了第3次工作组会议,与会专家对3项新制定标准和两项修订标准的工作草案(WD)分别进行了最后一次定稿讨论,最终成功形成5项标准的委员会草案(CD),即:ISO CD 20661/20662/20663和ISO CD 8384/8385。

2016年11月—12月,TC8为ISO CD 20661/20662/20663开启了为期4周的跳过CD阶段投票,根据投票结果,3项疏浚监控系统标准顺利进入“询问阶段”,WG11随后向ISO正式提交3项标准的国际标准草案(DIS),即:ISO DIS 20661/20662/20663。

2016年12月—2017年3月,SC7为ISO CD 8384/8385开启CD阶段投票,根据投票结果,ISO CD 8384/8385亦顺利获得通过。

2018年1月,TC8为ISO DIS 20661/20662/20663开启第一轮DIS阶段投票,至4月中旬投票结束。目前中国交建工作组正根据投票反馈意见对3项DIS进行修改完善工作。

4.6 参加SC7第32、33次全会

2017年6月,中国交建工作组参加了在德国召开的SC7第32次全会。与会各国专家对ISO CD 8384/8385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形成2项修订标准的国际标准草案(DIS),即:ISO DIS 8384/8385。会后,SC7根据会议决议为2项修订标准开启了DIS投票,投票于2017年11月结束并获得通过。

2018年4月,中国交建工作组再次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SC7第33次全会,对修改完善后的ISO DIS 8384/8385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一致同意ISO DIS 8385可直接进入出版阶段,对ISO DIS 8384则提出进一步技术性修改意见。

ISO 8384和ISO 8385最终分别于4月和8月正式发布实施。

4.7 参加ISO/TC8第36次全会

2018年9月,中国交建派团参加了在丹麦召开的ISO/TC8第36次全会。WG11在专题报告中对上述在编标准的具体工作向全体成员国进行了通报,更为重要的是,向ISO正式提出了未来建立疏浚标准体系的设想。通过对疏浚工程建设中设计、建设、产量核定和环保等各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建立一套完整的疏浚标准体系,将为世界疏浚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可靠的标准依托。该提议得到了与会各国专家的一致好评。

5 心得体会

由中国交建科技部牵头,中交疏浚集团及旗下各航道局共同开展的疏浚技术ISO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至今已进行了4 a有余,中国交建、中国疏浚业乃至整个世界疏浚行业都已开始收获国际标准化工作所带来的积极成果。

以下几点心得体会是中国交建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保障:

1)“共建、共商、共享”是以中国交建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最重要指导方针。

“凝聚各国智慧、服务全球用户”是国际标准编写的根本宗旨之一,与编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不同之处在于,国际标准从立项到出版发布全程都规避了对编写单位与主编人员的认定,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由商业或政治利益带来的负面影响。在ISO标准编写导则中已明确指出,国际标准应“赋予技术发展最大化的自由,减少造成不良市场影响的风险”。因此,本着共同组建、共同商议和共享成果的原则,各成员国才能在ISO平台上平等地参与、分工和获利,这也是激励各成员国积极参与标准编写工作的前提。

2)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分解到人,有计划、有考核。

国际标准的编写,是在ISO及各级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指导下,遵守ISO工作导则所规定的流程,严格进行的一项工作。通常来说,有周期长、节点多、程序复杂的特点。

为保证相关工作按时、有序、高效地推进,在承担相关标准编制任务时,首先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和实施方案。除召集并成立ISO层面的工作组外,还应在企业内部组建相应的编写项目组,以牵头开展具体的编写工作。内部项目组应由能够有效调配人力和技术资源的Project Leader(项目负责人)领导,把工作职责具体分解至每一位项目组成员,以达到各司其职、群策群力的效果。Project Leader对项目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应进行合理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并按照各阶段的既定目标对参与人员进行考核和适当奖励。这是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确保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3)注重项目立项,提前做好阶段性材料的准备工作。

根据多年来各国参与ISO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的经验与规律,新的ISO国际标准提案在取得成员国认可并正式立项后,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绝大部分项目都能最终完成既定的编制工作。因此在提交新的标准项目提案之前,参与单位应提前并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诸如:按照ISO组织要求的格式和流程,提前拟定新项目提案;提前按ISO要求的官方语言(英语或法语)拟写标准草案或标准大纲,以在新项目提案(NP)投票时及时提交表决。顺利立项无疑是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中之重。

4)开放包容,充分吸取各成员国的意见和建议。

在国际标准项目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组织召开或参与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与工作组各成员国的专家交流沟通主要就是在这些会议中进行的。无论是作为项目牵头方还是参与方,都应放平心态,充分考虑和听取各成员国提出的合理建议,尊重由不同文化和行事风格带来的认知差异。还应充分考虑各成员国或各方利益,必要时应促成相互妥协,以确保标准的编制最大程度地符合参与各方的共同利益。开放包容的国际标准,才是真正受认可、适用的国际标准。

5)重视各阶段投票结果和投票意见的处理。

根据ISO国际标准制定流程,一项新的标准提案从立项到发布,可能要先后经历NP、CD、DIS、FDIS等多轮投票,每轮投票皆由项目所归属的技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国投票决定项目是否进入下一个阶段。因此,重视各阶段投票,特别是最重要的DIS投票,是国际标准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在每一轮投票开始前,项目组应根据各成员国在上一轮投票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完善国际标准草案,必要时可提前与有关专家进行直接沟通并尽力达成共识,是各阶段投票获得通过的必要前提。标准项目在DIS投票获得通过并顺利进入FDIS阶段(只允许提出编辑性意见)后,将最终完成出版并发布实施。

6)加强与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组织联系,获取最大化支持。

以5项疏浚技术ISO国际标准制定为例,中国交建工作组除与ISO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外,还与代表全球疏浚行业较先进技术水平的欧洲疏浚协会(EuDA)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以在关键技术问题等方面与其它疏浚市场的技术水平保持基本一致,同时也为进一步争取荷兰、比利时等疏浚业发达国家对疏浚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的支持。

6 结语

以积极开展上述疏浚技术ISO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为契机,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疏浚装备技术标准体系,对挖泥船及其疏浚装备的设计、建造或修理过程与技术内容进行规范,以中国交建为代表的中国疏浚业在提高挖泥船建造质量、提升疏浚装备制造水平的过程中得以不断积累标准应用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疏浚业专家在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舞台上能够更加自信地阐述中国观点,推广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最终得到国际同行业专家的广泛认可。毫无疑问,中国交建的标准“走出去”战略为中国疏浚业在国际标准的舞台上赢得了实实在在的话语权。

中国交建、中交疏浚集团将继续积极提议和承担更多的疏浚技术ISO国际标准项目,与世界疏浚业分享中国经验、共享中国智慧!

本刊编辑部声明

近期发现有人冒用《中国港湾建设》网站或编辑部的名义,骗取作者投稿并收取费用,对作者和本刊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维护本刊的良好声誉和广大作者的利益,《中国港湾建设》编辑部郑重声明:

http://www.zggwjs.com为《中国港湾建设》期刊唯一官方网站,其他任何网站均为假冒,也从未委托第三方为本编辑部约稿、投稿和审稿。本刊仅对上述官方网站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承担责任。请广大读者和作者注意甄别。

猜你喜欢
中交挖泥船国际标准
上航局投资建造的2 艘耙吸挖泥船下水
理事单位风采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交地产作妖
中医舌诊术语英译国际标准探究
腐蚀控制领域3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出版
中国主导制定三项腐蚀控制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理事单位风采
——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绞吸挖泥船大功率挖岩绞刀设计与研究
中交投资在PPP领域的创新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