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只为治沙忙
——记榆林治沙专家杨忠信

2018-12-19 01:07大海
金秋 2018年17期
关键词:沙区忠信榆林

文/大海

不怕黄沙吹打,却怕镜头“聚焦”:采访前,治沙所他的同事笑着告诉我:杨老以为记者要录像,有点紧张;这“紧张”在后来的采访中得到印证:跟风沙打了一辈子交道,“形象就像个农民”“嗓音不好,怕别人听不清”,所以,在看到我只是拿出一本、一笔准备记录时,79岁的治沙专家杨忠信释然了,自信了,殚精竭虑斗风沙、搞绿化的记忆倏然复苏;一下子,那些久远的年份、那些曾经并肩同行的人物,那些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三位的统计数字,仿佛不单存在于一位治沙专家的脑海中,更像一位平常长者血肉的构成基质,信手拈来,点滴扩散间弥漫着岁月的醇厚和功力。

扎根荒漠治沙患

榆林历史上曾是一个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牛马衔尾、山清水秀、农牧繁荣的地方。但是秦汉以来,推行“移民实边”和“屯田”政策,使得榆林地区大量的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沙化。四望黄沙,弥漫无际,百里之内,皆一片沙漠。

而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大体以古长城为界,北部属毛乌素沙地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8%,南部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占52%,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

面对“黄沙飞扬,荒凉莽莽,草无生根土,鸟无落脚树”“黄风直上白云间,沙漠压到东城边”的严酷现实,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治理沙患,国家、省、市,地方,凝心聚力,官方、民间携手,全盘统筹、规划,扎实稳步推进,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满怀誓将沙漠变绿洲,敢叫荒山成林海的干劲儿,实现了“人进沙退”“林进沙退”的大逆转,涌现出了以李守林、牛玉琴、石光银等为代表的治沙英雄们。

只是在当时,从西北大学地理系毕业的杨忠信无论对未来充满了怎样的憧憬,满怀的激情和梦想却必须如一颗蓄积能量的种子,寻找一片适宜生根生长的土地。而最终,服从组织分配,接纳他这颗“种子”的却是森林覆盖率只有0.9%、常年黄沙漫天的榆林。“既来之,则安之”,漫天黄沙挡不住年轻人前进的步伐,25岁的杨忠信由此化身一棵挺拔、倔强的樟子松,将根基深深扎进陕北这块土地,54年里,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献身治沙科研事业,为榆林治沙造林做出了很大贡献。

杨忠信入职的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沙漠考察队牛家梁试验站,后几经更名,1974年恢复为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在当时,作为科研人员,年轻的杨忠信和同事们无论基本生活条件、基础设施,都是常人不能想象的艰苦:不管是在牛家梁试验站,还是在榆林城内八狮下巷的旧所址,职工们只能栖身5孔简陋的窑洞,狭小、拥挤、光线暗淡,晚上睡觉,白天当办公室。因为居住条件实在困难,连年轻人结婚这样的大事也要排队“挂号”。但即便如此,大家却把全部心思用在治沙上,从来没有任何抱怨。1974年夏季,榆林地区领导大胆将治沙所址选到榆林西沙,成了治理西沙这片处女地的开路先锋。

1976年春天,杨忠信和同事们顶着滚滚黄沙率先进入这片不毛之地,开始了他们艰难跋涉的建所历程。没有房子住,他们搭帐篷,没有电灯,他们用煤油灯,走路穿沙梁,他们就自己开挖整修路。活,很累很辛苦,伙食呢,清汤寡水没营养,“开水煮白菜,钢丝饸饹洋芋蛋”的三餐配置,却丝毫动摇不了这些年轻人中的任何一个。一个月平均30元的工资或许和他们的付出不成比例,可杨忠信他们却很是知足,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在干一件前无古人,却可以造福后世的大事。

很快,按照制定的总体规划,道路修通了、电线架起了、水井打好了、材料备齐了,基建一步步有序推进,引水拉沙修建了560亩的试验地,周边栽上了农田防护林,护渠、护路林,美化、绿化了庭院住宅和办公大楼。经过一番艰辛努力,到1978年,在榆林西沙的茫茫沙海中,一栋2400平米的4层办公大楼拔地而起,一举打破了“沙漠上不能建大厦”的思想局限,无疑在榆林沙漠治理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随后,在各项配套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后,杨忠信和同事们着手建设治沙科研实验基地,边基建边搞科研,为治沙研究所奠定了基础,更为西沙的治理、开发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

“要治沙,必须让沙区人民群众致富。”一开始,杨忠信搞的就是与沙区人民脱贫致富密切相关的研究项目:1966-1976年,他在榆林沙区主持了《窄林带、小网格农田防护林》等农、林、治沙规划37项,实施田、渠、林路2123条,总长1198Km,造林2.8万亩,林业总效益1125万元。该项目1986年获榆林地区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

引水拉沙是榆林沙区群众的伟大创造,是民族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1977-1983年,杨忠信主持了《引水拉沙造田及新沙地的改良利用》课题,新修试验地530亩,协助西沙兄弟单位修地1000多亩,为榆林市西沙的治理做出了样板。

专业知识傍身,脑子灵活,塌实勤奋肯吃苦,沙区的群众觉得这不怕风沙吹打的后生不错,都愿意跟着他干。10年时间里,杨忠信带领沙区群众根据沙丘大小、形状、水量多寡,水位和沙丘的落差,及机械设备动力等条件,无数次观测试验后成功总结出引水拉沙法。该方法投资小,用工少,速度快,工效高,效益好,是帮助沙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同时更对国土保护、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后他据此撰写的《引水拉沙造田及新沙地的改良利用》一文刊登在《中国水土保持》杂志,并获该刊年度优秀论文和榆林地区首届优秀论文“一等奖”。1999年《榆林引水拉沙技术》(中英文版)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防治荒漠化适用技术最佳实践奖”。

全力以赴攻难关

时光飞逝,从黄土地到大漠沙原,杨忠信的青春在呼啸的风声里渐行渐远,创业、奋斗、生活,1984年,45岁的他已人到中年。这一年,受国务院“三西”领导小组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委托,杨忠信作为陕西省赴宁夏农业技术咨询组成员,到宁夏西海固地区参加“两法”种田和小流域治理。

在宁夏,杨忠信和当地相关人员一起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培训人才,建立样板,签订合同,划片包干,保证化肥供应等措施,使“两法”种植三年迈出三大步,增产20-30%,累计可增加经济效益1325万元。此间,他还主持固原、海原县的四条流域158平方公里的治理规划和实施,其中官厅和鸭儿涧两条流域治理程度达78.8-80.6%,与治理前相比,粮食增产28.3%,总产值增长32%,人均收入增长1.3倍,并营造水土保持林1.3万亩,种草0.5万亩,新修梯田、水地2100亩,新打淤地坝8座,其中鸭儿涧骨干拦泥坝移动土方32万立方米。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工作中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咨询组的工作受到国务院“三西”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人民日报》《宁夏日报》《陕西日报》及电视台多次作了报道。该项目1985年获陕西省农村科学技术进步先进集体一等奖,1986年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能者多劳”,从宁夏回来后,1987年-1991年,杨忠信又马不停蹄地主持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适树研究》等2项,他带领30多名科技人员,一辆东风大卡车吃、住在林场、农村,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完成了项目外业调查、内业电算与数据分析整理。在榆林沙区7个县95个乡镇共调查乔灌木树种15个,形成标准地材料2814份,分别超额完成任务的15%和110%。采集植物标本195套,挖土壤剖面521个,并做了养分分析。营造示范林3000亩,对8个树种23个立地类型进行了观测,形成材料184份。通过大量外业调查和内业电算工作,首次建立了榆林沙区12个乔灌木树种生境、立地指数、数量化、土壤、气象等8种数据库。在国内首次编绘了“榆林市芹河乡造林立地类型彩色图”,应用国内外治沙造林新理论和方法,提出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立地分类原则和六级分类系统。首次应用生态信息图形系统(EIS)将气象各要素转化为彩色模式图,并划出气候带。以森林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定量、半定位观测和示范林相结合,以立地综合因子调查为主,应用立地指数、数量化表等现代方法及电算先进技术,对立地类型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国内首次用灌木生物量作为评价立地质量的指标,建立8个灌木种(柠条、毛条、花棒、踏郎、沙柳、紫穗槐、白沙蒿、黑沙蒿)数量化表。参加了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承担的“三北防护林毛乌素地区适生树种”林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三北”防护林毛乌素地区适生树种,该项目示范林技术在本区推广90万亩,三年累计经济效益1778万元。鉴定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其研究成果和内容有新的突破,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在多树种灌木立地评价研究方面,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适树研究》1993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毛乌素沙地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适树研究》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1995年,杨忠信参与主持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毛乌素沙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研究》,由他主持完成的主要内容有:建成31.62km2持续、稳定、高效的防护林体系,其中,防风固沙林6000亩,农田防护林4600亩,护路护渠林300亩,水域防护林400亩,岛状防护林492亩,经济林1232亩,混交用材林670亩,肥料林500亩,灌丛林地草场建设13200亩,总计营造人工林面积27394亩,为专题任务的105.4%,林木覆盖率由37%提高到70.7%,高出专题全同要求(50%)的20%,年递增6.07%,比“三北”一期工程年递增率1.5%高3倍。其中建成10km2农林牧副渔、林草药果粮结合的乔灌草立体配置,多层次利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开发示范区。

示范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间接效益)总计282.364万元,其中年获经济效益合计123.25万元,年间接效益为159.114万元,人均粮食由1990年的720kg增加到1994年900kg,年均增加70kg,人均纯收入由670元增加到1198元,净增528.8元,年均增加105.76元,与榆林沙区人均收入789元相比增加409.8元。1996年通过国家级起居室鉴定:攻关内容和目标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市场经济接轨适应性强,有良好的前景,整体水平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于1998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2000年,杨忠信主持了陕西省“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沙漠绿洲科技示范区建设及风沙区生态良性循环综合技术研究》,该项目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进行了5项研究内容,推广应用了七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建成22km2沙、水、田、林、路及粮、经、林、果、牧相结合的沙漠绿洲科技示范区。共计造林种草16278.5亩,超计划任务的17.8%,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37%提高60%以上,超额实现了粮食稳增10-25%的指标,科技贡献率由1995年的25%提高到54.04%,实现了人均粮食1000kg,现金2000元的奋斗目标。

2000年9月,该项目在榆林进行了省级验收和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紧密结合生产,治理措施配套,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科学,资料齐全翔实,示范面积大,布局合理,代表性强,效益显著,为沙质荒漠化地区综合治理建设绿洲树立了样板,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在沙质荒漠化区生态建设与区域综合开发模式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后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杨忠信还主持了《陕西省神府榆横地区沙漠化土地整治规划》,1991年通过省级评审。1992年主持完成《神府—东胜矿区林业建设总体规划》和规划图。1993年主持完成《陕—京输气管道工程榆林毛乌素沙地段恢复生态环境造林技术咨询报告》和图面资料。1999年负责完成《榆(林)靖(边)高速公路绿化规划设计》和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以上成果均受到专家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喜看沙漠披绿装

从昔日的黄沙漫天到如今的绿荫葱葱,从低效率的徒手造林到今天的高科技造林,榆林沙区从当初的森林覆盖率0.9%到眼下的44.7%,榆林市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沙退人进、局部良性循环”的转变,实现了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而所有这些成果的获得,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包括杨忠信在内的专家们可谓劳苦功高。和杨忠信一样,漆建忠、屈秋耘、赵玉彬、孙祯元、孙忠堂、麻保林、党兵、苏世平、符亚儒、王子玲、赵晓彬、张继平、杨伟、赵国平等一大批专家,舍弃生养他们的繁华都市、水乡泽国、富饶平原,为了榆林的治沙和绿化,义无返顾地告别故土亲人,将人生的根基深深扎进这块原本荒芜、粗粝、贫瘠的土地,“一任风沙吹打,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如今,这个杨忠信和同事们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共同目标”,让美国记者称赞为“创造了人间奇迹”。其实,人间哪里有什么奇迹,不过是有杨忠信这样的人一直在为了地球村的美丽负重前行。风里来,沙里去,无论严寒酷暑,终年面朝黄沙背朝天;冬天一身水,夏天一身泥,刮风为梳头,下雨当洗脸,和群众一起吃糠咽菜,用铁鞋踏破的无畏和坚韧,走遍“陕、甘、宁”3省(自治区)的35个国营林场,16个国营苗圃和各市、县(区)林业局、站的沙地、林区和乡镇,先后承担完成了“农业”“林业”“治沙”“小流域”“高速公路绿化”“陕-京输气管道荒漠化防治”和“陕西省神府榆横地区沙漠化土地整治规划”等规划设计42项。曾主持国家“七五”“八五”攻关项目3项、省(部)重点课题4项,其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只是面对这么多的成果,这么多的荣誉,2018年的这个初夏,在榆林陕西治沙研究所一间洒满阳光的会议室,将近2个小时的采访里,79岁的杨忠信说单位、说同事,说治沙,说那些变化的数字和激动人心的成就,而对于自己,他说的却不多。他没有说自己什么时候退的休,我还是在一些材料上看到了“1994年至今在陕西治沙研究所任职”的字样。一问,治沙所的同志说:“杨老正在撰写1949年-2017年《榆林治沙》一书”。我一时惊愕,以为这样的一个大部头岂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者所能完成?可再看眼前神采奕奕的讲述者、一个有着50多年治沙经历的“行家”“能人”,我为我瞬间的“惊愕”很是汗颜。

——我不知道定义眼前的这位老人“治沙活字典”,是否恰当,毕竟他和他的治沙故事于我、于当下,显得有些遥远,有些隐约。只是,那些如同钉子般钉入某个时段、某个历史节点的数据,那些荒漠里如今已然荫蔽成林的绿化林带、那些脱贫致富的沙区人民,这方越来越丰饶、越来越美丽的家园,无一不真切地告诉我:杨老做到了,做得很好。所以,“退休”的事情应该和杨老无关,从1964年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他就决意义无返顾地一直朝前走,走进一个又一个百花竞艳的春天里。

猜你喜欢
沙区忠信榆林
走榆林
红色沙区的由来及发展
百岁“武痴”
榆林抿尖
沙区梭梭注水造林技术
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开创新时代榆林发展新局面
试论城乡统筹中的图文建设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