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滋润禾苗壮
——余庆县关兴镇探索“两单一联”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2018-12-19 01:02文丨任勇李佳旭
遵义 2018年24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订单集体

文丨任勇 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余庆县关兴镇是典型的农业小镇,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转移进入城市务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因受交通落后、农产品销售市场、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农村不断出现单打独斗、广种薄收的生产状态。大面积土地荒芜,镇村无主打产业支撑,产业结构缺乏合理规划布局,农业经济经营主体缺乏引导,集体经济增收几乎为零。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期,抓重点、看长远,利用产业发展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近年来,关兴镇为突破产业发展制约瓶颈,确保农村农民收入稳定,开发利用优势土地资源,发挥集体经济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充分利用非公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投入、生产技术、销售市场的优势,探索出“企业放单、集体接单、农企利益相联”的“两单一联”模式,为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农民快速增收致富找准了一条新路,更为乡村振兴战略开辟了一方新战场。

企业派单“派”出广阔天地

关兴镇是无矿产、无工业污染的自然丘陵山区,农户收入主要以烤烟、水稻、玉米以及常规家庭养殖为主,是一个典型农业小镇。

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关兴镇的村集体、扶贫干部在与农户算收入账时发现,农户生产出的农产品数量不多且没有市场销路,几乎是自给自足,造成群众没有真正的经济收入。为突破农业发展制约瓶颈,本着开发农村、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的发展理念,以生产集团化、经营市场化、管理民主化为目标,关兴镇指导各村成立村集体独资的集体经济发展公司,引领各村产业规划发展,开发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势资源,招商引资农业龙头企业入驻推行订单种养殖。

广东温氏集团落户余庆后负责协助养殖大棚及相关配套设施修建的规划和指导,关兴镇狮山村率先在余庆县建成了第一个专业化生猪养殖场,温氏集团给予狮山村2000头生猪养殖订单,约定按7.6元每斤价格回收,并协议提供猪苗、饲料和养殖技术指导,待生猪出栏后将成本扣出,既减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生产期间投入的压力,又保证了企业回收的品质质量。

订单种植豇豆基地

在“订单合作”模式的推动下,各农业龙头企业相继落地关兴,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主体以企业订单量发展产业,充分解决企业在产品质量数量、生产劳务上的需求难题,更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在产业选择、市场销售、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实现了整合资源、协调发展。

2018年,关兴镇共获得遵义贵三红公司豇豆种植订单1200亩、辣椒订单2000亩;建成温氏订单生猪养殖标准化基地24个,实现了公司把量和质的需求变成了“订单”,既缓解了企业生产基地投入和人力紧缺的压力,又让群众吃下了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定心丸”,助力农村产业快速调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关兴镇订单发展的模式与各非公企业发展需求极度吻合,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关兴镇本土茶叶发展企业也借鉴了订单合作模式,将企业管理的茶叶基地按照劳动力情况合理划分给贫困户管理,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订单回收,解决了企业用工荒和贫困户无产业增收项目两大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集体接单“接”出硕果累累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关兴镇以往坐拥丰富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这座“青山”,却面临没有产业这把“柴”来烧的困境。

面对各企业给出的产业订单,依靠农户单打独斗来完成是不切实际的。为此,关兴镇的村集体合理对村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安排订单产业落地生产,有序组织群众将产业规划实施、项目投向、资金捆绑、经营路径、利益分配为一体,把企业需要化为村集体需求,形成了集体发展、全面增收的良好发展态势。

关兴镇党委书记赵松介绍:该镇通过有序组织群众流转土地、将土地入股村集体公司或交由村集体代管,达成了“接单”的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上的需求,充分利用非公企业的优势,按照订产定量的方式与村集体达成订单合作,筑牢了“放单”的基础。有了“接单”的条件和“放单”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抱团发展、共同壮大地方产业的目标。

关兴镇关兴社区以村集体经济为经营主体,成立了关兴镇富兴公司,并接下了遵义贵三红公司1200亩豇豆种植订单。在生产订单过程中,充分利用辖区内集中连片土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建成了订单产业生产基地,并引导群众进入基地务工,保证了订单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富兴公司总经理庹汉国说道:“如果是农户个体面对企业订单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通过集体接下订单,组织群众抱团发展才能壮大产业。”

为保障产业发展和按时交售订单定量,关兴镇通过联系聘请专家到基地开展指导,建立专家联系基地、群众服务机制,成立专家服务工作室,开设微信连线和现场指导技术培训,及时解决群众缺乏生产技术的燃眉之急,实现了农业技术专家精准服务,培育了一批农村“土专家”、“田秀才”,既符合农村发展需要,又满足了群众需求。

2018年,关兴镇共发展订单种养殖产业7个,建成产业基地12个,取得了群众弄懂一项技术、壮大一份产业、保护一方山水、带动一方发展、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发展效应。

利益联结“联”出乡村振兴

企业放单——集体接单——统筹派单——农户生产——公司指导——企业回购,“订单”就这样在关兴镇“逛”了一圈,却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看似很简单的流程,但每一个步骤都不容丝毫闪失,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全力保障群众收入,关兴镇各村集体通过与群众共同商议,按照一产一分配的方案,建立了“631分红”机制,将集体经济发展公司纯利润的60%用于村民产业项目股份分红,30%作为公司发展基金用于集体经济后续发展,10%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

2017年,沙堆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通过与遵义贵三红公司、道真穗农公司签订订单后,引导群众按照订单定量实施产业发展,实现豇豆、食用菌订单产业收入纯利润20余万元,兑现群众资产股权分红12万余元,兑现入股贫困户每户分红400元,12个村民组农户就近在基地务工,实现务工户均增收5000余元,农户多元化收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兴镇通过产业发展利益联结,促进了产业在农村的兴旺发展,群众紧紧依靠在村集体周围,实现群众、集体、企业在产业选择和发展上的紧密联系,形成抱团发展的强劲活力,有力化解了农村长期以来“单打独斗”的格局,推进了常规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产业迈进,达成乡村产业发展的新面貌。

“发展订单农业的目的是实现农企利益联结、达到多方共赢、推进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赵松说道,“两单一联”有助于农民增收稳定和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农村的本领。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畅通了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用技术、资金等入股集体经济发展的渠道,让群众拥有产业发展利益分配的股份权益,保障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权利,让村级组织更好地发动群众、带动群众,促使群众与村集体在发展思路上的有机统一、在发展路径上共谋共生、在产业合作上公平公正、在利益分配上有机联结,保障群众收入稳定,逐步形成农村产业发展以村集体为核心,从而达到农民从信任组织、参与组织到依赖组织的转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记者手记:

通过“两单一联”模式的运作,关兴镇找准了一条符合自身产业发展需求的新路:一方面可以减轻农业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中对项目经费的投入、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和产业基地管理成本,拥有更大时间和空间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研发和市场的开发;另一方面可以为农村集体及群众减少市场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农村农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性调整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对产业发展收入更有保障。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订单集体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警犬集体过生日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