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群众稳稳的幸福

2018-12-19 01:02
遵义 2018年24期
关键词:贫困村新区贫困户

文丨全媒体记者 陈 涛

清江村蛋鸡养殖产业助农增收

让生活更美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这些日子以来,南部新区以脱贫攻坚工作为依托做实民生,从改善群众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首先,南部新区以产业(就业)扶贫为抓手,一方面以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为契机,扩大经果林种植面积,促进长产业加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新栽种经果林面积2256亩,积极促成辖区内特色城郊精品水果采摘项目的建成。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为抓手,保障农户短期收益。截至目前,全区完成玉米调整7000余亩,玉米调减地补种蔬菜、经果、食用菌、粮油作物等。

并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开展种养培训,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比如,在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上设置了1000余个岗位,为农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对贫困户开展种养殖培训及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目前共计开展种养殖培训508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73人。还落实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培训,在街道、各社区扎实开展劳动技能、实用技术、素质提升“三类”培训,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回乡创业”、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目前,有18户贫困户上交汽车、农机、挖掘机培训申报表,累计补贴金额10万余元。

其次,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小康路方面,截至11月,南部新区小康路建设项目任务数34条83.42公里,启动建设有34条,完工27条60.72公里,正在建设7条22.7公里。在安全饮水方面,忠庄街道勤乐村、深溪镇大窝村及清江村饮水安全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12月底完工,项目完工后可解决35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0人)。

再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共计10户36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全部搬迁入住新房。

最后,促进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比如在教育方面,分别落实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及高等教育阶段的补助资金。在医疗方面,截至目前全区贫困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已经100%完成;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

目前,南部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1965户6597人,其中,已脱贫1118户4273人,未脱贫847户2324人,贫困发生率为1.76%。2018年市级下达全区减贫任务为500人,根据实际,2018年全区拟脱贫1000人,预计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

产业里的脱贫梦

当前,南部新区全面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项目利益联结台账,对贫困农户利益获得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真正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长效机制,让贫困户真正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增加收入。

据了解,南部新区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核心,强化产业精准扶贫,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以玉米调减为突破口,狠抓产业扶贫“八要素”,坚持“五步工作法”,出台并兑现产业补助政策,大力发展以精品水果、蔬菜、林下经济、观光农业为主的城郊农业,建立健全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的产业精准扶贫机制。

依托区位优势,南部新区以经果产业为“一区一业”,重点发展以龙坑、深溪为主的蔬菜基地,以深溪为主的生态家禽,以忠庄为主的食用菌,全区域经果等城郊特色产业。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提高到65%以上、生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6%以上,带动0.3万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同时,加大农村经营主体的引进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

位于乐民河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龙坑街道八里社区,特殊的区位决定了社区发展山地特色产业的走向。今年以来,八里社区结合八里河湿地公园建设,按照“一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引领一个公司、两个专业合作社”模式,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以“支部+合作社+农户”多元模式发展产业,统领八里农业特色产业观光、美丽乡村农旅文整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八里社区总投资279万元,在高山、竹坝、天井、团结、团田、团山组和杭瑞高速沿线实施优质核桃种植基地10000亩;在大湾居民组规划300亩土地实施“三变试点”项目,打造了12000株优质晚熟青脆李产业示范园基地,当地群众以务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得到了实惠。

同时,通过大户示范带动,八里社区还发展了蓝莓、特色贡桃、四季花圃、蔬菜、冬笋、鱼塘等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农业规模发展。据悉,相关产业涉农户3648户127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5户1172人。

为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脱贫攻坚,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去年以来,南关办创新工作方法,整合土地资源,复垦弃土场,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全力打造高效生态蔬菜种植基地。

来到金华村的金华生态农业园,只见一个个白色大棚内,西红柿、茄子、辣椒等各类蔬果长势喜人,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大棚里所有的劳动力都是精准扶贫户,通过土地入股,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把农户的利益与蔬菜基地和大棚结合起来,他们参与入股、参与分红。其他还有些产业扶贫子项目,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小额贷、其他种养殖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办200多户精准扶贫户增收。

南部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找到了一个新方向,正在为当地的脱贫攻坚注入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动力。

贫困村盛开幸福花

南部新区辖“三办一镇”,即忠庄街道办事处、龙坑街道办事处、南关街道办事处和深溪镇,辖区内共有29个行政村和社区、407个村民小组,有2个贫困村。其中,省级三类贫困村深溪镇清江村已于2017年出列,省级一类贫困村深溪镇大窝村拟于今年底出列。

一直以来,南部新区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基本情况,对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落实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保障等措施。从区直以上机关单位选派2名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4名驻村干部,组成2个工作组进驻贫困村帮扶。

现在,南部新区正在紧盯最后一个贫困村出列,完善大窝村支持政策,引导各级各部门新增资金、项目、举措重点投入到大窝村,集中力量解决区域内贫困问题。

在大窝村,眼看着村里的路修好了,危房也解决了,却缺少产业发展。于是,大窝村第一书记甘巍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搞生态种养殖业,打造大窝村自己的农业品牌。可前提问题是,必须亟需解决“怎么种”“怎么卖”的问题。为此,他跑回了自己的“娘家”——南部新区社会事务处寻求帮助。

南部新区社会事务处处长杨显忠知道情况后,带队前往大窝村和清江村调研,多次组织学校食材配送公司和两村农业合作社座谈,最后形成了“校农结合”帮扶模式,由配送公司通过下订单的方式,直接解决合作社农产品销路难题。

去年的最后一天,大窝村村委会门前人流涌动,热闹非凡。随着甘巍宣布:“社会事务处帮扶大窝村校农结合蔬菜配送正式启动。”农业合作社工作人员立即开始收菜、称重、分类、装车。上午10点,满满一车蔬菜抵达了遵义好亚东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经过检验称重后,合作社拿到了“校农结合”的第一桶金。

当前,大窝村以“校农结合”订单蔬菜为起点,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打造标准化、生态化蔬菜种植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转型升级,让更多老百姓得到实惠,走上“绿色致富路”。

如今,通过脱贫攻坚工作,南部新区结合不同家庭实际情况,根据不同贫困群众致贫原因,通过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就业等不同方式精准施策,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全新的改变,让他们有了一份发自内心的安定感和满足感,更有了过上美好生活的希望。

猜你喜欢
贫困村新区贫困户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