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坚守初心

2018-12-19 01:05杨媛媛
遵义 2018年24期
关键词:麻栗坡县雷场富国

文丨全媒体记者 杨媛媛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带您走近杜富国

遵义市慰问团慰问杜富国同志(刘伊霜/摄)

生命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在和平年代,总有这么一群人,守护着我们的和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被授予国家一等功的扫雷战士杜富国就是其中之一。

“马上30秒了,坚持!”南部战区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分队长张波看着手里的计时器,鼓励着病床上的杜富国。

在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开远市解放军926医院,记者见到了杜富国。他在战友的帮助下,做着肌肉复苏训练。

病床上的杜富国一边做着俯卧撑,一边笑着和战友打趣,让记者有一种错觉,似乎上个月的悲剧并不是发生在眼前这位乐观的战士身上。

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却处处游荡着死亡的幽灵。

时间回到10月11日那天。在中越边境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雷场扫雷作业过程中,发现一枚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加重手榴弹弹体。他对同组作业的战士艾岩说:“你退后,让我来!”

面对危险,杜富国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手榴弹爆炸的弹片,守护了战友的平安。他用身体挡住弹片,保护了战友,自己却失去双手和双眼……

时间已过去一个多月,接受记者采访时,杜富国的战友们依然眼眶湿润、泣不成声:“是他救了战友的命呀!”

所幸,经过一个月的恢复,英雄身体已经逐渐恢复,医生告诉记者:经过前期救治,杜富国的伤情已基本平稳,下一步的治疗主要是进行创面修复功能康复治疗和心理干预。

在医院里,战友们轮流陪护,杜富国从未喊过一声疼。一天,当一名战友离开医院时,杜富国却提出一个请求:下次打饭时,多给我点肉和蔬菜,我要多吃点,吃好点,争取早日康复……

医护人员表示,杜富国十分坚强、阳光,积极配合治疗,身体的主要机能恢复速度非常快,已经能够下床走动。

11月24日,南部战区陆军党委研究决定,为杜富国记一等功1次,然而,在杜富国心里,守护了边疆老百姓的安全,践行着从军的诺言,便是最大的肯定。

出生在遵义市湄潭县的杜富国,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在身为党员的父亲的影响下,从小立志做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2010年,年仅19岁的他,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守卫着祖国的疆土。

续写和平使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抱着这样的理想信念,杜富国从一名边防战士主动申请加入扫雷部队,成为了一名扫雷战士。

加入扫雷部队后,杜富国给自己的微信命名为“雷神”,3年来,他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从一个“门外汉”,到技术精湛,再到如今的新军教官,他用行动去践行着这个理念,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雷神”。

在工作中,他还不断创新,突破传统作业方式,探索出“田字切割法”,提高了爆破效率;他总结的“分块扫描、木棍标识、交叉划线、精确定位”搜排要诀,提高了探测速度、精度;根据爆炸物尺寸、种类,他制作了10多种装运沙箱,提高了搬运效益和安全系数。

据不完全统计,3年多来,杜富国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作业300多天,搬运扫雷爆破筒15吨以上,在14个雷场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多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他和战友们的付出,获得了边民们的支持,甚至有边民将杜富国当做救命恩人。住院期间,猛硐乡李云孝、钟仙红等乡亲,穿上隆重的民族服装,带上鲜花和自家土鸡蛋,冒着瓢泼大雨,一路颠簸7小时,赶到医院探望英雄。

“您是我们的恩人!”看到杜富国受伤这么重,乡亲们禁不住落泪。

在杜富国病房内和病房前满满放置着的鲜花,不仅寄予了领导、战友们、老百姓们对他的关心,更是对他满满的感恩......

离开病房,记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和平年代,这些平凡的英雄们,为我们守护着和平,为我们的安居乐业,用生命在守护着。致敬英雄,致敬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最可爱的人”!

杜富国(右一)与战友一起在某雷场进行人工搜排作业(杨萌/摄)

作业结束,杜富国拉着安全绳从雷场出来(黄巧/摄)

猜你喜欢
麻栗坡县雷场富国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为脱贫摘帽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杜富国
时代楷模·杜富国
岁月静好,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麻栗坡县林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分析研究
麻栗坡县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对策
基于智能代理的雷场自修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