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三材料作文写作能力培养

2018-12-19 11:17古敏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个别指导逻辑思维能力英语写作

古敏

【摘要】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对全面提高学科能力有强烈的诉求,而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形式,在听说读写四项中最难提高。很多学生表示即使储备了大量的词汇量,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个性化的写作指导,依然无从下笔。文章以材料作文的正本部分为例,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角度谈谈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写作;逻辑思维能力;个别指导

从2014年开始,江苏英语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题目提供文字图表材料,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概括材料大意,再表明態度给出理由,提供建议等。与高一高二的复述课文,写日记等写作练习并不相同,材料作文对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

一、高三英语写作现状

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 教授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基本由教师自主决定。同时,教师的作文教授也主要停留在句型、词汇、模版训练和范文仿写等,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见解的有效的个性化指导。结果,由于学生缺乏思维和文化方面的核心素养,常常导致学生习作空泛片面、重复冗长,得不到肯定,挫败感使学生对写作充满恐惧,也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提高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创新实践。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在思维活动中能够把握主题,准确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符合逻辑规律,并且能够辩证地分析和论证,使思维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论证充实、条理清楚。

要改变高三学生英文写作的现状, 必须从思维能力和中西文化的培养着手。文秋芳、刘润清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注意语言与写作技巧的训练以外, 必须结合写作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系统训练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归类等形式逻辑思维能力,标本兼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文秋芳、刘润清,2006:49-58)

三、培养策略

1.注意中西文化和思维差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文化意识的要求为: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领悟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中国人比较习惯于对事物的现象进行具体的描述,“通过直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连淑能,2002);西方的思维比较注重理性,重视分析和实证。(连淑能,2002)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对语言表达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段落阐述上,中文通常有很多场景的铺垫,比较注重语境的营造;而英语在语篇中多突出主题句,直线式地展开段落进入阐述。(李向兰,2017)

作文实例:南京市2018届一模考试中一位考生阐述对“接纳生活”的观点时这样表述: “Life is like a journey which can place a stumbling block in our life, especially whe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opinions meet. Life is like a boat, which place us in an awkward situation where acceptance and embracement are of crucial significance, for they enable us to...” 点评:该生行文比较优美,词汇量比较大,但他的表达形式非常中式:没有主题句,句子过长,长句连长句的表达方式冗长不易阅读。

具体措施:1) 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高中英语》为例,在Task部分就专门有主题句的内容,建议在授课、作文点评时强调加上主题句,如;The speech highlight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of embracing diversity. 然后分点表述。2)想要更好的输出必须加强输入,必须从阅读着手,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尤其是说理类和辩论类文章。同时,在教学中辅以主题句阅读技巧,促进学生读写同时进步。

2. 重视逻辑衔接词

逻辑衔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汉语在行文阐述上重意义衔接而轻形式, 在转换话题时往往不需要任何衔接词。然而,在英语中,转换话题时必须有适当的外显的衔接词。连接词衔接即语法意义上的连词、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介词,用于表达语义和标志逻辑关系。(胡壮麟,1994)它是构成英文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 能够充分反映出归纳、演绎、类比、分类、例举、过程分析、因果分析和比较对照等逻辑思维模式。

作文实例:同上话题,另外一名学生这样写:“The speech highlight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of embracing diversity. First and foremost, embracing each other gives us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about various cultures. Last but not least, it can help us make a good choice. ”点评:该生注意到逻辑衔接的使用,但用词不当,鉴于该生共给出两点建议,建议把衔接词改为“for one thing”和“for another”。

具体措施:1)要对逻辑衔接词意义把握准确来实现语篇连贯;逻辑衔接词应该尽量简练、自然,避免过分堆积和滥用。(胡壮麟,1994)2)日常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原版文章、高分范文的阅读,邀请学生一起寻找文章中的逻辑衔接语,体会它们在原文中的功能,分类积累一些常见的衔接表达,比如:also,yet;另一方面可以设计一些衔接词专项填空,针对性训练薄弱环节。

3.逻辑思维促进语篇构造

写作是一种“严密而有序的逻辑思维过程”(覃可霖,2004)西方人在阐述观点时往往逻辑性强而有说服力。逻辑思维作为理性把握事物的方式,要求学生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質,使英文写作脉络分明。语篇结构能够宏观地反映作者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对认知对象进行系统、完整的认识的能力。(张永波,由锋,2011)

具体措施:1)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强化skim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多设置文章提纲填空、绘制文章结构图等等练习。2) 通过提纲或画思维导图培养逻辑思维。鼓励学生先思考后动笔,培养学生行文之前用五分钟列提纲或画思维导图的习惯,理清思路,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促使文章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提纲内容最重要的是分析的方面和有力的动词。

提纲实例:题目:如何推广公共图书馆?

1.【government】:support policy/money ...

2.【library】: provide hardware /facilities /technique

3.【citizen/ family】:cultivate a reading habit

四、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的意识和行动,要把文化和思维融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大量给学生阅读、分析说理类和辩论类等高逻辑文章。同时,强化学生写作训练,并及时让学生从语篇结构、逻辑思维层面反馈,必要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多鼓励学生努力和进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 李向兰.初中英语写作中逻辑性思维浅探[J] . 科教文汇,2017(3).

[3] 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 (2):49 - 58.

[4]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 覃可霖.论写作思维学与逻辑学的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7] 张永波,由锋.大学英语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

猜你喜欢
个别指导逻辑思维能力英语写作
培智三年级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