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情与理的中间地带

2018-12-19 11:08陈冠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师生沟通策略

陈冠

摘要:初二学生开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看待问题比较片面,在这个阶段需要得到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和引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沟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够帮助教师了解班级情况,又能帮助到一些迷茫、需要帮助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总结出了以下四条策略来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尊重特点,营造沟通的和谐环境”、“细致观察,找准沟通的巧妙入口”、“情理交融,展开沟通的适性通道”、“持续跟进,建立沟通的可持续关系”。

关键词:初二学生;师生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245-03

1.缘起:初二年级师生沟通存在困境

随着学生进入初二年级以后,学生们的身心都变得更加成熟,对于身边的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学生们的观点与认识都还略显片面,此时他们的想法与老师的规定、家长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导致了师生、亲子间沟通的障碍或者缺失。

而作为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在初二这个学习压力陡然骤升的关键时期,不经意间便会将更多的关注放到一些有希望的同学身上,忽视了与一些同学的沟通与交流。此外,有些老师不了解初二学生的心理状态,缺乏恰当的沟通技巧,导致沟通不成,反而和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针对以上的原因,笔者也总结了在过去一年时间中在师生沟通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1.1 “梨花带雨”&无所适从。

初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内心敏感,对教师心存畏惧,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无论是面对教师的批评或是关心,都会很快陷入哭泣模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究其原因,有的试图通过眼泪来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从而避免来自教师的批评;有的则是不习惯被师长关心,显得不知所措。往往此时,教师也被哭得无所适从,沟通变得难以进行。

1.2 沉默不语&无可奈何。

這些学生往往平时异常活跃,一进办公室后马上一言不发,无论教师与其沟通任何话题,问其什么问题,低头不语,俨然一副负隅顽抗的态势。此类同学试图挑战教师的耐心,一旦教师放弃了与其打持久战的念头,他就溜之大吉了。时间一长,教师因无法找到沟通的切入口,也就无可奈何地放弃了。

1.3 强词夺理&权威施压。

部分学生在犯错以后,在教师没有拿出确切证据前,坚决不承认。在与教师沟通过程中,善于寻找借口,推脱责任,并试图将其他同学一同拉下水,使自己承担较少的责任。此类同学,多为责任感不强,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与不足。教师遇到这类学生,也会变得异常生气,几个回合下来,就会摆出教师的权威,试图对学生施压以快速解决问题,最后导致沟通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1.4 钻牛角尖&对峙到底。

此类学生,一旦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一丝正当的理由,就会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行为中其他的不正确的方面会选择无视或者觉得可以理解。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充分的认识,易冲动。师生在与这类学生的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反复陷入同一个话题的讨论,导致沟通的低效。

2.思考:初二年级师生沟通问题成因

笔者认为,师生间沟通存在问题,师生双方肯定都存在着沟通上的问题。笔者从三个角度分析了沟通问题的成因。

2.1 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导致沟通遇阻。

初二阶段,也被称为“心理性断乳期”。进入初二以后,学生的身心正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随着生理发育的变化,青春心理的萌动使得学生们逐渐突破儿童模式束缚,开始尝试去体验与参与一些新鲜的事物。他们开始对于事物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看待问题比较片面。随着自我意识不断的加强,他们不再希望被当成小孩子看待,试图摆脱教师、家长的控制,尝试独立,但又因为在经济、生活、学习、情感上还得依赖父母和教师,这就导致了学生内心队里的矛盾和冲突状态。

2.2 日益增大的学业压力导致师生沟通机会减少。

进入初二以后,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教师肩上的升学压力同样在不断增大。有时教师过多得关注一些成绩优等生的表现或者学科成绩的起伏,很多教师便忽视了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导致很多沟通机会的流失。师生沟通的缺失,会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近况、状态。等到学生出现问题后,再想着去通过沟通去解决,已经错过了黄金期。

2.3 教师沟通能力缺失导致的沟通不畅。

由于网络的影响,现在孩子的想法前卫,与一些资深教师的想法格格不入。而教师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学习新的沟通技巧与媒介,导致和学生之间的代沟不断加深,导致沟通的不畅。有些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只表现威严的一面,而忽视了师生本质上的平等关系。在这种不平等的心理环境和氛围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不可能与教师真心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对你的教育引导产生抗拒、不愿接受,很多时候还可能会违心地说假话,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3.实践:初二年级师生沟通的策略

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手段,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班级应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既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互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积极的指导,及时帮助他们纠正各种认识和行为偏差,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有效的师生沟通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互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积极的指导,及时帮助他们纠正各种认识和行为偏差,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针对初二年级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分析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经过实践探索,尝试提出“尊重特点,营造沟通的和谐环境”、“细致观察,找准沟通的巧妙入口”、“情理交融,展开沟通的适性通道”、“持续跟进,建立沟通的可持续关系”这四条策略,促进师生良好的沟通关系。

3.1 尊重特点,营造沟通的和谐环境。

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上开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与评判标准。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辨别能力,教师对于他们的关心与帮助,他们能够清晰地觉察到。因此,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就事论事。教师将事件清晰得多角度得讲给学生听,孩子会真诚得去接受,因为学生能感受到老师是在真诚得利用个人的阅历和经验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八年级的学生的想法还不成熟,不完善,需要教师们为他们在迷茫时指明前进的方向,而非去一味苛责犯错的孩子。一步步得引导学生如何去走出泥淖,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谈话过程中体会到切实真诚的关心,学生们会更容易去接受谈话的内容!

此外,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也异常重要。当学生的内心处在一个不安混沌的状态时,他会下意识得保护自己,在确认自己安全之前,会拒绝和外界沟通。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跟平时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息息相关。教师要想和学生自如得沟通,必须放下自身的架子,平易近人,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如平时多对学生微笑,多关心学生,多在学生陷入困境时及时提供帮助,平时的点点滴滴会逐渐渗透到孩子心中,让孩子消除对教师的内心壁垒,从而实现自由的沟通。

案例:小L同学有点顽皮,有一次心血来潮,把厕所里的大便用工具涂在了厕所的门上,让其他同学去摸那扇门。不少同学被捉弄后,与小L发生冲突。学校也对小L的这种行为进行了全校点名批评。事情发生后,我第一时间找到伤心沮丧的小L,将他领到安静的阅览室谈话。一开始,小L完全提不起谈话兴趣。教师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能理解你的行为,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有这种行为是正常的。你们这个年纪还不具备完善的分辨美丑的能力,又处于好动,追求新鲜刺激的年纪,以成功捉弄同学为豪,所以这导致了你今天的这个荒诞的行为。见小L慢慢平复了自己的情绪,笔者继续将自己的观点与小L分享:但是老师不能认同你的行为。(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反复强调,要遏制在厕所里发生的不文明现象,而你无视学校的规定,老师无法认同你的行为。(2) 你在捉弄同学的过程中,无视后果,这是一种不尊重同学,不团结集体的表现,老师无法认同你的行为。(3)事件发生以后,你没有及时向老师说明情况,向同学道歉,这是没有充分认识错误的表现,老师无法认同你的行为。小L听完,也开始将自己犯错的经过、心理状态和目前的悔过心态与老师分享。尊重特点,营造沟通的和谐环境能让学生对你打开心扉。

3.2 细致观察,找准沟通的巧妙入口。

把握好时机非常重要,它能够增强谈话的实效性。当学生家长向笔者反映问题以后,不能第一时间就去找学生谈话,学生会很快意识到家长告状,激化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矛盾。通过观察,状态不好的同学,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待其累积到一定程度,再把握时机,进行谈话沟通。

案例:从开学至今,小G总是学习状态不佳,上课犯困,笔者猜测原因是晚上不睡觉,偷偷玩手机。笔者一方面跟他家长沟通,关注孩子晚上睡眠问题;另一方面,持续关注孩子的作业、测验情况。发现他的作业完成得一塌糊涂,上课经常会出现闭目养神的情况,测验成绩也是一落千丈。过了几天,家长在打扫孩子房间时发现了藏在枕头底下的手机,教师第一时间找到孩子,询问是否存在着晚上玩手机的行为,孩子一开始是否认的。当教师把孩子最近一系列的问题都慢慢得反馈给孩子,反问孩子嗜睡、缺乏活力、作业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原因。孩子憋红了脸,承认了晚上偷玩手机的事情。

通过这个事例,笔者发现:累积“错误”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最终达到能够侧面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反省、自我纠正的目的。此外,在与学生谈话前,教师必须明确谈话内容,对于学生可能会有的反应和回复有预判,才能自如得应对学生。对于学生的事实证明,接下来我们的谈话虽然话题比较严肃,但氛围始终是轻松的,其效果可想而知。

3.3 情理交融,展开沟通的适性通道。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心理状态,这在谈话时都要求班主任做到因人而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在个别谈话时会产生复杂的心理状态,比如:(1)推测心理,学生在不知道谈话内容的时候而做的各种推测,是接受表扬还是批评?特别是谈话开始的时候,他们会十分注意观察谈话者的神态与表情;(2)防御心理,有的学生犯有错误尚无悔改之意,甚至认为是班主任“不给面子”,产生抵触、对立情绪,往往不愿正面看谈话者,马虎应付,想尽早了事,甚至顶撞;(3)沮丧心理,这种学生十分好强,表现较好,自尊心强,偶犯错误而感到灰心丧气。对于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应采取不同的谈话形式,做到情理交融,展开沟通的适性通道,才能将消极的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沟通的预期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案例:小Z同学是一位喜欢钻牛角尖的同学,在家经常因为学习问题和家长吵架,家长苦不堪言向老师求助。找到孩子了解情况后,得知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尽力学习了,家长总是批评自己不努力。面对“钻牛角尖型”同学,首先还是要将事情分阶段梳理清楚,肯定学生坚持的有道理的一面,但光有道理是不够的,需要有理有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老师首先肯定小Z在学习上的付出,安抚学生的情绪。待小Z情绪稳定后,老师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否能更努力呢?是否能够更近一步呢?观察到他渴望的神情,告诉小Z,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与唠叨都是不同形式的关心,只是你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此外,小Z非常疼爱关心自己的妹妹,老师表扬小Z是一位优秀的哥哥,再提出要求,希望他能为妹妹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坚持了一段时间跟进,家长表示父子关系缓和了很多,在家表现也进步了!

情理交融,双管齐下,比单一枯燥的说理更能直击人心,让学生有感触有反思有行动;展开沟通的适性通道,也是关注学生成长,助力师生沟通的好策略。

3.4 持续跟进,建立沟通的可持续关系。

师生沟通绝不仅仅是几次谈话那么简单的,它需要教师持续的跟进。在一次谈话结束后,教师需要继续观察学生的表现,是否有将谈话内容落实到自己的一日常规中去。经常会有教师反映,与学生沟通完之后,前两天效果挺好的,但是为什么过了几天,学生又回到原来的老样子了呢,那就是缺乏了持续的跟进,没有建立起沟通的可持续关系。

笔者班上小X同学性格易怒,经常和其他的同学打架,甚至还敢和教师顶嘴,一些任课教师都对他束手无策。笔者努力接近小X与其沟通,倾听他的心声,在给他制作德育档案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他的心理问题是有原因的。

他的父亲早出晚归,有酗酒的毛病,经常打骂他,母亲和外公对于孩子过分宠溺,这才造成了他易怒的性格与偏激的行为。笔者在了解这一切之后,找准了工作的方向,从该学生的家长入手,在家访中对该学生的父母积极教育,讲清利弊,鼓励他们参与到对儿子的德育教育中来。在多方的努力下,该父亲周末逐渐增加了对孩子的陪伴时间,也会和孩子一起打羽毛球、下象棋,进行沟通,久而久之该学生暴躁的脾气也有所改观。教师的持续跟进在小X身上取得了成效,并在与小X的沟通中建立起了良性的可持续关系。

4.成效与反思

在这一年中,笔者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坚持贯彻上述四条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级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愿意敞开自己心扉,诉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与个人见解。教师与同学之间没有由于学习压力或者班级管理的问题产生矛盾,相反,好多同学们都主动成为了教师管理班级的好帮手。同学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缓和,在家能与家长慢慢开始沟通,表达各自的想法。

但笔者也对于自己在师生沟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还存在着几点困惑。

困惑一:在面对早恋问题时,女生总是容易受伤害的一方,但是女生们依旧会义无反顾得去追求自己认为的感情,而对于教师的谈话总是表面积极接受,转身依旧坚持我行我素。如何能更加有针对性得开展女生早恋问题的沟通工作,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困惑二: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在谈话之后,缺乏家长的有效支持去规范孩子的行为,是现实德育工作中面臨的难题,谈话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无法建立起良性的可持续关系。

困扰三:对于一些有上进心但缺乏毅力的同学,谈话固然能起到打鸡血,振奋士气的作用,然而持久战经常会让孩子和教师迷失,面对此类同学,如何能丰富谈话的话题和增强谈话的有效时长,这督促我还要继续去努力提升自身的谈话艺术与交流智慧。

对初二学生来说,顺利开展师生沟通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笔者会继续摸索师生沟通过程中潜在的策略与途径,多反思,多学习,不断完善自身,更好地去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服务学生,帮助学生。

参考文献:

[1] 梁爱君.浅谈与学生交流谈话的策略与技巧[J].2015年8月.

[2] 刘引兄.如何利用“个别谈话法”开展班级管理[J].2009年9月.

[3] 张倩.在班级管理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J].2010-4.

猜你喜欢
师生沟通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师生沟通的障碍及其策略
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字时代中职学校师生沟通现状调查(教师卷)调查报告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尊重和理解是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