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贸易: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

2018-12-20 08:28刘冬媚
艺术品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外销沉船

文/刘冬媚

德化窑系白釉刻花乳钉纹四系兽钮盖罐

南宋(1127—1279)

高15.3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6.2厘米“南海I号”出水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瓷器历来是中国古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出口货物中的大宗。它不仅因造型、纹饰、工艺融入了中国的审美意趣和人文内涵,更以其美观、耐用而广受东西方国度青睐,一直是中国主要的输出商品。沉船考古遗址上所载瓷器为我们提供了中国瓷器外销更为直接的证据,不仅可以窥见当时陶瓷贸易之盛,更可以分析这一时期外销瓷器的品类和生产水平。13至17世纪,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东亚板块的繁盛时期。本文将结合13至17世纪的历史背景,结合若干沉船出水瓷器,来展现此时期陶瓷外销的风貌,以抛转引玉,希望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界同道,共同探讨这段波澜壮阔的中国陶瓷外销图卷。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第一卷(1877)中最早提出“丝绸之路”一词。“丝绸之路”以典型商品名称概括东西方交往历史,引起学术界共鸣,此后成为约定俗成的概括东西方贸易和友好往来的指称。“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丝绸之路”的衍生概念,是公元前 2 世纪至19 世纪中后期蒸汽动力取代风帆动力前的漫长时段里,古代人们构建的连接西太平洋、印度洋中低纬度沿海地带并开展多领域交流的海路网络,是东、西方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经济、文化、科技相互传输、交融的纽带。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优良的港口和季风、洋流,以及便捷的内陆交通和广阔的经济腹地。从先秦时期先民与南海诸国的零星联系,到唐朝“广州通海夷道”记录的全程 1.4 万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海上交通线,到明朝时期地理大发现,美洲跨越太平洋的新航线的开辟,真正全球意义的海路网络形成。

13至17世纪正值中国的南宋至明末清初之际,同时也是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肇始阶段,这时期东西物产与文化交汇,散发出独特的光芒,激荡出中国和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的精彩华章。本文的介绍与论述将基于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广东省博物馆组织的“东西汇流—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该展览分别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意大利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和中国香港海事博物馆举行了巡展。展览以商品交换、宗教发展、文化交流、古代史迹和水下考古等内容为载体,展现了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繁荣及促进全球化进程中的伟大贡献。

磁灶窑绿釉菊瓣花口碟

南宋 (1127—1279)

高2.2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5.7厘米“南海I号”出水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一、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繁荣与转变

13至17世纪的中国以其间海上贸易的发展特点来看,可划分两个时期。第一阶段13至15世纪前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南宋时期,官方大力倡导海上贸易,并完善了市舶司制度,与之配套的航运设施也日益完善和便利。沿海港口城市迅速崛起,中外贸易与交流空前发展。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幅员辽阔的帝国,政府采取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海上贸易与交流进一步发展。明朝前期,一方面政府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民间的海上贸易;另一方面又主动开展大规模的官方交流。特别是1405—1433年间以郑和为首的明朝官方船队“七下西洋”,将以“朝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官方交流推至顶峰。第二阶段15世纪中期至17世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转变期。受到大航海时代殖民贸易的影响,海上交流性质与方式逐渐发生变化,逐步向由西方殖民者主导的近代海上贸易过渡。一方面,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在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的先后努力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辟了驶往亚洲的海上航线,其后欧洲诸国也纷纷来到亚洲进行海洋贸易活动。为了更有效性地处理殖民地和东方的贸易事务,从1600年开始,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家先后成立了各自的东印度公司。另一方面,明代中期以后国势日衰,再难有财力支撑起像“郑和下西洋”那样的壮举,鼎盛一时的朝贡贸易体系也逐渐解体。至明隆庆元年(1567),明帝国有限度地解除“海禁”,民间贸易再度兴盛,并带来持续的贸易顺差。“海上丝绸之路”不可避免地逐渐扩展为具有真正全球意义的海路网络。以大量外销的瓷器、丝绸、茶叶等货物为载体,中国的传统工艺、审美意趣和思想文化传入西方,掀起的“中国热”甚至影响到18世纪的西方艺术风格。与此同时,欧洲传教士来华,传播了西方的宗教和科学技术,也为东方艺术和社会注入新元素。

黑釉碗

南宋(1127—1279)

高 5.4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3.6厘米福建省龙海“半洋礁I号”沉船出水

福建博物院藏

龙泉窑青釉洗

元(1271—1368)

高6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7.2厘米福建省漳浦圣杯屿出水

福建博物院藏

磁州窑褐彩龙凤纹罐

元(1271—1368)

高32厘米,口径18.6,底径11.5厘米辽宁省绥中三道岗沉船出水

葫芦岛市博物馆藏

二、窑址与沉船遗物—“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生动的见证

公元前2世纪之后,中国商品扬帆过海走向世界,各国货物也纷纷销往中国。在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线上,瓷器和香料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货物品类。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等源源不断地输出海外;海外各国的香料、宝石和各种特产也持续流入中国。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一个涵盖太平洋西岸和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巨大海洋经贸圈的繁荣景况。

13世纪之后,中国主要的外销瓷器窑址包括浙江的龙泉窑、越窑,江西的景德镇窑、吉州窑,福建的建窑、德化窑、漳州窑、义窑、磁灶窑,广东的西村窑、潮州窑,北方的磁州窑、耀州窑等。这些窑口的产品在中国沿海沉船中被发现,是瓷器外销的有力证据。

(一)宋元时期—名窑和民窑产品共同构筑了瓷器外销的繁荣局面

宋元时期,中国瓷器的外销迎来了新的高潮,以北方的磁州窑、钧窑、耀州窑、定窑和南方的龙泉窑、景德镇窑为代表的六大窑系,为陶瓷的大量外销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东南沿海地区的窑场,如福建的德化窑、磁灶窑、义窑等,多仿烧名窑瓷器,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外向型的制瓷手工业生产体系。

元代,疆土空前辽阔,亚欧大陆原有的政治疆域不再成为贸易的羁绊。海洋贸易与陆地贸易一样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且规模更大,元朝沿海主要贸易港口超过20个,广州、泉州、庆元(今宁波)等港口日夜吞吐着大量的陶瓷产品,而泉州港更是超越广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贸易港口之一。龙泉窑、钧窑、枢府窑、元青花等器物在海外大量发现。

下表列举了宋元时期中国沿海的若干重要沉船,其中广东海域的“南海I号”沉船,是重要的南宋时期沉船。“南海I号”沉船位于广东上川岛西南约3海里处,沉船地点水深22-24米。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在广东的川山群岛附近海域搜寻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莱茵堡号(Rimsberg)时,声纳探测仪发现了“南海I号”。进过历次的调查,发现沉船主尺度长约24米、宽约10米、船艏宽度3.8米。2006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南海I号”沉船实行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南海I号”船载文物最大宗的是陶瓷器,尤以瓷器为主。瓷器主要是当时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大部分源自江西、福建和浙江三省。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窑青白瓷,福建德化窑青白瓷,磁灶窑酱釉、绿釉瓷,闽清义窑青白釉以及龙泉窑青瓷为主,器型包括壶、瓶、罐、碗、盘、碟、钵、粉盒、炉等。

表:宋元时期中国沿海沉船举例

明德化窑观音立像

明(1368—1644)高47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二)明代—东南沿海瓷业持续发展

明代,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瓷器继续行销海外。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置官窑,专事生产宫廷用瓷,同时民窑业也迅速发展,使景德镇成为我国瓷业中心,有“瓷都”之称。景德镇青花瓷和龙泉窑青瓷是明代中前期的畅销品。郑和下西洋,通过赏赐、赠送、贸易等途径,进行了中外物品的交流。瓷器是其中重要的手工业产品。明代晚期以后,瓷器外销则以景德镇民窑、漳州窑等产品为主,青花瓷器为大宗,五彩瓷器和德化窑白釉瓷器也较为多见。“南澳I号”和“万历号”是该时期的重要沉船遗迹,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与研究价值。“南澳I号”沉没年代约为万历早期,沉船于2007年在广东省南澳县三点金海域被渔民发现,2010至2012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水下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打捞出水各类文物超过30000件。“南澳I号”出水器物种类丰富,有陶瓷器、铁器、铜器、石器、骨器、漆木器、锡器等,其中陶瓷器数量最丰,达2.5万件以上。“万历号”沉船属于万历晚期,1997年于距马来西亚丁加奴州东海岸约6英里的海域被当地渔民发现,2004年4至7月,南海海洋考古公司对沉船进行了打捞,采集出水文物7000多件。“南澳I号”沉船出水的景德镇的青花瓷、五彩瓷,酱釉堆塑双凤纹六狮系瓮,漳州窑青花瓷,“万历号”出水克拉克瓷等精美明代瓷器展现了这一时期的陶瓷工艺文化水平,器形以盘、碗、盖盒、瓶、瓷塑为主。茫茫史海的遗珍,为今人共同描绘了明代瓷器外销的繁荣图景。

五彩鱼藻纹储水挂罐、接水盘

清·康熙(1654—1722)

罐:高42厘米

盘:高11厘米,长42厘米,宽33.5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三)明末清初—东西文化激撞出的独特风韵

明朝中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广东,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伴随西方传教士的陆续东来,欧洲的宗教、科学、技术及观念不断传入广东,并由此影响内地。该时期《泰西水法》、自鸣钟、古登堡印刷机等文物,是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结晶品。另一方面,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人将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元素与当时流行的洛可可风格结合起来,产生出独特风格的艺术风格,对当时欧洲陶瓷、绘画、工艺品、建筑、造园及室内设计均有巨大的影响。这一艺术史上的重要阶段被赋予了一个形象的名字—“中国风”此时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外来文化艺术的双重冲击,中国瓷器展现出来与传统瓷器不一样的崭新面貌。外销瓷器的图像题材、器型等为了西方市场的需要,而独放异彩。

综上所述,13至17世纪,中国外销瓷器的面貌受需求地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到了晚明时期的中国,经历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外来文化艺术的双重冲击,特别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万历三十年(1602)后,荷兰商人将欧洲的器皿造型和纹样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瓷器在吸收传统营养的基础上,发生了变革。此后经历清朝到民国,外销瓷随着贸易的频繁和文化交融的深入,呈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从这些出水和传世瓷器中我们可以窥见时代的变迁以及东西方人民审美意趣的流变,从艺术史的角度领略13至1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开放热情的胸怀拥抱世界,我们把独特的文化播撒在洋洋世界,也吸纳着优秀的外来文化完善自我,这正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一带一路”正是这种基因在新时代的体现。回首历史,助力前行,如今越来越多的外销瓷器回流国内,为我辈研究外销瓷器迎来了良机。

青花莲池鸳鸯纹克拉克盘

明·万历(1573—1620)

“万历号”沉船出水

高5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17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青花开光花卉纹葫芦瓶

明·万历(1573—1620)

“万历号”沉船出水

高23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8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酱釉堆塑双凤纹六狮系瓮

明·万历(1573—1620)

通高73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21.5厘米最大腹径50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猜你喜欢
海上丝绸之路外销沉船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沉船的启示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海底沉船
印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欲连印“季节计划”
沉船事件仍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