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开发研究

2018-12-20 03:36于俊娥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资源库畜牧兽医

于俊娥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内蒙古 集宁 012000)

1 项目建设背景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2015-2018)》(教职成〔2015〕9号)的精神,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研制并推广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 年度国家启动 11 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到2014年国家级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共立项56个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作为立项专业之一,为畜牧业在解决 “三农”问题,消除城乡差别、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国家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能力,并带动畜牧兽医专业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我院畜牧兽医系联合校企合作单位组建了一直强有力的项目开发团队,总结了示范校建设成果,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2 建设基础

2.1 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符合企业需求,畜牧兽医系分别与乌兰察布市瑞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集宁鹏程农业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现代牧业(察北牧场)、富源牧业(托县牧场)、大北农集团(内蒙古四季春饲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承担着我专业学生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多项任务。乌兰察布市瑞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作为我系校外实训基地、大北农集在我系成立了大北农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学院正筹备将场中校--牧医专业的校外牧场放在瑞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努力做到“引企入校,共同发展”。

2.2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畜牧兽医专业目前有专兼职教师28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教授5人,占25%;副教授11人,占55%;博士研究生1人,占5%;硕士及硕士学位研究生11人,占55%。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的教师17名,占专任教师的85%;专任教师中执业兽医师7名,占35%。

聘请来自畜禽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共8人,专兼职比例为5∶2,初步形成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畜牧兽医专业现有2名院级专业带头人,带头人具有在本地区畜牧兽医行业里多年指导基层工作的经历,熟悉本区域内畜牧兽医部门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状况,并具备较强的工作协调能力。

专任教师非常注重科研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研究,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2013年以来主持和完成的省级和院级课题有1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

2.3 专业课程建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自2013年畜牧兽医专业成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业之一以来,畜牧兽医系加大发展力度,形成具有地区、学院办学特色的2015年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优质核心课程7门(自治区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均有类型多样、丰富的资源素材。

2.4 拥有专业化的信息技术队伍

主持院校拥有专业化信息技术队伍,为资源库素材制作与发布、网络运行与技术支持、资源共享等提供了保障。3 项目建设目标教学资源库根据“边建边用,共建共享,持续更新”的原则,以院校、企业、社会为服务对象,以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技能需求为基础,通过“校校合作、校企融合”,明确专业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普适性+个性化”的专业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的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将资源按类储存管理,为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提供具有示范效应的、系统性的课程教学整体解决方案和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素材。

4 建设内容

关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众说纷坛,有研究者提出了包括专业标准、毕业生从业岗位及专业技能标准、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学习单元库和教学资源素材库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框架,同时表示,虚拟实训资源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有研究者提出包括平台资源中库、教师用户空间、学生用户空间、资源管理中和网络与数据库系统基于用户需求建设思路的五大模块内容;还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包括学习者信息、学习指导、教学指导、结果记录与评价、交流与答疑基于职业教育教学逻辑的资源库平台框架。然而研究者们都形成了资源库的建设需按照问題中建设的共识。为了满足教师、学生、企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学习者需求,畜牧兽医专业组构建了教学资源库框架体系见图1。

图1 教学资源框架体系

4.1 专业资源库

深入不同地区及相关企业,调查分析不同行业生产领域对人才需求情况,形成畜牧兽医专业全区人才需求报告、岗位能力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资源,建立公共基础平台,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4.2 课程资源库

根据畜牧兽医职业岗位职业需求情况、工作过程任务及学生特点设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确定没门课程的学习情境,教学任务,完善每门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方案、教学课件、数字化理论教材、实训指导、试题库、图片库等课程资源。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调研、问卷、毕业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全国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现状,并借鉴已建成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公共基础平台建设课程,建设全区特色规范课程,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在其他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示范、推广。

4.3 教学资源库

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教学评价等教学资源,满足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及企业资源需求。构建教学资源库教学、学习环境。利用云计算服务模式,实现“时时、处处、人人”共享型数字化课堂学习,为全区各高职院校相应课程教学提供优质现代教学资源环境。

4.4 实训及其基地资源库

校内、外实训条件、顶岗实习实施及管理制度等资源,引导全区各院校相关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既能满足教学、学生技能培养需要,又能满足企业使用人才需求。

4.5 培训资源库

包括师资培训项目、就业、创业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技能大赛培训库、职业资格认证培训项目及题库、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等资源,为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补充智力因素。

5 建设保障及成效

5.1 建设保障

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项目责任制,做到任务、责任和经费三落实。

资源库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院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发展校办产业等多种方式自筹获得资金。项目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对建设项目的实施、资金调度安排、资产购置实行全程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使资金的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教学资源库项目负责人对教学资源库系统进行顶层设计,底层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出可行性建设方案和意见,制定具体建设计划,建设措施,提出资金使用及分配意见;项目开发团队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分工需要,将教学资源建设任务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进行项目实施。使得项目建设任务分工明确,保证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5.2 预期效果

5.2.1 推动教学创新 由于不同地区行业侧重面不同,众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也有所差异,该建设项目兼顾不同地区行业企业及院校特点,精心组织策划、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呈现文字、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内容,充分体现专业的普适性与特色性,有效发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优势。通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强化普适性,在全区畜牧兽医专业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及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学资源库数字化平台作为基础平台,为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更新教师专业理念,启发教学思维认识;满足该专业学生对课程学习资源的需求,提供教学素材和文件,使学生改变过去的传统学习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满足相关企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带动全区各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5.2.2 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区内领先 引领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主持单位是自治区首批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单位,具有依托行业办学的条件和优势;项目建设联合有代表区域特色的民营或私营企业,课程资源和教学改革经验丰富;该项目建设单位中获取的大量信息资源和课程规范资源及各类技能大赛资源,能确保教学资源具有较高水准。同时建设过程中,将承诺以每年10%的速度更新教学资源库,做到资源与企业发展、教学发展同步性,始终保持教学资源库的先进性,始终保持教学资源库对区内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势必成为区域专业和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主流平台,减少重复、低效建设。

5.2.3 实现功能拓展 该项目的建设中,联合一批行业内企业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确立、实习管理模式等建设,涵盖了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的企业自身资源、企业岗位技能、企业生产要素、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项目及管理模式等资源,通过教学资源库网络共享平台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内成果推广,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共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库畜牧兽医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