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8-12-20 00:36赵江华潘美香翟婷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尿激酶小剂量溶栓

赵江华,潘美香 ,翟婷婷,孙 斌

(1.靖江市中医院脑病科,江苏 泰州 214500;2.靖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泰州 214500)

脑梗死(cerelral infarction,CI)是指因脑部血流供应出现障碍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致使其脑组织发生局部变性或坏死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死患者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60%~80%。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持续24个小时以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6个小时内,对其进行有效的溶栓治疗,可挽救其生命,降低其残疾率[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间靖江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发病时间在6个小时以内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我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制定的有关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被确诊。2)患者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评分≥4分。3)患者的发病时间≤6小时。4)患者无进行静脉溶栓的禁忌证。将这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9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4岁,年龄最小的患者44岁,平均年龄为(61.3±4.9)岁。在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9 例,女性11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45岁,平均年龄为(60.4±5.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调控血压、调节血脂和改善脑循环的治疗,同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或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进行治疗,方法是:在进行常规治疗的24个小时后,按照0.1 ml/10 kg的剂量,每隔12小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进行一次皮下注射;或让其口服0.1 g 的拜阿司匹林(qd)和75 mg 的氯吡格雷(qd),持续治疗2周。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是:将100万单位的注射用尿激酶(由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到100 ml的生理盐水中,在30分钟内将此药液为患者静脉滴注完毕,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IHSS的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脑卒中量表)的评分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1)在患者入院时及接受治疗后的2 h、24 h、7 d、30 d,使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对其脑卒中症状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示患者身体恢复的程度越好。2)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临床治愈、效果显著、有效、无效和死亡五个等级。⑴临床治愈:经过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减少≥91%,其改良Rankin量表的评分为0分。⑵效果显著:经过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46%~90%,其改良Rankin量表的评分为1~2分。⑶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18%~45%,其改良Rankin量表的评分为3~4分。⑷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17%,其改良Rankin量表的评分为5分。⑸死亡。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效果显著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NIHSS的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的比较

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NIHSS的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的评分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的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的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观察组(n=30)NIHSS的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的评分 NIHSS的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的评分治疗前 21.55±3.24 4.34±3.51 21.24±4.45 4.53±4.34治疗后 9.77±3.56*# 3.21±2.56*# 4.11±3.12*# 1.01±2.26*#对照组(n=30)

2.3 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NIHSS的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的比较

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的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的评分均逐渐降低。详见表3。

表3 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NIHSS的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表3 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NIHSS的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观察组 溶栓前 溶栓后2 h 溶栓后24 h 溶栓后7 d 溶栓后30 d 溶栓前 溶栓后2 h 溶栓后24 h 溶栓后7 d 溶栓后30 d 21.24±4.45 7.83±1.29 7.53±3.51 6.43±2.35 4.11±3.12 4.53±4.34 3.12±31.3 2.45±1.56 1.69±3.21 1.01±2.26 NIHSS的评分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在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在接受溶栓后的24小时后死亡,其死亡的原因是其后循环脑干大面积发生梗塞。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研究表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为5%~15%,经治疗存活的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会发生残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早期,其梗塞组织的周边存在缺血半暗带区,若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恢复其缺血区域的血流,改善其脑组织的代谢,提高其救治的成功率。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缺血半暗带进行救治的时间窗是:在其发病的6个小时以内。有研究表明,使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预后。尿激酶是从人体尿液中提取的纤维原激活物,属于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用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促进其体内纤溶酶的生成,激活其体内的纤溶系统,减少其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进而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3]。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尿激酶小剂量溶栓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