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对其死亡率的影响

2018-12-20 00:36于如宏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阿司匹林死亡率硬化

于如宏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马连庄中心卫生院,山东 莱西 266617)

近年来,我国心机梗死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是指患者冠状动脉闭塞,使其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动脉中形成血栓是其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血栓的形成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聚集,形成斑块,进而堵塞血管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具有阻断患者血小板聚集、黏附的作用,可有效地阻止血栓的形成[1]。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使用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对其死亡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马连庄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0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各有200例患者。在这400例患者中,有男性220例,女性180例;其年龄为35~75岁,平均年龄为(54.05±1.86)岁。在对照组患者中,胆固醇水平<5.0 mmol/L的患者有31例。在观察组患者中,胆固醇水平<5.0 mmol/L的患者有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根据对照组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进行镇静止痛、调整血容量等常规治疗(不使用阿司匹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的使用方法是:口服,100 mg/次,1次/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21.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一年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较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死亡率的对比[%(n)]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患者患有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导致其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或出血的一种疾病。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心肌梗死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1)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病变。2)患者存在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3)患者存在血脂异常、糖尿病等血液流变性异常因素。4)患者存在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异常因素。动脉内形成血栓是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栓素A2(TXA2)是导致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血小板聚集、大量释放ADP(二磷酸腺苷)进而形成血栓的主要因子。PGI-2(前列环素)是花生四烯酸的一种衍生物,具有阻碍血小板聚集、抗血栓、舒张血管等作用[4]。健康人体会自动产生PGI-2与TXA2进行对抗,以避免其心血管内形成血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的血管壁不断变厚、纤维膜不断增加,导致其PGI-2的分泌量减少,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其血运不稳,更易发生血小板凝聚并产生血栓,危及其生命[2]。阿司匹林是水杨酸的衍生物。该药可有效地抑制患者体内TXA2的生成,进而抑制其血栓的形成[3]。另外,阿司匹林可有效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的加重。该药的作用机理是:1)阿司匹林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引起的各类炎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2)阿司匹林可有效促进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中NO合成酶的活性,以阻碍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3)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变部位会释放较多的生长因子,导致其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断移位、增殖,并在其发生粥样硬化的动脉血管内重新生成新的血管,而新生成的血管将继续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形成恶性循环。阿司匹林可对患者病变处释放的各类生长因子产生抑制作用。4)低密度脂蛋白是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组成物质,阿司匹林可有效地抑制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生成,进而阻碍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5]。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治疗一年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较低。

综上所述,为心肌梗死患者预防性地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死亡率。

猜你喜欢
阿司匹林死亡率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