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2018-12-21 12:46宋琴田晓明
赢未来 2018年15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高技能现代学徒制

宋琴 田晓明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一直都在不断的摸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出现了订单式培养、产学研结合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但其自身的局限性限制了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推广。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到我国视线,其以适应性广、企业、学校满意度高的绝对优势获得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广,这种育人体系中,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共同作为教育主体培育符合社会要求、符合企业利益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 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 高技能

一、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类型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但随着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发展出各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耳熟能详的订单式培养、产学研结合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等,但在各大院校纷纷进行实践探索中,发现这些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适合全面推广。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向学校下达订单,学校接单后和企业协作进行人才培养,所培养人才毕业后经企业验收合格即被企业录用[1]。 这种培养模式中,学生毕业即就业,短期内取得较好就业效果,但由于培养标准固定,限制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另外这种订单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以及参与度的积极性都会导致最终校企合作的效果,甚至出现过校企合作不愉快的案例,这些都限制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2)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的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人才培养,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缩小了学校培养人才和社会需求的差距。但这种培养模式常常停留在学校主抓学生教育,而企业只提供实训场所、参与指导实训等浅层次上,不能深化内涵,不具有显著特色。

(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后,在企业需求时派遣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有偿顶岗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可直接参与到企业生产中并获得报酬,但在工学交替中太过依赖于企业需求,部分学生所分配岗位与所学专业无关,且经常缺乏学生教育引导,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適应,另外这种方式不利于学校的教学安排,合作层次较低,不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发展。

(4)顶岗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即所谓的“2+1”教育模式[3],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进入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践并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毕业后正式加入用人单位。这种培养模式做到了学生毕业即就业的无缝接轨,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培养学生还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顶岗实践中总会收到学生的抱怨,不熟悉工作岗位缺乏专人指导容易操作失误、心理压力大、不喜欢该工作、干活时间长等抱怨,是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二、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背景

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限制了其发展,现代学徒制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种育人模式,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改变了过去校企合作浅层面的缺陷,现代学徒制培养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也是员工,既要到企业生产实践,也要在学校进行学习,同时可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在学校学习阶段安排有企业师傅过来交流指导,提早引导学生的岗位以及生产实践认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便学生进入到企业后能够顺利适应岗位要求。

因此,现代学徒制是顺应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出现,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符合市场要求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大力推动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动现代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和发展。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的决定;同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必要性;2015年1月,下达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确定了165家试点单位;2017年4月,又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新增203家试点单位;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到各大高职院校中,并获得如火如荼的发展,我院焊接专业也引入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够培育出职业素养高、岗位适应力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技能焊接人才。

三、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在于学校和企业两方共育人才,因此需要这两大主体共同承担学生的教育培养,而且需要深度结合相辅相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得到素养方面的提升以及职业岗位技能的提高,获得校方和企业的满意;被培养人才的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也要在这期间真正的被学生接受并认可,明确自身的职业规划,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为了取得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面的“共赢”,学校和企业需要制订更好、更细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教育培养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校企合作,确定人才培养计划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学生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学生毕业即就业,实现了学校和社会企业零距离接轨。因此为了能够培养让企业满意、学校放心的人才,在育人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应该合作协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如我院焊接专业是为了培养能够胜任焊接岗位、焊接检验岗位、焊接机器人操作等岗位的焊接人才,这样也就明确了要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焊接操作技能、焊接接头分析检验、焊接机器人操作的能力,同时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将来,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操作意识,结合校企实际情况确立学期阶段目标。

3.2 校企联合,明确校企双方责任,共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责任,共同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我院焊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填充理论基础知识空缺,教授学生必要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焊接行业发展方向以及焊接先进技术,培养学生全面考虑的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视野;而企业要做到提供技术人员师傅教授学生生产所需技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传授学生生产经验,提供生产实训基地,提供顶岗实践岗位,吸收学生入岗能力等。既由学校和企业都须参与学生培养,为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结合高职院校学期情况,培养方案自然由合作双方共同制定,如学校招生入校,招生即招工,需向學生申明所学专业的培养方式、就职方向,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安全意识和责任,学校建立焊接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基本技能操作学习及实训,焊接检验实训中心教授学生接头分析方法及能力;企业在第二学期开始定期派遣技术师傅前往学校进行学生生产实训指导及岗位认知培训,拉近学生和企业的距离,为第三学年的顶岗实践提前做好知识储备、素养储备和技能储备,大大缩短学生的岗位适应期。

3.3 组建“专职”教师队伍,确立企业师傅参与度

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之后,学校和企业应该根据方案建立“专职”师资队伍,这儿的“专职”指的是专门的、职业责任具体的教师队伍,包括针对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的专门基础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形成专门的教学力量,企业派遣技术能手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加入教学队伍,融入到学生日常教学中。基础课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储备必备的英语、高数等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教师则要负责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安全规范操作意识的养成,如机械制图、焊接操作等,为学生将来岗位的发展、拓展打下基础、提供可能;企业师傅负责指导学生生产实训操作,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进行生产经验介绍,提升学生岗位认知度,树立职业自豪感,拉近学校和社会的距离,充分体现被培养人才的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学生第三学年进入到企业带薪顶岗实践,将会更容易适应岗位职责,而企业师傅的存在可消除部分环境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导致学生心理和生理的不适应感,加进学校教师的从旁疏导安抚,更为容易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自然过渡。

3.4 共同编制课程标准,开发教材,承担教学任务实施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对职业岗位工作需求进行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可能性,确定课程内容,安排教学课程,编制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要求的教学、实训教材,确保课程建设质量;依据课程教学安排,由学校组建的专业教师团队和企业派遣的技术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并组织实施教学,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3.5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考核,制订新型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和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培育学生的双主体在对学生的结果评价中自然缺一不可,因此,应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考核评价,取得双方认可方可顺利毕业进入到企业正式工作。综合考虑各方面要求,如可将企业评价占比提升到60%,学校占比40%;学校的主要测评要点是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素质等方面;而企业的主要测评点是学徒的操作技能、安全规范操作意识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随着新时达的到来,人才的职业素质素养非常重要,可提高这两项在考核中的占比,甚至可采取这两项不合格便不予考评的原则。

3.6 深化校企合作交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在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中,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已经越来越紧密,随着合作培育现代学徒的不断进行,校企合作交流也在不断的深化,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在合作中也在无形中更进一步拉近企业和学校的距离,使得产、学得到了深度融合,逐渐推进企业和学院走向“共研”的深层次合作道路,顺应我国新时代的发展,也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满足社会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岗位就业稳定性好、适应期短的要求,只要结合自身专业情况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可在各大高职院校各专业推行发展,是迄今为止综合效果非常好的一种育人模式;而且采用这种模式育人无形中加强了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合作,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连接纽带,可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wiki.mbalib.com/wiki/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https://baike.so.com/doc/6721947-6936010.html

[3]孔庆仪,王静,肖长利 “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保卫专业群为例。《山东青年》,2014(11)

作者简介:

宋琴(1988.12-),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焊接技术、机械工程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高技能现代学徒制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